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论文]农民电视媒介的接触与使用的实证研究--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八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学子论文]农民电视媒介的接触与使用的实证研究

——以山西省晋中、运城、吕梁地区农村为调查对象

彭惠智

2012年12月06日14:15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摘要]:大众媒介是广大农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电视媒体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本文以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山西省运城、晋中、吕梁地区农村电视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深度采访,初步掌握了山西农民受众的接触数据和资料,并从媒介接触频率、接触目的、关注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定量的描述和分析,以展示电视媒介在农民受众当中的存在现状及特征。

[关键词]:电视媒介;媒介接触;实证研究;农村受众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是中国发展的关键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则是农民问题。大众媒介促进农村的发展,必须通过农村的主体——农民来实现。而大众媒介对农传播的主体则是电视媒介。电视媒介的普及与发展是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农村的发展又会导致电视传媒的进一步变革,两者相辅相成。

我国对农民电视媒介的接触与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为数不少,但数据多因年代陈旧而难以全面真实地反应现状。而且,国内的调查多针对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的研究却比较少见。另外,对于农民中的特定人群或产业角色的相关调查也不甚完善。

在当下中国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同时,农民对于电视媒体 的接触使用情况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又是怎样的?基于这样的问题的探讨,笔者于2011年的7月15日至8月16日在山西省晋中、运城、吕梁地区部分农村进行社会调查研究,获得了农村受众对于电视媒介的接触和使用基本情况的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初步掌握了山西农民受众对电视的接触现状及特征,希望能对电视媒介进一步的发展,甚至针对农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参考或指导作用。

一、研究设计

(一) 研究方法

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使得定性分析建立在可靠的数据统计之上。2011年7至8月,笔者在山西晋中、吕梁、运城地区的部分农村开展了田野调查采集了数据,并结合深度访谈进行了个案分析。按照传播统计学方法设计媒介接触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答案。对于一些个案样本,笔者还进行了访谈。根据研究的目的,笔者对每一位受访个体都设立了五个指标来支持分析,它们分别是: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身份、收入水平。问卷发放300份,有效回收297份,回收率99%。

(二)样本选取

本课题采用抽样调查方法,首先运用判断抽样法,考量山西11个地市的不同特征,选定了晋中、运城、吕梁三地农村作为样本区域。调查的访员为经过培训的来自以上地区农村的新闻专业本科生,通过人际传播途径展开调查。

(三)样本环境

山西是农业、矿产等资源丰富的中部大省,农村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2/3,受访地区的村民人均年收入为1万-2万,村中电视机基本覆盖,网络覆盖情况较差。手机拥有率较高,但仅为简单通讯工具,多数村民为初中文化水平,具备识字能力。

晋中以义棠镇北村和义安镇义安村为例,受调查地区以工矿产业为支柱,附近工厂吸收了大量民工就业。多数村民较为富裕,属工矿村镇的代表。

运城以柳头镇杜家营村和稷山县下庄村为例,该地区为山西重要的产粮区。杜家营村有优质的棉花生产基地;下庄村村民主要经营乡镇企业并兼小麦、玉米种植和猪仔饲养。运城地区农民多从事种养殖业,是山西产粮区农村的代表。

吕梁以离石区霜雾都村、临县城庄镇西会村为例。吕梁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两村农民多以种植业、林业、养殖业为主,兼事劳务。村民的文化水平和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是一部分发展较为困难农村的代表。

二、总体数据分析

基本情况见表1

在受众的年龄分布上,中青年受众是电视媒介接触的主体,老年人的电视接触比例最低。

调查数据显示,传统农业劳动者的比例达到60.6%,是受访者的主体。山西的能源矿产资源尤为丰富,以能源矿产开采冶炼为业务的乡镇企业将部分原属传统农业的劳动力转化为企业民工,体现了当下山西农村在转型发展中的基本特征。笔者认同方晓红教授的观点:“我国农村的主体由单一的农业劳动者变换为多元的角色……这种角色多元化的发展必将最终导致农村受众群体的分化……导致媒介需求的分化。”

分享到:
(责任编辑:宋心蕊、赵光霞)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