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议政”与中国民主新气象--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人民网奖学金>>中国传媒大学

“微博议政”与中国民主新气象

——以 2012年人民网两会微博为例

李凡

2012年11月06日15:53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手机看新闻

点击进入人民网奖学金专题

●2012年度“人民网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揭晓

    2012年度“人民网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10月30日揭晓,中国传媒大学李凡同学的论文《人民网征文“微博议政”与中国民主新气象——以 2012年人民网两会微博为例》获得二等奖,以下是论文全文:

摘要:从2010年中国的“微博元年”算起,微博作为新媒体的重要组成力量已经有两年了。这两年间,微博凭借其即时性、互动性、开放性、平等性等特征为公民的参政议政提供了公共空间,而两会中“微博议政”更是开辟了中国民主新气象。本文选取了人民微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今年两会中“微博议政”的现象进行分析,了解其对中国民主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存在的不足,对于今后更好的发挥微博议政在中国民主中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微博议政、民主、两会、人民微博

研究背景

“网络问政”是指执政党和政府与网民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倾听网络民意、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通过参政议政,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良性互动过程。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视察人民网时,就强调了关注网友意见的重要性,“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

自从2008年国家号召各级政府和官员多利用网络与群众进行沟通后,2010年兴起的微博凭借其即时性强、互动性强、用户数量多等优点,为网络问政的发展推进了一大步。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具有评论、转发、投票等的功能。而人民微博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推出的第一家微博客,是众多微博中的佼佼者,以其为研究对象可以较为清楚的了解中国微博的使用情况。

两会中的微博的使用是我国微博议政的集中体现。人大和政协的召开作为我国民主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受到了所有人的关注和重视。据新浪等微博今年的平台数据统计,今年开通实名微博的两会代表委员,其使用的数量以及频率较往年都有很大提高。通过微博,代表委员可以集纳网友建议,网友可发表对两会话题的看法,媒体则公开迅速的报道两会内容。微博在拓宽了代表委员与百姓互动沟通的渠道的同时,也让参政议政和每一个人的生活更加接近。经过两年的发展,我国“微博议政”逐渐成型,而通过对2012年两会微博的观察研究,可以很好的了解我国“微博议政”的现状,并分析出“微博议政”与中国民主发展的关系。

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微博议政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研究成果大多来自政治学研究领域,并选取从政治学的一个角度来剖析。比如,《公民参与理论视角下的“微博问政”》 一文就探讨了技术革新对网络民主的深化,认为微博问政是对公民参与的扩展与延伸。《微博问政与公众政治》 一文则详细阐述了微博问政是如何改善公共决策的过程。而在新闻传播方面,学术界更多的是对两会微博现象进行简单的主观文字阐释,缺少客观的数据支持。比如《微博议政直通两会》 ,文章概括了“微博”在两会中的使用情况,委员对微博议政的看法等。而《两会代表委员微博问政的原因分析及困境应对》 一文介绍了代表委员开微博的动因和利用情况,并就代表委员如何高效利用微博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研究目的

鉴于目前政治学和传播学专家分别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出发,总体概括微博议政与中国民主的关系,本文试图从“2012年两会微博”这个小处着眼,以小见大,通过对微博具体内容的分析和数据统计,更加全面的了解当今微博议政的三大传播主体及其互动关系,了解两会微博议政的传播特点,并总结两会微博议政对中国民主发展的影响。

研究方法

在具体的方法选择上,本文主要采用查阅文献法、文本分析法、专家访谈法。

首先,笔者通过CNKI网上数据库资源以及图书馆相关资料的获取,对微博议政和民主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而其他学者的研究内容对本研究也有启发与借鉴。

其次,笔者采用了文本分析法来对两会微博专题界面内容、代表委员与网民的互动程度等,进行了更具体的描述。

最后,为了从更专业的角度了解微博议政的效果,即微博议政是如何促进民主的发展进程,笔者在文本分析所得出结果的基础上,于2012年3月26日对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与法律学院主要研究政治传播学的吕艳君副教授进行了采访。

研究发现

一、公民时代的两会“微博议政”模式雏形

(一)“微博议政”之三足鼎立

作为网络问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将“微博议政”简单定义为“执政党和政府与网民借助微博这个平台,倾听网络民意、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通过参政议政,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良性互动过程”。而在两会“微博议政”中,已经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模式,即参与微博议政的有三大主体——代表委员、网民、媒体。这三者相互沟通,共同商讨提案内容,为发挥两会民主起到重要作用。

