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土豆网烧了一笔钱——在原创播客狂欢的“土豆映像节”上,拨出1000万基金,鼓励数字时代涌现的年轻人,早日成长为能登大银幕的“第七代”名导。
差不多每年这个时候,“土豆”都会烧笔上千万的巨款在娱乐界,去年,这钱花在购买《康熙来了》、《冰冰好料理》、《SS小燕之夜》、《大学生了没》、《沈春华LIVE秀》五大台湾综艺节目的网络独播权上,版权为期一年,当时引起了诸多“康熙”粉丝的口水。
但一年过去,网友发现,《康熙来了》在土豆网上已经“断粮”。
昨天,记者了解到,“土豆”明确表示不再续约这5大综艺节目。《康熙来了》新一年的版权由搜狐视频以更高的价格“接棒”,但业内却普遍对此不看好。
《康熙来了》点播疲软,谈话的打不过唱歌的
2011年12月,《康熙来了》在土豆独家首播。次年3月,和土豆合并的优酷共享了播出资源。但土豆网负责推广的李虹告诉记者,经过这一年的试水后,他们发现受众喜好有很大变化,只能放弃续约。
也有其他视频网站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因为高价版权带来的高负担,到了下半年,土豆网有意将版权分销,“当时就因为性价比不高,所以很多网站不愿意接盘。”
因为据艾瑞IVT系统统计(专门统计国内视频网站点播率)数据显示,《康熙来了》大陆同步播出的前几个月,点击率均位列前三,但从去年4月份开始,点播率便一路下滑,跌到第五、第六的位置。去年5月到10月,其人均播放有效时长缩短了将近20分钟,人均浏览页面数下降了1页。
网站一口气还购买了《SS小燕之夜》等另外4档台湾王牌综艺节目的网络版权,只是,那几档节目在大陆就更加“水土不服”了,点播率根本上不了排行榜。
这几档综艺的共性,都是谈话类节目。而这类节目,也正是当下台湾综艺圈的主力。
“谈话类节目,就需要一批能讲故事、爱秀的人,这些综艺咖一天可以上五六个节目,谈论的主题还会撞到。比如去年有一段时间,林书豪被讲了两个礼拜!我觉得这是现在台湾综艺节目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你猜你猜你猜猜猜》制作人叶心如向记者直言。
“总的来说,港台综艺节目的质量以及国内观众对此的接受度,都在不同程度地走下坡路。”李虹说。
国内综艺风头更劲,自制综艺分一杯羹
记者回查了近半年来各大视频网站的综艺排名,挤掉《康熙来了》“霸主地位”的均是大陆各卫视的综艺节目。
比如去年夏季,网络自然也躲不过《中国好声音》,那些错过周五晚直播的观众,必然会去网络上“补课”。
视频网站一面收获最热的网络话题,一面也收获主动送上门来的广告——那些挤不上卫视的广告客户,捧着钱直奔网络而来。这让电视和网络相交甚欢。
“卫视看重网络的助推作用,网络也需要卫视平台为依托,而广告商最看重的,就是网台联动后的双赢效应。”奇艺网公关施倩告诉记者,“《康熙来了》的主要收视人群都来自网络,没有国内电视平台作依托,广告资本慎入。没有了金主,高额版权自然难回本。”
而《中国好声音》唱罢后,《快乐大本营》、《百变大咖秀》、《非诚勿扰》则成为视频网站上点播主力。
“电视台看好网络的助推作用,版权价格开得不高,有些小卫视的综艺节目就免费分享了。”
同时,视频网站更愿意把钱砸到自制综艺上,做得好还能返销给电视台。目前,优酷出品的《晓说》、奇艺出品的《健康相对论》等自制综艺,都成功实现返销。
至于和台湾方面的合作方式,网站目前也更倾向借力台湾制作团队,而非直接购买版权。原因很简单,借他们的团队打造自己的节目,花钱的同时还能“偷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