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灾害信息传播是指灾害信息的传递以及灾害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要素的总和。灾害信息传播具有鲜明的内容限制,既包含一个动态的过程,也包含灾害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个静态要素。通过这个概念,可以发现:灾害信息传播是以灾害事件的发生为前提的;灾害信息传播既要遵循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也要注重社会效果;灾害信息传播是一个历史概念,这一概念的外延随着媒介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关键词】灾害信息传播;概念;过程;要素
对灾害信息传播进行专门研究,首先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灾害信息传播?目前,我们很难从某一文献中找到这个答案,那么,我们只能从“传播”这一概念入手来探寻灾害信息传播的概念。
一、传播的概念
传播学研究已经走过近百年的路程,在这段时间里,传播学理论研究者试图明确传播这一概念的全部内涵和外延,但是,一直到今天,有关传播的定义一直争执不休、莫衷一是。早在1976年,美国的传播学者丹斯(Frank Dance)就在《人类传播功能》一书中对传播的定义做过统计,结果有126个各不相同的定义。我们对具有代表性的定义分类,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五类:共享说、影响说、反应说、互动说、过程说。
那么到底该如何诠释传播呢?或者说到底什么才是传播呢?我们在以上几种定义的基础上,认为国内学者郭庆光在《传播学教程》中的定义较为合适,即: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1]
我们将传播的定义进行分解,几乎所有的定义都集中在这样几个基本点上:
首先,传播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普遍存在的信息交流沟通现象。尽管自然科学中也存在大量的被人们冠之以“传播”的现象,但我们所要面对的,也就是传播学中所研究的,则是被严格限制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其实,人类社会中的传播现象比自然界的传播要复杂得多,因为人类社会中的传播者和受传者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对外界环境具有不同的见解,人类社会中的传播现象是瞬息万变的。
其次,任何传播活动都必须具有传播者(传播行为的发出者)和受传者(传播行为的接受者)的存在,二者缺一不可。口头传播时代的传播活动,由于讯息符号的时空限制,要求传播者和受传者必须处于相同的时空环境之中,这也制约了传播效果在更大范围内实现。随着文字的出现,传播活动中的传受双方逐渐开始脱离了时空限制,传播效果得以增强。随着电子媒介的出现,传受双方脱离了时空限制,传播内容被大量复制,传播效果显著增强。传播者是传播活动的开端,是将事实转变为可以传播的讯息符号的中介,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到达受传者的信息,往往带有浓重的传播者的主观色彩。受传者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并不是传播的重点和末端,根据传播效果的研究成果,受传者承担着信息反馈的任务,也是对传播活动效度进行检测的重要手段。
再次,信息是传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参与传播的双方都希望在传播活动中得到自己最需要的信息,信息是传播得以正常进行的基础和材料。传播行为得以产生的前提是传受双方信息差的存在,传播总是从信息量大的一方流向信息量小的一方,如果在信息传播活动中,传受双方达到了信息平衡,即二者的信息差为“0”,那么传播活动就会终止。
最后,信息的传播是借助于一整套信息符号和传播媒介才得以开展的。事实作为信息的本源,并不具有传播性,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来感受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生的各种变化,而要将这些变化传递给其他人,则需要对这一事实进行编码,这就需要存在一套完整的信息符号系统。编码之后的信息是以符号形式出现的,符号具有可载性和复制性,这就得以进入传播过程之中,信息符号到达受众,通过对符号进行解码,事实才被受众接受,这一单向的传播过程才算完成。信息从传播者到达受传者的过程,是离不开媒介的参与的,这里的媒介是指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作为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的发达程度决定着社会传播的速度、范围和效率。媒介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是复杂而多面的,每一次新的工具的产生都会促进新的媒介革命。
二、灾害信息传播的含义
到底什么是灾害信息传播呢?我们在参考传播定义的基础上认为:所谓灾害信息传播,即灾害事件中与灾害事件相关的信息传播过程与灾害信息传播各要素的总和。
不同于常态的信息传播,灾害信息传播具有鲜明的内容限制,也就是说传播的内容必须是与灾害事件相关的信息,这里既包括对灾害事件的直接表述,也包括所有在灾害事件背景下衍生而来的各种信息。比如,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新闻报道除了直接涉及灾害的发生、救助、损失、灾后重建等内容,还涉及社会公众在灾害事件中的作为、受众的心理状态、地震谣言造成的危害等信息,这些都统统归为灾害信息传播的研究范畴。[2]
灾害信息传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包括“灾害事实的发生——传播者进行编码——信息在媒介间传递——受传者进行解码——受众对信息进行反馈”这样一套反复循环的线路。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直接影响着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度。要想强化灾害信息的传播效果,使得信息传递在社会环境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既能满足社会受众的知情权,又能为灾害救助提供帮助,并为建立灾害事件中良好的社会秩序发挥作用,就要保证信息传播的全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正确运转。
灾害信息传播还包括灾害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个静态要素,这些要素包括:传播者、受传者、信息、媒介、传播环境。这些要素在灾害事件背景下常常呈现出不同于常态的特点。专业的传播者在灾害事件的第一现场中往往缺席,非专业的传播者则弥补了这一缺憾,非专业传播者的出现及其在灾害信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依赖于媒介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全社会媒介素养的提升。受传者在灾害信息传播中所进行的反馈往往不是简单的话语,而是具体的行为,他们也常常因为所处地域的不同而对灾害信息的需求不同,灾区受众和非灾区受众之间的信息反馈也具有很大的区别。灾害事件中,媒介抗灾害能力的不同也导致了其在灾害信息传播中发挥作用的不同,比如广播的灾害救助生命线媒介的地位就需要被明确确立。此外,灾害信息传播的外部环境也具有特殊性,灾害事件常常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导火索,一旦处置不当,容易产生消极影响。传播环境也称为语境,是传播所发生的自然、社会、历史、心理和文化环境。传播环境要求灾害信息传播要沿着正确的路径开展,要把维护社会稳定放在和满足受众知情权同样的地位甚至更高的地位。[3]
