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承载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重任,主题性报道是其日常报道中的重要内容。面对这些“规定动作”,一些媒体报道模式老套,行文僵化,为宣传而宣传,效果不佳。做好主题报道,必须研究受众心理,找到受众与主题报道的交集之处,让主题报道形成影响力。
一、从平民视角切入
每年的“两会”报道,是主流媒体的重头戏,会前的气氛烘托、会中的进程报道、会后的反响,都是要做的题目。2010年《新华日报》的“两会”报道,在官方微博上开展江苏“民生十问”的网络投票,由网民在《新华日报》提供的20个问题中票选出10个最关心的问题,通过记者带上大会,采访代表委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的思路和建议,形成“两会”报道的一大亮点。
用平民的视角采写报道,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不应让问题放大或回避问题。在2012年的“两会”报道中,很多主流媒体直面民生难点,重视解决问题的办法,寻找沟通点。比如很多老百姓认为工资涨幅赶不上GDP的速度。对此,新华社报道了人大代表林道藩利用会议间隙到北京西绒线菜市场进行调研,发现10元可买到21个鸡蛋、或5根黄瓜、或3个苹果、或5张地铁票、或7个番茄,报道一出,引发各地晒物价的热潮。通过横向比较,人们能够发现政府在公共交通等民生领域的投入,让老百姓在回忆过去平价时光的同时,也感受到这些年的发展。
主题报道创新思路很重要,不要写成工作总结,视角一变就能找到了宣传主题和百姓关注的交汇点。
二、以记者体验的方式采写
很多主题报道,往往采访记者规模很大,但采访却是蜻蜓点水,报道的内容和材料上文字没有多大区别。特别是典型人物的报道往往脸谱化、抽象化。
体验式报道何以打动人?真实。记者带着情感去感受生活,笔下的现实才能充满人情味,打动受众。去年央视4套推出的《边疆行》,12路记者翻越400余座崇山峻岭,跨过15条滚滚江流,采访对象涵盖30多个少数民族、3000多基层群众。节目播出后,平均收视率上升至0.24%, 观众好评如潮。
“走转改” 不是一种创新,而是一种回归。记者只有每天行走在真实的社会中,才能触摸到民生的脉搏。体验式报道是一种职业洗礼,带着责任去思考,带着情感去观察,不管有没有“走基层”的标识,稿件都能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
三、用片段的方式展示
主题报道多是配合重大的政治任务或者经济成就展示,因为主题重大,往往结构庞大、洋洋洒洒、浓墨重彩,效果未必好。不妨把成就分解为老百姓可以理解、感受的片段。
今年十八大成就报道的主要内容是展示这10年的辉煌和进步。为了让这一系列报道做得生动好听,江苏新闻广播推出《百姓故事》,报道涉及了人们日常生活的25个方面,采访对象全是普通人,有农民、学生、小老板、公务员,通过他们的日常生活,讲述他们这10年的变化,客观地展示了科学发展带来的成果,以最贴近的方式传递出最有说服力的感受。比如,记者采访了一位厨师,展现了“餐桌上的革命”,表现现代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采访了一位私家车主,展现幸福的烦恼,10年来,私家车增加了13倍,生活半径大了,道路也拥堵了,开车时潇洒了,停车时又苦恼了;写导游的故事,反映10年来中国人旅游的足迹遍布全球;写网店店主的故事,反映电子商务已经成为经济生活的重要力量??????
过去媒体最担心主题报道过多会影响收听收视率,反映出不少媒体主题报道时的弊病。江苏新闻广播《百姓故事》推出后,频率的收听率依然在南京上空稳居第一,可见这组报道是成功的。
(作者单位:江苏新闻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