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4年11月上

關注個體就是關注家國——

一個新生代媒體人的新聞追尋路

張亞楠

2014年12月05日16:46        手機看新聞

前段時間,齊魯晚報“文化人”周刊發表了山東大學教授王學典的文章《從誰主浮沉到我的工作在哪裡》。王學典教授從事教學工作多年,跟一代代年輕人打交道。他感慨,當今大學生和二十年前的大學生思想意識差異巨大,當年的青年知識分子思考的更多是家國命運,現在的大學生更多關注自身“前途”。

新生代媒體人和老一代媒體人有很多不同,而其中對個體價值的更多關注可能是眾多差異中重要的一點。把自己對個體價值的關注和傳統媒體的需求結合起來,也許是很多新生代媒體人都面對的課題。回顧自己三年多的從業經歷,我從迷茫到確信:關注個體就是關注家國。

我是新聞專業畢業生,當初懵懂中選擇新聞也是從中看到了自己願意做的事。上高三時,我被央視一檔深夜新聞節目《社會記錄》所吸引。這檔節目並非在黃金時段播出,每天晚上十點半左右,下了晚自習,被題海折磨得頭腦昏漲的高中生正好能趕上。

這檔節目很多選題並非新聞熱點,有點像中國青年報的《冰點》新聞。它著眼於普通人甚至普通“動物”,它做過一期節目,主角是一隻羊。它的節目像寓言故事一樣觀照普通人的生命和尊嚴。這種有些冷僻、怪異的新聞有些脫離政治經濟、家國情懷,就算選題是熱點時事,關注的同樣也是熱點事件中的人。這檔新聞節目對我散發出強烈的吸引力,於是填報志願的時候選擇了廣播電視新聞學。

可是步入大學沒有半年,2008年初的時候,這檔新聞節目就被央視撤掉。媒體曾有文章專門介紹,說這檔節目是在收視率並不低的時候被撤掉的。我在很長時間裡沒有發現可以替代它的電視新聞欄目。直到畢業的時候,發現了同樣是李倫做制片人的欄目《看見》。

大學畢業,我成了齊魯晚報的一名民生新聞記者。我認真對待工作,試圖在民生新聞的崗位上接近我理想中的人文新聞。很快我發現,這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同的媒體有不同的定位。一些內容對我沒有足夠的吸引力,而我又不曾做過這種新聞,工作開始時那段日子有不少痛苦掙扎。寫不出稿,沒少受煎熬。有同事告訴我,就跟報紙上那樣寫。但我心裡想說的是,我想要的新聞是另一個樣子,不是這個樣子。

現在回想,自己對當時的想法並非全認同。現在我相信,新聞多種多樣,目標受眾也多種多樣。家國、公權力、行業、個人、娛樂,不同的新聞觀照不同的方面,採用不同的視角,吸引不同的讀者。每個方面都有大量讀者,隻要記者做得靈活而不失深度。

我仍舊相信關注個人的新聞視角。像那句流行語所說:“你若端著,我便無感”,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跟我一樣,比前輩更關注個體在社會中的痛苦、歡樂,成功、失敗。

隨著時間推移,齊魯晚報民生新聞記者的崗位給了我很多接觸普通人生活的機會。在民生新聞記者的崗位上,我聽過為酷暑天打工熱死的父親討說法的女孩的痛哭,我見過無人照料的孤寡老人悲涼的淚水,也在監控視頻裡看過下班路上被暴雨沖到水溝裡的青年生前最后一段踽踽獨行的身影。

因為採訪的往往是突發事故,所以我們在採訪中接觸的淚水、痛苦要比意氣風發多。這些人或是底層人群,承受著生活的折磨,或面臨人生突發狀況,感受著從未經歷的痛苦。而這種時候也往往更能接近一個人真實的內心和原生態的生活。

經過這些採訪我也逐漸悟到:一個新聞當事人的背后往往隱藏著一個社會群體,個體的痛點往往是一個社會群體的集體痛點。家國情懷最終要投射到一個個如你我的個體身上,具體而生動。因此,關注個體的命運就是關注家國的命運。

在這些新聞採訪中,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關注當事人的感受,在寫作中也試圖努力接近長久以來吸引我的那種新聞視角。慢慢的有些稿件得到了肯定。而在具體新聞採寫中,領導的點撥也如撥雲見日,讓我更加清晰地認識了自身新聞喜好和報紙定位、讀者需求的最佳結合點。

作為一名新記者,我從迷茫中漸漸找到工作方向﹔作為一名新生代媒體人,我也漸漸找到了個體視角和家國情懷的最佳契合點。(作者為齊魯晚報機動新聞中心記者)

來源:《青年記者》

分享到:
(責編:謝琳(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