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报纸副刊研究综述--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3年·第2期

我国报纸副刊研究综述

郑东青

2013年01月30日15:00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本文通过对近十二年发表在核心期刊和各个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学位论文有关“报纸副刊”的文章进行梳理,分析总结了近十二年我国报纸副刊研究四大视角:五四时期副刊研究;副刊的属性、定位;副刊目前的生存困境和新媒体时代副刊如何突围,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副刊;定位;困境;突围

报纸的副刊是相对于正刊而言的附刊,它和新闻、评论、广告构成报纸的四大组成部分。1897年,上海的《字林沪报》率先创办附刊“清闲报”,使文艺类作品有了固定的刊期和版面,成为我国报纸副刊的开端。1925年,北京晨报的《晨报附镌》改名为《晨报副刊》,副刊这一名称得以广泛运用至今。在副刊诞生的100多年时间里,副刊的定位、内容和地位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发展着。

本文的研究样本是2001~2012年以“副刊”为篇名检索词,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和优秀学位论文近500篇。本文从横向上分析总结了2000年以来报纸副刊的研究热点:“五四”时期副刊研究;副刊的属性、定位;副刊目前的生存困境和新媒体时代副刊如何突围。值得注意的是,笔者发现期刊文章多数由报业集团负责人或总编辑执笔,这也使得本文的观点梳理有了更多的现实性和严肃性。

一、五四时期副刊研究

新文化运动推进了五四时期四大副刊《晨报副镌》《学灯》《觉悟》《京报副刊》的诞生,可谓盛极一时。造就报纸副刊辉煌成就的是那些垂名青史的报人。随着新闻史学研究的深入,研究者纷纷从源头上考察报人的编辑理念以及副刊的文化价值。本次搜索到的学位论文中有半数都是关于五四前后报纸副刊的研究。文章主要集中于孙伏园、萧乾、沈从文、鲁迅、张恨水、邓拓等著名报人的副刊编辑思想及其贡献。

(一)报人优秀的副刊编辑素质

研究者一般从报人的生平经历入手,分析其编辑思想,总结他们所具有的可贵的编辑素养。一是编辑专业素质过硬。“沈从文对于《文艺副刊》的编辑始终保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他始终极其谨慎地处理每一篇稿件,对于稿件,从内容到形式,要求很严格,但绝不简单否定,而是边看边改,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有时在原稿上写满密密麻麻的章草小楷。[1]”孙伏园、萧乾等也有同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编辑态度和过硬的编辑功底。二是编辑权的有力行使。何为编辑权?“在广义新闻界中,编辑权的意义等同于把关。但更多学者将之理解为一种带有一定个人色彩的文字和版面处理权。[2]”能否正确、有效地行使这一权力对报纸水平的高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沈从文在编辑副刊的过程中会强烈驳斥那些仅顾及出钱的后台、广告商以及嗜好不一的普通读者而忽视副刊本身争取读者、培养编辑和新进作家等错误的办报思路[3]。正是因为优秀报人对于编辑权的充分行使使得副刊成为鲜明的旗帜和标杆,成为难以超越的典范。

(二)副刊是培养青年作家的阵地

近代文学与副刊交相辉映,副刊成为培养青年作家的阵地。“‘五四’ 初期的著名作家,几乎很少有人未曾在《晨报副刊》上发表过作品。孙伏园眼光独到, 善于发现新人,冰心、梁实秋、石评梅、冯至等的创作生涯都在孙伏园的扶持下从副刊上起步,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后来的岁月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壮大的中流砥柱。” [4]。副刊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三)副刊反映原生的文学生态

报纸副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文学态势,成为文学史研究的原始资料。“从文学生产的方面来考察,这些‘毛坯’产品所显示的恰好是史家顾及不到的大面积的文学实存,我们在此看到的是未被秩序化、未经等级化、未被文学史话语定义过的一种文学的原生形态。现代报纸文艺副刊提供的文学面貌是有别于新文学史著作的叙述所呈现出来的面貌。[5]”副刊所刊载的文章是紧贴时代背景,未经严格审查的作品,与修订文学史选入的文章相比,更真实更客观地记录了历史。

关于“五四”时期报纸副刊的研究文章数量颇多,成果也较为丰富。但大多数运用的是历史史料,挖掘的深度不够,重复性研究过多。最重要的是要突出报人或报纸副刊的特点,因此笔者认为也可以进行比较研究。

二、副刊的属性、定位

(一)副刊的新闻性、文艺性

副刊所刊载的内容自诞生到现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传统文艺副刊演变为现在的“大副刊”或者“专刊”。对于副刊定位的演变,笔者认为具有代表性观点的是彭俐《副刊姓什么》一文,她从报纸副刊内容变化的角度提出报纸副刊在100多年的时间里,经过了四次改姓。她认为最早的报纸副刊,应该姓“消”,即消闲的消, 也是消极的消。20世纪20年代,副刊姓“文”,是文学的“文”。到了20世纪80年代,报纸开始向新闻本位靠拢,“我们大体上可以把这一阶段的副刊,称为是‘复姓’,即姓‘新文’,‘新’是新闻的‘新’,‘文’是文艺的‘文’”[6]。因这一阶段的副刊经常刊登的是一些报告文学、小小说和诗歌。报告文学更能在新闻与文学两者的本质属性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到了新世纪,副刊履行的是专刊的职责。总的趋势是,副刊从过去的注重文学性发展到今天强调娱乐性。文章对报纸副刊四个阶段的定位和特征勾勒非常清晰。

