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理念——平台——装备
全媒体实行了好几年,全媒体记者提倡了好几年,一些新闻机构按着融媒体的理念进行全盘设计、流程再造、打通介质通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更多的媒体机构则起于“全”,止于“全”,纠结于“全”,在平台不具备、理念未更新的情形下,虽然配齐了采写装备、凑齐了介质品类,但还是蹒跚难行,以至于不少人开始反思,全媒体记者要不得,更不能成为常态。其实,在解决了提法上由“全媒体记者”改为“融媒体记者”以外,还要达成“融媒体记者首先是一种理念,其次是一个平台,再次才是一种装备”的共识。在这一共识基础之上来审视融媒体记者,有如下要点:
1.融媒体记者强调“后台支援”
各种报道形式有各自的特点和专业要求,比如文字报道以深度、细节见长,文字的逻辑性与想象空间是其迷人之处;摄影报道则要求定格瞬间,通过视觉化的冲击表达立场;视频报道则声画合一,侧重真实与现场再现,用画面来传达情绪;网络报道在快速、及时、海量的天性上延伸出的多媒体呈现与超文本写作是其优势所在;手机报道则要求短小精悍,直击要害,方便移动中的个性选择。即使是一个多面手记者,也很难在上述所有领域都具备一流技能,不同的记者有不同的优势,如何使每一个记者将其优势最大化发挥,同时又能弥补其弱项?“后台支援”非常重要。专业性由“后台”来实现,有一支强大的编辑队伍,对其前方记者采写来的新闻进行分介质的改写与编辑,并补充相应的新闻背景,同时选择适当的分发介质,满足不同用户的多元需求,这些都是靠强大后台支持系统来实现的。融媒体时代强调“弱采强编”,这是发挥平台效应的关键。所谓“弱采强编”,是指要建立强大的后台支持系统,加强编辑队伍在整体报道中的核心地位与统领作用。记者负责提供经核实的“初级新闻产品”,强大的编辑团队则负责对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融媒体时代,记者对内容生产的质量和数量负责,编辑则对媒体的定位、内容的分发与传播效果负责。
“后台支援”还体现在媒介大事件报道中,以此次伦敦奥运报道为例,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向前方派出了14人组成的报道团队,而后方则由800人来支援前方,有内容策划团队、报道团队、技术团队、演播服务、互动运营及审核团队、大活动统筹、多终端、移动传媒、IPTV、视频制作、舆情信息、版权保护等,以此实现了奥运内容的最大化传播。
2.融媒体记者强调“平台搭建”
“后台支援”能够顺畅运作的前提在于最初的融媒体平台搭建,也就是说没有融媒体平台,要实现融媒体记者与融媒体报道是困难的。在平台搭建方面,安徽《新安晚报》的做法值得借鉴。这家区域报纸打造了国内最先进的“融媒体新闻移动采集平台”。该平台可将一线记者现场采集的文、图、音视频新闻素材,迅速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到互联网,再聚集到统一的采编共享平台,报社后方编辑部根据时效和内容,对这些素材进行各式各样的加工利用,有的作为报纸新闻进行深加工,有的立即制作成滚动新闻和视频新闻在网站上即时发布,有的制作成手机报,供移动手机用户和电子阅读器用户通过客户端下载阅读。正是这种融媒体平台的搭建与后台支援,使得这样一家区域报纸顺畅实现了融媒体转型,其新闻由过去的报纸单一发布变成融媒体发布,满足了不同受众群和不同层次的新闻需求和消费。《烟台日报》集团在融媒体记者方面也是实践的先行者,它在集团内部搭建了融媒体平台,记者向平台提供原材料产品。一般一个新闻事件派出二到三名记者,既摄像,又拍照,还录音,还要用笔记录,他们成了真正的融媒体记者。
3.融媒体记者——大数据时代的排头兵
web2.0时代,信息源、意见领袖、传播媒介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传统的媒介形式逐步被驱赶至传媒的边缘。而与此同时,新媒体带来的信息冗余又使得受众需要花费大量成本来获取足够可信的信息源,这给专业媒体的未来指了一条出路,即充分利用专业机构的数据库,提供“大数据模式”的内容供受众选择。而这一大数据模式的前提是融媒体记者采写的多媒体报道的累积、分类、再销售。可以说今后信息获取模式向“大数据模式”的演化,这是融媒体记者存在的必要性的媒介生态背景,融媒体记者为数据库积累形式多样的“数据”,从而使其服务的媒体机构在大数据时代能够占据主动。传统媒体可借助这一优势,充分利用数据驱动新闻作为信息整合工具,来实现媒体竞争的突围,避免边缘化。(栾轶玫:特华博士后,传播学博士,中央电台网络发展部主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兼职教授)
注释:
[1]叶明华.传统媒体记者的全媒体生存.http://qnjz.dzwww.com/xwgc/201106/t20110630_64429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