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娱乐至死——从《中国好声音》谈起--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视听界》>>2012年第6期

避免娱乐至死——从《中国好声音》谈起

杨会飞

2013年01月16日14:58    来源:视听界    手机看新闻

从福建东南台于1998年元月开播的《银河之星大擂台》初次引进草根擂台赛,到2004年湖南台的《超级女声》,中国电视媒体掀开了娱乐真人秀节目的新篇章。然而,随之而来的无序竞争导致盲目跟风,各地选秀节目风起云涌,使得娱乐真人秀节目泛滥成灾,恶搞、苦情成了这类节目的收视法宝,众媒体为了追求收视率不顾道德底线,怎么吸引眼球怎么玩。随着这些做法不断被诟病,有关管理部门出台了严厉的限娱政策,比如,不得采用手机投票、电话投票、网络投票等任何场外投票方式,场内投票方式要公开、公平、公正,不得以各种方式误导、诱导观众投票,各种群众参与的选拔类活动一律不设奖金奖品等。娱乐选秀类节目到了穷途末路了吗?真人秀节目的突破口在哪?

今年7月13日,由浙江卫视联合星空传媒旗下灿星制作强力打造的大型真人秀节目《中国好声音》在浙江卫视播出,第一期就取得1.477%的收视率,随后的13期节目收视一路飚升,收官之作达到5.234%。此节目被网友誉为“2005 年以来最值得期待的音乐盛事”、“耳尖上的中国”。

《中国好声音》节目的成功因素有很多,节目模式的新颖性是不能不说的一点。《中国好声音》的节目版权,原本属于荷兰节目《The Voice》,该节目2010年在荷兰首播,吸引了该国18%的人口观看。目前已有超过45个国家购买了《The Voice》的版权,在本土复制其节目模式。这个节目模式突破传统,以“盲选”的方式让观众与专家都专注于选手的声音,忽略外表。相比其他许多声音选秀类节目的表演和包装, 好声音的“新瓶子”比以前的“旧瓶子”更为简单纯粹, 通过巧妙的形式把声音的本质摆在了首位, 规避了观众对作秀和炒作的审美疲劳。而评委们从明星变为导师,从居高临下变成了求贤若渴。这一转变拉近了选手与评委、评委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明星的身份对普通观众来说是遥远的,但老师们为了争夺一个优秀的人才而互相争吵,让人感觉非常亲切,这种模式多么有魅力!《中国好声音》的宣传总监陆伟表示,《中国好声音》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这个节目打破了人们固有的思维模式,选手的外形条件和能否晋级没有任何关联,他们只要有一副“好声音”就可以通关到底。作为观众,你可以爆料节目中不少选手都是“选秀专业户”,也可以质疑某些选手靠煽情来博取同情。但如果没有一副“好声音”,无论选手如何炒作,唱功却得不到评委的认可,就不可能取胜。

节目组反常规的制作标准让这个节目具有鲜明的特质。“第一,不需要毒舌评论;第二,不需要煽情。”“这档节目是一个温暖励志的节目,而不是靠骂、靠吵来让人关注的节目。” 灿星制作总裁田明在对媒体介绍时,强调《中国好声音》不同于传统选秀模式。他认为传统的选秀节目包括海选、无门槛、评委、投票四大主要特征,而《中国好声音》一条也没有。这显然是《中国好声音》在“限娱令”的政策限制下寻求空间的方式。而该节目能够获得观众的认同,也确实与它进行正规的版权引进、强调音乐的专业性、传递积极正面的感情有关。独特的节目模式激发了歌坛偶像们最可爱的一面:他们时而互相调侃,时而卖力吆喝,他们每每真情流露,是对选手以百分之百的平等尊重和没有保留的赞美欣赏。而正是这些看似细微的变化,给中国电视娱乐注入了清新宜人的氧气。评委感情的真实流露牢牢抓住了观众,甚至改变了广告商的看法——本来业界盛传网络投放广告效果比电视强很多,现在《中国好声音》拉回了那么多的年轻观众,广告商们又对电视趋之若鹜,一则15秒的广告居然拍出了116万的天价。

西方成功的大多数娱乐真人秀,如 《老大哥》、《诱惑岛》、《幸存者》,其竞赛规则多数是鼓励参与者暴露人性弱点,在游戏中参与者为了能赢,往往会不择手段,甚至相互倾轧,朋友离间,情人反目,所有的阴谋、串通、诡计和勾心斗角都是为了在竞争游戏中不被淘汰;认为节目要展示人性丑的、阴暗的一面才能吸引观众,取得高收视。媒体为了自身的利益,一味以低级趣味迎合观众。而《中国好声音》的成功很好地否定了上述说法。这个节目不仅具有精良的制作,提供给观众精美的视听享受,更重要的是节目所表达的精神内核、电视内在的立意高度以及主流价值观的传递。

国家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副司长高长力认为,《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为综艺节目如何更好地担起电视媒体应有的责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的确,媒体的自律在这个价值观多元、传播方式多样、传播速度迅速的互联网时代尤其重要。浙江卫视总监夏陈安强调:“对于任何艺术形式而言,内涵与良知都应先于技巧”。《中国好声音》没有奇装异服,没有夸张渲染,节目只看重“声音”,评委少了毒舌评判做噱头,更多的是鼓励和指导,让观众看到了一个纯粹的音乐节目。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里指出,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这都应该是避免的。《中国好声音》宣扬了主流价值观,表达了真善美,也娱乐了大众。这种多赢的局面是所有人都愿意看到的。

本文系作者参与的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研究项目《娱乐真人秀节目形态及其管理标准的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杨会飞: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制片人) 

分享到:
(责任编辑:宋心蕊、赵光霞)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