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十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新媒體時代典型人物報道的困局與策略分析

宋磊明

2014年12月08日17:08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摘要:新媒體在大眾傳媒中的地位也日益凸顯,大眾媒體的受眾逐漸向低齡化發展,典型報道受眾范圍明顯擴大,新媒體又不易被控制,新媒體時代的典型人物報道會遇到更多問題,其困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受眾在新媒體互動性條件下會充分質疑報道對象,先進典型人物報道的宣傳價值會受到影響﹔二、新媒體碎片化特點對通訊寫作帶來的沖擊,長篇幅的報道可能會使受眾失去閱讀耐心﹔三、新媒體共享性可能會帶來對報道對象的普遍質疑。這些困難最終將會造成新媒體時代典型人物報道宣傳效果不佳的困局。為了應對這種困局,典型人物報道應該根據新媒體的特點有的放矢,將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沖擊減到最低。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 典型人物報道 困局 策略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新媒體在大眾傳媒中的地位也日益凸顯,微博、微信等時下熱門社交平台和手機客戶端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各大報社,雜志社,電視台等紛紛推出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和移動客戶端,大眾媒體的新媒體化是大勢所趨,而典型人物報道作為我國宣傳領域備受重視的一部分,但其發展已今非昔比,在傳統媒體競爭力下降、宣傳話語讓受眾反感的新媒體時代,典型人物報道有哪些困難呢?

一、新媒體互動性對典型人物報道造成的影響

拋開典型人物報道自身擁有的固有缺陷,我們先來分析新媒體有哪些特點可以對典型人物報道產生影響。如果說新媒體最吸引人的地方或許就是它有充分的互動性。“在互動的背后,一個根本性的概念是個人的自主。首先,個人可以不必經他人允許或與他人合作而自行獨立做很多事情。他們可以創造自己的表達,尋求自己需要的信息,大幅度減少對20世紀的商業性大眾媒體的依賴。”人的自主決定了受眾對報道的選擇,而典型人物報道因為具有較強的宣傳性,其宣傳傳話語逐漸遭到受眾疏離,一旦典型人物報道在細節上出了差錯,必然會引起受眾的反感,輕則在評論中提出質疑,重則引起社會的惡劣影響。例如關於2005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陳建的報道就引起了不良的社會反響。“2006年2月10日晚,朱偉明突然把電視關了。電視裡正在播“感動中國2005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海知青陳健因為信守為戰友金訓華守墓36年的承諾而獲選。“假的,不要看。”第二天下午回想這件事時,癱瘓在床的朱偉明稱:現在對陳健的報道“太離譜了”。”來自天涯雜談的一個帖子稱:“CCTV這下臉丟大了,“感動中國人物”陳健的事跡是假的!”並且怒問央視:“為什麼白禮芳老人活活累死也感動不了中國?誰代表了中國?”該貼有40508的點擊量,並有600條回復。而讓人感到意味深長的是感動中國吧有人發了一篇名為“感動中國2005年度最不感動的人是陳建”的貼子。就這樣,感動中國的影響力和公信力被慢慢的耗盡。而公眾對此質疑最大的就是:掃墓還是守墓等諸多細節問題。

二、新媒體碎片化對典型人物報道的影響

眾所周知,典型人物報道的篇幅較長,但是新媒體卻有碎片化的特點。微博等新媒體有明確的字數限制,雖然有長微博方等方式來擴展字數,但是如何能在海量的信息中吸引受眾的眼球,如何能讓受眾有耐心來讀完報道也是一個難題。可能為了適應碎片化這種問題,媒體可能將注意力放在標題和導語上,標題和導語可能緊跟當下熱點,甚至是十分有煽動性,但是正文內容老舊,乏善可陳,這樣也不會得到好的反響。比如2013年11月《南方周末》對李嘉誠的專訪,題為“孤獨是他的能量”。2013年李嘉誠在大陸撤資,引起內地的種種猜測。此時對李嘉誠進行專訪可謂緊跟時代熱點。文章開頭寫到:“創業至今六十多年,雖歷經多次經濟危機,但沒有一年虧損﹔自從1999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華人首富以來,15年間不管風雲如何變幻始終穩居這一寶座。這就是李嘉誠。但此時,他正前所未有地深陷入一場‘撤資’風波。接連拋售內地和香港的一些資產,掀起軒然大波,被輿論認為是一個‘風向標事件’。2013年11月22日,南方周末記者探秘風波的最中心,位於香港中環的長江集團中心,李嘉誠的辦公所在地。”開頭仿佛預兆著《南方周末》將要圍繞李嘉誠大陸“撤資”進行一番專訪,但是看過內容之后讀者會發現,整篇報道圍繞李嘉誠的成功經驗展開,報道題材缺乏新意,不過文章語言平實感人,但是在感動之余仔細思考卻發現報道並不像開頭那樣圍繞“撤資”這一熱點進行的。

