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论文]弱势群体虚假报道的成因及预防措施【2】--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八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学子论文]弱势群体虚假报道的成因及预防措施【2】

史丽莉

2012年12月05日16:46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媒体如何摆正为弱势群体请命和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关系

“作为大众传媒,其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既是弱势群体话语权的形成过程,也是其执行过程。” 通过传媒的报道,弱势群体获得广泛的关注,自身的生存状况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在广泛的社会舆论影响下,相关的决策部门甚至很有可能做出改善和提高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的举动。可以说,新闻媒体在引发全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心上优势是明显的,然而,如何使媒体在为弱势群体负责的同时更加关照受众对真实信息获知的权利,如何使媒体更加专业地对待弱势群体报道的问题,这又是上面两则事件给我们带来的深刻思考。

1、新闻的真实性是一切新闻报道的前提

早在1942年哈钦斯委员会在《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报刊》中就提出了报刊要“对每日的事件给予真实的、全面的报道,并将它们置于能显示其意义的特定的前后联系之中”,“报刊要完全接近每日的信息”。 普利策也说过,准确之于报纸正如贞操之于女子。新闻报道所提供的内容应该是可查证的,应将事实与判断区别处理,不能捕风捉影、道听途说。只要抢发新闻的速度和对受众的刺激强度,而不要事实的真实度,这样的效应只能是一时的。“记者的第一要务是在选择和决策的基础上,给公众提供准确、独立、及时的信息。记者为了实现公众监督的角色,必须维护媒介的可信度”,“公众对新闻记者的信任直接随着记者滥用媒介权力的能力而起伏” ,只有媒体和媒体的工作人员对事实负责,才能做到对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受众负责,才能赢来公信力。正像一位腾讯微博网友说的那样:“真实才会产生信任,信任才会让社会充满力量。”

真实性必须体现在任何性质的报道的中。无论是对国家高干、社会名流还是对弱势群体的报道都要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客观公正地报道人物和事件,理性地实施人文关怀。2008年“5?12大地震”是举国震惊和悲恸的国难,有人说在灾难性事件面前,只要新闻能让人感动,给人一种逆境中向上的力量,无论真假都应该受到支持。正是这样的想法,使一些没有出处的故事被人奉为事实,在各大媒体刊登,一些抗震救灾的先进人物的事迹也被无限拔高,强行塑造成不识人间烟火甚至有些“无情”的高尚形象。在灾难中丧失父母和女儿的蒋敏被媒体一厢情愿地塑造成“顾不上内心悲痛,依然坚守人民警察的岗位,以大事为家”的女英雄形象——实际上蒋敏在闻知自己亲人的噩耗后,陷入了非常绝望的一种心理境地。她只能依赖于长时间的工作,试图忘掉那巨大的痛苦。蒋敏说,相信在那边(天堂),一定也有很多好心人来帮助她的亲人们,所以她在(世间)帮助别人,也像在帮助自己的亲人一样。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补偿替代效应。江油市公安局女民警蒋晓娟义务为北川震灾婴儿哺乳的事迹也被冠以另人感动肺腑的“把自己6个月大的儿子丢在一边不管”的前提,可实际情况是蒋晓娟把儿子托付给了乡下的亲戚照看,加上救灾情势紧张,不离岗也是她的职责。四川卫视女主播宁远连续三天坚守主播台及时为广大观众播报灾情,被媒体评为“中国最美赈灾女主播”,本来已经够令人感动了,还有媒体乘势传言“宁远因为工作辛苦已经累倒”,使得宁远不得不在博客上以一篇《我不得不说》澄清事实:“一、我没晕倒,更不需要去医院。二、地震头三天,我不是三天三夜连续播报,只是三个夜晚……”

针对抗震救灾中出现的一些加油添醋的报道,网友反映强烈。在腾讯网的评论版块中,不少网友如是说:“不能因为假的感人,而去宽容”;“真实的新闻不仅是为了客观报道,对现实和历史负责,更是为了杜绝新闻只作为‘宣传工具’而存在”;“拔高报道其实隐含着很高的风险。一方面,一旦有报道被曝出有造假行为,很容易一粒老鼠屎打坏一锅汤,让民众对所有的宣传性报道都产生狐疑心理。另一方面,这种拔高报道所制造的那种不近人情的细节,本身往往已经让人觉得不对劲了。这两方面的因素加起来,往往会让民众对媒体产生严重的不信任感,对媒体的不信任最后会连带产生对政府的不信任”……

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然而,一到具体的事件和具体的个人,基于物质或是其它方面利益的考虑,媒体会将新闻的真实性让位于它可能带来的轰动效果。无论何时何地,以何人为报道对象,处理何种新闻事件,新闻的真实性都是新闻媒体最重要的资产,也是新闻的生命和意义所在,这是有必要重申的。

分享到:
(责任编辑:赵光霞、宋心蕊)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