代表委员很多都开了微博。根据人民网的人大代表微博议政平台和政协委员微博议政平台界面显示,共有162位人大代表和140位政协委员开了微博。他们也通过微博积极参政议政。一方面,代表委员们与网友在微博上对提案的内容进行探讨。有的委员广泛向网友征求好的提案内容,还有的委员发布自己的提案供网友点评建议。比如,湖北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在人民微博上说:“昨天网友说:单行道白天是为了道路畅通。夜里在没人没车的情况下能不能不绕呢?绕的话不仅耗油多且污染多。这体现了对私有财产的自我保护观念和环保观念。我今年提了两个议案其他为建议:《关于完善我国私有财产权的立法建议》和《关于制定农村学生营养保障法的议案》”。另一方面,代表委员们之间在微博上也会就某一议题进行讨论,拥有相同意见的委员通过商讨可以共同提出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提案,而不同意见的交锋也会引起网民积极思考。

网民作为微博议政中人数最多的群体,他们的广泛参与极大的推动了民主的发展。网友们不仅乐于与代表委员进行互动,对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他们也通过参与微博平台所设置的问卷等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当然,网民中的舆论领袖更是代表网民发出了群众的意见。比如网友“康桥的春天”发微博:“个人认为当前反腐倡廉是重中之重,应该先从中央抓起,俗话说的好“上梁若不正,下梁怎么会正”。为官的不正不清,其它一切说得再好都是扯淡。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希望中央领导切实下力狠抓腐败问题。”该微博得到众多网友的支持和评论。

媒体在微博议政的地位十分特殊。首先,微博本身就是一个新媒体平台,无论是每个人的微博界面,还是热门话题、微博广场,这些都为人们的参政议政提供了交流空间,并进行了议程设置。微博这个平台本身的完善,为网友参与两会微博议政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人民微博为2012全国两会微博专题就做了“人民微博热聊两会”(见图一)、“两会红二代微观察”、“直通大会堂”、“人大代表微博议政平台”、“政协委员微博议政平台”等专题页面,内容包括代表委员微博议政、两会记者微播报等内容。简单明了、重点突出的微博专题设计为网友更高效参政议政铺平了道路。其次,传统媒体借助微博及时更新与两会相关的新闻事件,极大提高了传播效率。最后,媒体作为一个主体,其中还包括了记者这个重要角色,记者们通过个人微博发布两会场内场外的新闻,让委员活动和提案的报道更真实,使两会信息做到了前所未有的公开透明。

(图一)

(二)微博议政的传播特点

1、强交互性

微博能够让社会各类人士直接交互。无论是网民通过两会微博能够直接与代表委员进行互动,使得代表委员可以获取网民反馈的第一手信息,还是网民可以通过微博直接掌握两会的进程,极强的交互性都极大促进政治的透明化。而且,微博的草根性与微博的强互动性结合,使得两会微博中的议题一般都紧贴现实,关注民生。

2、时效性强

时效性是微博新媒体的强大优势,仅以两会中记者的微博为例,微博上的两会内容很多都是记者在两会现场发布的,而且更新时间非常快。记者可以第一时间把两会的进展,通过微博现场直播出去,使得两会的微博议政更有真实性。同时,两会微博的信息分享具有快速的病毒性传播特性,因此有委员在开通微博的三天内就收到网友的上千条建议。

3、信息海量

两会微博的用户数量庞大,从而使得微博的信息源具有多样性。不同的传播主体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微博议政的内容是海量的。代表委员、媒体记者等利用微博这种发布信息渠道,凭借其内容简短与操作简便的优势,不仅可以让网友们对严肃话题进行讨论,也为报道两会细节和花絮新闻提供了机会。

二、价值:“微博议政”推进我国民主化进程发展

1、使得公民话语权延伸

微博的低门槛准入给了普通民众更多的话语权,这对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是一种有力的推动,因为只要拥有微博账号,人人都可以对两会发表看法。比如全国政协委员、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副部长毛新宇在2月28日发微博:“两会在即,我的提案是有关民族团结和反腐倡廉的,这方面大家有好意见请留言。谢谢!”(见图二)不少网友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四明红叶”说: 建议在社会建设中加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提出多年但见效甚微。面对多元化的社会发展,差异化的利益分配,社会建设正当其时。与基层需求涌动相反的是上层推动社会工作人才建设的实质措施不大,鼓呼不够。”到两会召开时,他微博上的转发和评论数量超过3400条,网民参与热情之高,影响力之广,实属罕见。

