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况信息与各类节目的融合--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视听界》>>2012年第6期

路况信息与各类节目的融合

杨茜

2013年01月16日14:58    来源:视听界    手机看新闻

面对着不断增加的交通信息数量以及路况播报档数,交通台各类型节目在直播过程中应该如何恰如其分地插入路况内容,使之与节目融为一体?

以南京交通频率为例,在节目中播出的路况信息大体上有:

1.《警方路况》栏目。编辑将电话打到南京市交通管理局指挥控制中心,由值班警官播报路况信息。由于《警方路况》对道路是定点观察,交通频率的路况如果只有这种方式,就显得比较单一,不能满足节目的多种诉求。

2.交通台记者从现场发回路况报道。哪里发生事故,交通台记者立即奔赴现场,全方位、多角度发报道。为了更好地与直播室主持人配合,路况记者通常会让编辑打一段文字发进直播室,文字内容可以大致描述现场情况,记者身处什么位置,将为听众发回什么样的报道。主持人掌握了这些信息,在节目中适时调度,当前面节目内容告一段落,插入记者报道。在路况报道的过程中,主持人可以从听众角度向赶到现场的记者提问。这样,既丰富了节目的内容,主持人、记者又联系紧密,节目听起来浑然一体。

3.节目中接入听众路况报料电话。这种方式与接记者的报道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路况记者与主持人长期配合,彼此熟悉了解、配合默契,而听众与主持人难得进行交流,每位听众的情况又不一样,配合上会出现一定的难度。此时,编辑的作用尤为重要。在电话进直播室之前,编辑首先会听一遍听众对路况现场的描述,告诉听众哪些内容要重点描述;哪些是次要的,可以不说。然后根据情况,发一段文字进直播室,通知主持人听众报料的内容。主持人在事先掌握大体情况的前提下,接听报道,决定是否向听众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

以宁马高速公路发生一起惨烈交通事故为例。热心听众告诉接电话的编辑,一辆从南京开往马鞍山的客车与水泥罐车追尾,事故中有人员伤亡。当时这位听众正在现场,编辑把听众的电话接到直播室。主持人提的问题主要有:事故发生的具体时间和位置,现场伤亡情况,哪些人员参与抢救,交通影响有多大。考虑到听众难得在直播室说话,容易紧张,主持人的提问比较简单,主要是对听众的说话内容和方向进行引导,让对方容易回答。当时,通过报料听众的电话,听众、主持人都能听到警车、救护车在现场施救的嘈杂声,感受到现场紧张的氛围。这档路况直播不仅与节目融为一体,而且成为节目的亮点。由于听众只是经过现场,无法对事故进行追踪报道,如果赶到现场的是交通频率路况记者,主持人还会在节目中对记者提出后续报道的要求。

4.主持人播报路况信息。路况编辑在接到听众报来的路况后,整理成文字,把信息发到直播室,由主持人根据需要筛选播出。这种方式在目前的路况传播中最为灵活,使用也最为广泛。面对着一大堆接连发来的路况文字信息,每个主持人表达的方式不尽相同:有的为了突出实时路况信息的特点,路况随时接收随时发布;有的主持人通常在接到三四条路况之后,先把路况排序,根据路况的方位播出;还有的会咨询路况编辑,选择其中最重要的,在节目中及时播出,其他时效性不强的路况,等到节目告一段落,再安排播出。节目的风格不同,主持人可根据节目特点去把握。

《警方路况》全天整半点播出,高峰时段每15分钟就有一档;其他形式的路况是随到随播。最初,各节目主持人严格恪守规定,只要到了时间,或是编辑通知有路况,就接入路况电话或是直接插播路况信息。这种方式虽然使路况的及时性得到有效的保证,但插播路况有损节目的完整性。如果在节目内容告一段落,插入路况直播,效果会更好。因此,在得到编辑发出的路况指示之后,主持人不需要立即中断节目,音乐类、广告类内容可以等到整首歌或是广告放完,再接进路况;话题类的内容可以让话题暂时告一段落,而不是戛然而止。这样,既保证了路况的时效性,又让其他节目的完整性得以延续。

(作者单位:南京广电集团民生事业部)

分享到:
(责任编辑:宋心蕊、赵光霞)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