灾害信息传播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一个内容概念,也就是说不管是在灾害事件发生之前、发生之中还是发生之后,只要是与灾害事件相关的信息都属于灾害信息。
三、灾害信息传播概念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灾害信息是人类社会信息传播中最为重要的信息内容之一,这是由灾害事件的特征决定的。这类信息是人们了解灾害事实、采取避灾举措、进行灾害救助的重要手段,也是人们了解自身所处环境的重要渠道,因此,这类信息极易成为广大受众需知预知而未知的内容,这也是灾害信息传播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在灾害信息传播的概念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灾害信息传播是以灾害事件的发生为前提的。所谓灾害,是对能够给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事物总称。破坏性是衡量一个事件是否属于灾害的重要指标,同样是地震,如果发生在有人类生存的陆地上,我们称其为灾害,但是如果发生在没有人类活动的海洋中,且并未造成任何损害,就不能称其为灾害。因此,灾害信息传播必须满足灾害事件已然发生或者将要发生这一条件。灾害信息传播还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即纳入灾害信息传播研究视野的一定是那些灾害事件带来的消极影响尚未终结。也就是说,灾害信息传播不同于灾害史研究,它所关注的是正在发生的事实,而非已经结束的事实。
没有灾害事件就没有灾害信息传播,灾害事件的发生是第一位的,灾害信息传播是第二位的,灾害事件的发生决定了灾害信息传播的开展,灾害信息传播则会影响灾害救助、灾后重建、灾害问责等问题。因此,灾害信息传播是以灾害事件的发生为前提的。灾害的发生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灾害信息传播应该立足客观的灾害事件。
其次,灾害信息传播既要遵循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也要注重社会效果。灾害信息传播也是新闻传播的一种,因此,就应该在新闻传播客观规律的框架下进行,新闻传播中的各种要求也同样适用于灾害信息传播。
灾害事件是客观存在的,其传播方式是多样的,新闻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控制只能是暂时的。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个时期,国家对新闻传播的控制过于严格,甚至置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于不顾,比如发生在1976年的唐山7.8级地震,造成了30余万人死亡,经济损失巨大,但是由于当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末期,受到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的新闻媒体对这一新闻事件少报、轻报: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人民日报》采用新华社通稿对这一灾难进行报道,其标题为《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灾区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灾》,这则权威报道全文的重点是毛主席、党中央如何带领灾区人民抗震救灾等等,对灾情只用“震中地区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这样轻描淡写的话一笔带过。此后,一直到1979年11月22日,从大连地震会议上发出了关于唐山地震死亡24万多人、重伤16万多人的稿件,这是地震发生3年3个月后第一次披露伤亡数字。对像唐山地震这样震惊全国、全世界的重大自然灾害,这条消息显然是“迟到新闻”。[4]
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内媒体报道及时全面,成为灾害信息传播的一座里程碑。但是灾害新闻报道时,也要注重社会效果。灾害事件往往会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有些场面甚至是惨不忍睹的,如果媒介都按照客观真实的原则报道新闻,不去考虑此类新闻在受众中产生的影响,有可能会产生消极的社会影响。
最后,灾害信息传播是一个历史概念,这一概念的外延随着媒介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媒介的发展使得灾害信息传播这一概念所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广泛,这不但包括在每一次媒介革命中产生的新的媒体,还包括越来越多的媒介之间的融合趋势。原始传播媒介时期的灾害信息传播手段比较单一,其传播环境也比较简单,信息传播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实用性,但是由于非机器传播的范围很小,因此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很难保障,口耳相传过程的持续中也很容易使信息发生改变,这就是早期人类在灾害信息传播过程中产生神话的原因之一。
随着文字的出现,灾害信息的保存问题得到了解决,信息的传递就摆脱了时间的限制,造纸技术的出现,又使得信息的传递摆脱了空间的限制,印刷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灾害信息可以被大量复制,强化了信息的传播效果。在此情形之下,灾害信息传播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性也越来越强,影响到传播效果的因素越来越多,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灾害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大幅度提升,这也就进一步扩展了灾害信息传播的要素。(作者单位:防灾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上)[J].国际新闻界,1998(2):42.
[2]徐占品,李华,邬弯,等.在探索中发展:《新闻联播》灾害事件报道的嬗变[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8(3):104-107.
[3]徐占品.论灾害信息传播的背景、维度与价值[J].新闻爱好者,2012(7):34-35.
[4]孙发友.从“人本位”到“事本位”──我国灾害报道观念变化分析[J].现代传播,20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