公民的话语权也就是说话权,即控制舆论的权力。在之前,参与政治活动总显得高不可攀,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轻易接触到。而微博议政让公民直接对话两会代表,对国计民生建言献策。将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在不仅决定了社会舆论的走向,也是促进我国民主化发展的首要步骤。

2、整合民意新渠道

传统的民意反映方式多是概括抽象的,并多为精英意见,相比之下,微博对民意的反映则更加具体和平民化。在今年的两会正在进行的同时,各大微博平台也在收集网民关注的热点话题,对网民进行民意的调查。比如网友“啼鸟”在3月11日发起了一个的人民微博的微投票:“【嫖宿幼女罪会不会成犯罪分子免死牌】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副主席甄砚表示设置嫖宿幼女罪这个罪名不利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呼吁废除嫖宿幼女罪。她指出,嫖宿幼女罪与强奸罪的规定自相矛盾,容易造成执法混乱,更有老百姓认为这个罪名成了部分犯罪分子的保护伞、免死牌。你怎么看?”,截止3月14日两会结束时,共有34.4%的网友表示“该罪名不利于保护未成年人”,15%的网友表示“会成犯罪分子免死牌”,但也有2.4%的网友持有“非暴力犯罪起步5年已经很重”等其他意见。参与微博议政的便捷性使得网民积极性高,因此民意表现出的速度极快。只要在微博中搜索框内输入关键词,即可快速得知网民对该问题的评论与看法。

微博议政能让更多的民意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媒体记者听取,不仅弥补了传统媒体对舆论反映的不足,也能促进了社会意见的汇集。而公众也正由以前相对被动的信息接收者,逐步成长为议题的参与者和舆论的构建者。网民的舆论信息在微博界面上迅速又有效的被整合,使得人大代表和主流媒体可以最大限度的听取民声,并使得以前常被忽略的群体的意见得到关注。比如两会开始之前,网友“银色_羽”赞成通过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提案:“我们同性到底影响到你们什么呢?同性恋是天生的,不是追求时尚、没关系,就算今年提案过不去,我们还可以等……”引来不少的代表的关注,而委员李银河更是连续11年递交同性婚姻合法化提案。

3、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两会的召开就是党中央为了更好的了解民意,并作出科学民主的决策。而两会微博议政使得代表委员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并传达给党中央,因此有效的改善了公共政策过程。首先,微博议政扩大了两会政策备选方案的参考范围。以往,当政策问题进入政策议程后,备选方案都是在学者、咨询人员等专业共同体中产生。但微博兴起后,公民就可以直接与代表委员对话,代表委员对建议的分析判断后,再形成正式的提案参与两会的政策讨论。比如在人民微博两会的“微言大义两会热题榜”页面中,很多网友就对个税起征点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网友“贾小康康”发微博说:“优化个税制度设计,需强调‘综合计征,分类扣除,年度结算’的改革方向,从而优化其调节社会成员收入的功能。我建议按家庭征收,这样可以追求更具实质意义的公平!”其他网友的言论对于政府决策科学民主化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微博议政在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同时,也推动了政府执政模式创新,因为微博加强了政府与百姓间互动,两者充分“对话”,实现了真正的民主协商。在今年的两会中,无论是政府官方微博,还是代表委员微博,都十分重视与民众的互动。这样的互动不仅拉近了政府、代表委员与老百姓的距离,还满足了百姓参政议政的需求,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方针。

三、尴尬:微博议政存在不足

1、代表委员的微博存在形式主义

尽管微博为代表委员提供了与百姓便捷交流的平台,但很多代表委员的微博并没有起到参政议政工具的作用。比如有些代表委员的微博只是个人生活的展示,比如描述今天的天气如何,与其他代表的合影,而有关提案内容探讨的微博极少。而有的代表在整个两会期间只发了几条微博,甚至还有代表委员如马金虎、步正发、李秀华等在两会期间一条微博都没有更新。尽管“两会”期间虽然很多官员开设了微博,但也不排除一些人只是跟风走过场。两会结束后,当初与民交流的平台也都变成了一堆停止更新的微博账号,而更少有代表委员在两会结束后仍然对提案内容继续关注。此外,微博议政在成为扩展交流渠道的辅助方式的同时,也助长了一些代表委员的惰性。有些代表委员则过分依赖这些沟通方式,而不亲自深入基层考察民情。这样的代表也被网友戏称为在网上搜集“民意”、拼凑出个议案提案的“键盘代表委员”。

