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动植物与自然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充斥着种类纷繁复杂的奇珍异兽,奇花异草,它们是人类的瑰宝,是大自然最为骄傲的作品。那么,在中国,哪些个奇珍异兽们又具有怎样的中国特色?它们是因何而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得意生存和发展,动植物之间与人类和自然界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1, 被人类赋予美好祝愿的象征
对于中国人来说,动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寓意的象征,这与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有关,远古时期的中国人相信,动物是天神的使者,它们的存在是上天赋予其引导人们的一种责任表现,因此人们总习惯于为动物赋予各类或美好或灾难的价值含义。
例如,白鹭象征着好运,金腰燕象征着合家幸福。例如在烟墩角村,当地人与黄嘴天鹅和谐相处,在纪录片中拍摄了一组,天鹅虽渔船出海捕鱼,天鹅帮助人们吃掉绳索之间夹杂的参与海带,以及孩子们在饭后给天鹅喂食的和谐场景,无一不体现出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在内蒙古,蒙古人保护也尊敬天鹅,成它们为神鸟。
由于动物先于人类出现在这个世界,中国的传统文化促使人们为动物披上一层神秘的纱衣,而这层纱衣在很多时候成为了动物得到保护的良好理由,不论其所象征寓意或好或坏,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动物能够在人口逐渐稠密的中国继续生存繁衍的重要保证。
2, 不可思议的顽强生命力
中国的土地广大而深远,但除了人口稠密的地带,其余适宜人口居住的地区只占少数。可值得赞颂的是,在中国这片土地的每一处角落,都存在着一丝生命力,而这一功劳便必须归功于生存于中国土地上的那些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奇珍异兽们。
在青藏高原这一片荒凉高地上便生存者许多不可思议的生物,世界屋脊之巅的圣母峰上,一片荒凉,但跳蛛却为这片土地带来生命的迹象,在东北野猪在冬天既不迁移也不冬眠,仍在雪地中辛苦的觅食,它们从不挑食,与同伴之间虽偶有争执,但大多时候都相互取暖,相互保护。不仅如此,在纪录片对珍稀物种西伯利亚鹤进行描述时曾有过这样一段旁白:“中国见证了野生动物令人讶异的恢复力,只要有一定成都的帮助,即便是最稀有的物种,也能从濒临绝种的边缘回生。”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野生动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形象在已经深深根植于外国人心中。
虽然,它们存在于人迹罕至之处,若不可以寻找也许一生都不为人所知,可正因为如此,它们才能在人类与动物的空间争夺战争日益激烈的过程中,顽强的生存下来。中国土地的特殊性,为动物们提供了生存的前提,这是中国物种多样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3, 动物与人类相互合作
生活于同一片土地的动物与人类始终离不开合作互助,他们之间有良性合作,当然在众多合作之中,也不乏不和谐的因素,总体而言,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地方,人类与动物的关系多是和谐居多,而在富饶安康的地区,不和谐的因素却不在少数,当然,凡是都有例外。
人们与动物之间温馨共处的画面,存在于中国的每个角落。而这一现象则在西藏地区牦牛与人类的身上则体现的淋漓尽致。牦牛在西藏虽是极为凶猛的动物,但是如果没有人类,它自身却无法生存,一旦人类将其驯养得体,它便能成为了不起的家畜,供应当地藏民的一切生活所需么人其本身也能得到良好的照顾,能更好的生存。
在外国人看来,野生动物在受到人类的悉心照料之后,会对全球的生态都有着极为积极的影响,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这对于全世界人民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而中国最为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在这项工作上更是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纪录片中关于中国的古老历史与文化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明一直为外人所向往,那么在《美丽中国》这部纪录片中,对于中国的古老历史文明又有着怎样的评价与表现,在他们看来,中国古老的历史文明究竟呈现出一幅怎样的姿态?我们如何通过外国人的眼光,更加全面的保护中国值得向全世界炫耀的知识文化瑰宝?《美丽中国》这部纪录片在体现中国历史与传统文明的形象时,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日常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汉族与少数民族)
中国人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在日常生活中便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在纪录片中,曾拍摄到在青藏高原上,藏民举行的朝拜活动,甚至是最为人们所知的“天葬”仪式,以及蒙古文化中的赛马表演。而在对汉族人民进行传统文明承接的描述时,则着重在于描述人们对于北京天坛上猫头鹰的尊重,以及中国过新年时举办的舞龙舞狮的表演。在中国南方,由其是福建省客家人著名的茶文化描述,和人们将船制作成鸟的形象,象征着一定能平安归来等。
由此可以看出,在外国人看来中国的传统文明是纷繁复杂的,丰富多彩的传统文明造就了中华民族神秘而悠远的形象,但其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对中国人民与其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对传统文化的奉行的表现上,则主要体现于几个传统节日的庆祝当中,而其中,在如今的中国,能够较为完整的继承传统文明的民族并不是汉族,而是各个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将中国人们对传统文明的继承着重归纳于对传统节日的庆祝,的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随着中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人们对于传统文明的继承这一重视程度也在逐渐降低,这也是造成外国人们认为中国的传统文明仅限于节日庆祝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佛寺与信仰文明
对宗教的信仰在中国也拥有悠久的历史,在这次纪录片当中,除了着重描述了宗教之都——西藏,举行宗教仪式等一些列活动,还表现了许多带有封建色彩的祭祀仪式,例如在对东部的杵望港进行其新渔季展开的庆祝活动的描述时,还加入了赵先生用贡品表达对海神的敬意,以此保护船员平安归来的场景,以及用旁白解释关于边跑吓走海怪,和放纸船传递愿望给海神的由来。
不得不说,中国的古老信仰在西方人看来是具有一定偏颇性的,在对宗教信仰的问题上,纪录片用浓厚的笔墨展现出了中国人民“封建迷信”的形象。纪录片对于中国人民的宗教信仰并没有进行更为客观的阐述,但不可否认的是,宗教信仰,甚至是对神明的敬畏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历经千年而深深根植于中国人民心中的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