三、新媒體共享性對典型人物報道的影響

新媒體具有信息共享性,但其可以被稱作一柄雙刃劍:利用好新媒體的共享性,則可以擴大典型人物報道的影響力,做到高效宣傳﹔反之若不加以好好利用,則很容易使得存在缺陷的先進人物報道變成為人所詬病的話題,進而將負面影響得到有效的傳播。雷鋒的故事大家多很熟悉,但是大眾對雷鋒的質疑也是從來沒有停止過的。從“雷鋒照片造假”到“雷鋒生活奢靡”,網絡上很多關於雷鋒事跡造假的聲音。這些負面聲音在網絡上經過無數人的轉發使得受眾紛紛對“雷鋒精神”產生懷疑,對社會造成了極大的不良影響。

因此,在新媒體時代,典型人物報道有以下困難:

一、受眾在新媒體互動性條件下會充分質疑報道對象,先進典型人物報道的宣傳價值會受到影響。

二、新媒體碎片化特點對通訊寫作帶來的沖擊,長篇幅的報道可能會受眾失去閱讀耐心。

三、新媒體共享性可能會帶來對報道對象的普遍質疑。

這些苦難最終造成了新媒體時代,典型人物報道宣傳效果不佳的困局。

下面,我們將研究新媒體環境下先進典型人物報道的對策。

由於新媒體平台賦予的受傳者雙方強大的信息互動性,使得信息的雙向交流傳遞變得快速便捷,同時也加強了對新聞報道的大眾監督力度,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典型人物報道的片面化、單薄化寫作,同時對典型人物報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不能無中生有,為達到宣傳效果捏造事實﹔其次,需加強採訪后的採訪核實,報道中涉及的事實加以反復求証,不可偏聽一方之言。最后,成文之后還需加強審核,需經報道人物本人確認報道中並無曲解、誤會、捏造事實的成分,並且撰文沒有強烈主觀傾向后方可發文。

媒體平台由於其具有交互性,使得典型人物報道能夠及時得到受眾的反饋,我們可以根據受眾的反應做出及時的調整,根據受眾感興趣的方面進行深度發掘,形成系列報道,充分吸引受眾,並且可以培養忠實受眾。

對於新媒體碎片化的特點,我們需要緊抓時代熱點,積極跟進報道,圍繞熱點展開寫作,用充實的內容和深度的剖析來吸引受眾。

我們要利用好新媒體的共享性。這就要求我們通過發布受眾感興趣的內容、增加先進典型人物報道與人們生活的關聯性等方式來引起讀者的共鳴,讓受眾自覺轉發或者分享,利用受眾的力量來擴大先進典型人物的影響力,形成積極的宣傳效果。

新媒體還有多種媒體組合的特點,我們在寫作先進典型人物報道的時候,可以插入適量的圖片、音頻、小視頻。這些多媒體看似會影響讀者對文本閱讀和思考,但是在合適的地方插入,會增強閱讀感受,讓讀者身臨其境,提高真實感。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宣傳語言要網絡化,也就是所謂的“網言網語”。例如:一直跟隨習近平出訪的《人民日報》國際部記者杜尚澤以網名“杜小杜”的署名,在《人民日報》旗下的兩個微信公眾號上撰寫了7篇“跟習大大去出訪”的文章。這七篇報道中運用了很多網絡詞匯,比如,“不給力”,“真是嘆服啊”。這一系列的詞語讓受眾眼前一亮,有種親切的感覺,使受眾更易接受。(作者系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參考文獻:

[1] 宮承波. 新媒體概論[M]. 第四版. 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2

[2] 張萍. 新媒體語境下典型人物報道的轉型邏輯[J]. 青年記者,2013,11(31):66~67

[3]作者不詳. 互動性是新媒體的一個核心關鍵詞[EB/OL]. . 中國日報網,http://www.chinadaily.com.cn/hqcj/xfly/2014-07-16/content_12017828.html,2014-07-16/2014-11-29.

[4] 王吉陸,喻塵. “感動中國人物”陳健“守墓36年”疑點調查[EB/OL﹞. http://news.qq.com/a/20060217/000727.htm, 2006-02-17/2014-11-29. ?

[5] 肖春飛 戰嘉琦等. 再解雷鋒之謎[EB/OL﹞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4-03/05/c_133162404.html, 2014-03-05/2014-11-29.

[6] 九尾飛狐.CCTV這下臉丟大了,“感動中國人物”陳健的事跡是假的! [EB/OL].http://bbs.tianya.cn/post-free-601764-1.shtml,2006-02-18.

[7]sachxw.感動中國2005年度最不感動的人是陳建[EB/OL].http://tieba.baidu.com/p/84172323,2006-02-17.

[8] . http://www.infzm.com/content/96236

[9] 杜尚澤 杜小杜VS習大大:人民日報記者微信報道領導人出訪[EB/OL﹞. http://www.chinesemediawatch.com/news/2014/0920/198.html,2014-09-20.

分享到:
(責編:謝琳(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