2、伪民意妨碍真民主

尽管微博议政可以让网民通过网络顺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也容易导致出现一些“伪民意”。因为微博上把关人的缺失,网友的匿名性,使得部分网友无所顾忌,言语中存在很大的情绪性民主非理性因素。而这些激烈的言辞在网络环境下特别容易快速传播,再加上部分唯恐天下不乱的网民煽风点火,造谣中伤情况时有出现。这种一呼百应的“伪民意”以及“情绪性民主”加大了代表委员了解真正民意的难度。民众关心公共事务,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进程中的可喜变化。但若因为缺少自律或管制,“伪民意”层出不穷。不仅会引起一些闹剧,也会一定程度阻碍政府决策的科学民主化。总之,如果缺少对微博的监管,相当大程度的伪民意会妨碍了真民主的体现。

3、信息鸿沟剥夺弱势群体发言权

微博作为一种议政方式,只能在开微博的委员、网民和媒体中利用。虽然微博的准入门槛较低,但是,毕竟是在网络时代中对网民进行了又一次的划分,对既有的信息鸿沟进行了加深,网络民主不能代表全部民意。2012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农村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36亿人,虽然网民规模保持增长,但从普及率、网民结构、网络应用三方面来看,农村网民仅占整体网民比例为26.5%,普及率较低。同时,并不是所有的网民上网都会上微博,数据显示,微博用户为24988万人,使用率48.7%,还不到网民的一半数量。因此,微博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话语,尽管网络为一些弱势群体提供了参政议政的机会,但那些没有条件接触网络的公民的声音很难发出,尤其是处在社会底层的大多数人还处在失语状态,没有人关注到不适用微博的他们的两会心声。

四、结语

“微博议政”作为我国网络问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的推动了公民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发展。在一个国家的民主发展进程中,公共领域是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其形成一般有以下三个要素:具有批判意识的公众;拥有自由交流、充分沟通的媒介;能够形成共识和公共舆论。 而通过对两会中微博议政的研究,无论是使得公民话语权延伸,成为整合民意新渠道,还是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这些都是拓展公民参与政治的公共领域的具体表现。因此,微博议政时代的来临,不仅促进了公民个人的民主和公民权意识的广泛传播,更是让整个社会的政治民主进程的发展迈出了一大步。

尽管“微博议政”给国家民主政治、社会发展带来了众多便利,但也应理性的意识到微博议政的发展处于不成熟阶段,比如两会代表委员的微博存在形式主义,伪民意妨碍真民主,信息鸿沟剥夺弱势群体发言权等。微博议政是否能成为民主政治的主流也还需要时间的检验。针对这些问题,代表委员更应充分重视微博对推动中国民主发展的重要作用,做到真正与网民的互动交流,并将民意传达给政府;几亿微博用户应提高个人媒介素养,积极理性的参与国家大事讨论;微博等媒体应及时做好信息把关和舆论引导的作用,并提高微博在弱势群体中的使用率等。只有通过这三大主体的共同努力,才能让微博议政更好的推动中国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李凡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09传播学)

参考文献:

1、《以两会微博为例谈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J] 杨琰(《新闻爱好者》2011.10)

2、《微博传播“ 两会”之特点——以新浪微博“微观两会”为例》[J] 柯敏 (《新西部》 2011.15期)

3、《微博问政与公众政治》[J] 陈潭 王灿辉 (《人民论坛》)

4、《“微博议政”之特性分析——以2010年两会微博为例》[J]陈艳霞(《青年记者》2010.7)

5、《公民参与理论视角下的“微博问政”》[J]孙光宁(《社会主义研究》2011.3)

6、《微博议政直通两会》[J]张思扬(《国际公关》2011.2)

7、《微博新媒体助推民主政治进程初探》[J] 李赛男 (《经济视角》2011.5)

8、《两会代表委员微博问政的原因分析及困境应对》[J]周雪怡(《今传媒》2011.5)

9、《“网络问政”与党的执政方式创新》[J].(邹鲁清《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0. 5.)

10、《两会报道的微博效应》[J] (张晋升 黎宇文《中国记者》2010.4)

11、《[微博两会]与民主政治》[J](彭梦婧 《新闻爱好者》2010.7)

12、《微博问政成为两会舆论新宠》[J] (韩洋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1)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李晓越、赵光霞)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