也有学者认为“报纸副刊的新闻特性可以说是核心,是本质。传统的副刊是诗歌、散文、小说、文艺评论之类的媒介载体。但是,它和文学杂志上的纯文学作品还是有较大的区别。首先要限制篇幅,其次是内容不能信马由缰,也要跟形势、跟大局。这种非纯文学性的媒介文学、文化属性,其实就是它的新闻的属性。[7]”这种观点更强调肯定副刊的新闻属性,副刊内容的多元化和新闻性正在改变和替代传统意义上“副刊模式”,从新闻角度办副刊,让副刊彰显新闻性。

学者基本上是从“文艺性”和“新闻性”这两个属性来讨论,大多数强调“文艺性”服务于“新闻性”。笔者认为,新闻性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狭义的新闻性,即紧跟新闻事件;另一种是广义的新闻性,即新鲜性。这两种含义在目前的副刊中都有所体现。如果副刊一切都围绕新闻热点来做的话,势必将丧失它的丰富性。从广义上来理解副刊的新闻性对报纸的发展更为有益。副刊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新闻,不是评论,它可以贴近时代、贴近新闻事件,更应该要强化自身的特质,突出自身传统文艺的特点。

(二)副刊逐渐衍化为专刊

现今传统的文艺副刊已不能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副刊的定位,也已远离了那种自娱自乐的文人办报思路,冲破了纯文学的老样子,代之而起的是与时俱进的新样式,即从文艺性副刊扩展到文化、生活、文史、影视、娱乐、财富、法制等各种专题性副刊,从而承担起传递信息,服务读者的重要职责。[8]”大多数报纸副刊都衍化为专刊。笔者认为专刊使版面定位更加清楚,便于读者能迅速找到感兴趣的内容。但也有些陷阱,如介绍新的休闲度假之地、介绍健康的生活方式、养生之道、时尚衣饰等,有时候副刊的定位有意模糊了副刊文章和广告宣传的界限。商业、炒作进入副刊有可趁之机,这一问题也鲜有学者从副刊的属性这一角度研究批判。

三、副刊目前的生存困境

当代报业的急速扩张使得新闻纸一纸风行的同时副刊的地位却每况愈下,五四时期的鼎盛一时成为历史,副刊由繁荣走上寂寞之路,尤其是网络的普及,更加重了副刊的生存困境。研究者纷纷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副刊的生存现状及原因。

笔者认为研究中比较有新意的是《当代报纸副刊的生存困境及其思考》一文。作者从传播学理论的角度来解释目前报纸副刊的生存困境。第一,作者运用卡茨的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及心理功能“个人的需求是根据各种媒介的特殊功能而与不同种类的媒介相关的”来说明“随着厚报时代的来临,报纸扩版风潮日趋兴盛,与越来越多的版面相伴,读者似乎更愿意把目光盯在‘体育’、‘娱乐’、‘影视’等娱乐化的专刊上”[9],副刊逐渐被遗忘、备受冷落。第二,作者运用施拉姆的互动循环传播模式理论来说明“现代副刊的一大困境就在于将这种双向互动和循环的传播过程割裂开了:副刊只是一味向读者发布信息,缺乏来自读者的反馈和支持(一是读者对副刊的遗忘,一是因为很多副刊的运作方式严重挫伤了大家参与的积极性,比如对稿件的轻率处理)”[9],并运用麦克卢汉的观点认为副刊属于“冷媒介”,应该有读者的广泛参与,而目前传播过程的割裂违背了副刊这一特性。

研究者将报纸副刊生存困难的原因大致归结为四点:

(一)当代媒介多元化,竞争激烈

“当代报业已经远离了‘五四时期’的一枝独秀,不仅面临广播、电视及互联网的竞争压力,还要时刻警惕急剧膨胀的‘家族’同行分争市场。[9]”报纸不断扩版的同时也在“减副”,新媒体的出现分流了大部分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

(二)副刊的衰落与当代社会文学发展的日趋边缘化紧密相关

其一,“后新时期文学失去社会轰动效应”,副刊也随之寂寞。其二,“文学被迫退出社会话语中心,开始向边缘化漂移,副刊在边缘化的阵痛中实现着转型和整合:一方面作家主动或被动地放弃了大众代言人的角色,逃离新时期以来的知识分子中心话语。另一方面社会逼迫文学离开话语中心,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新分配话语权。[9]”文学话语中心的被迫退出和分化整合让副刊面临着“边缘化”命运。其三,“商业主义大潮突起,‘精英文化’受挫,副刊开始经受市场的考验。[9]”传统副刊让位于各种专刊。

(三)副刊编辑水平低下是制约副刊发展的重要原因

有学者直指“可以说当代副刊编辑的学识、水平缺陷已经成为制约副刊发展的一个瓶颈。与五四时期‘四大副刊’的编辑相比,当代报纸副刊编辑在个人魅力和学识修养方面差距过大。[10]”从人才队伍素质方面分析了编辑专业素质对于副刊发展举足轻重的影响。

(四)“小编大采”的机制对副刊发展不利

有学者从新闻与副刊运作机制不同的角度指出:“新闻正刊以自采稿件为多,副刊尤其文艺副刊以外稿为多,但是在目前报纸改革中,有不少报纸采用了‘小编大采’的思路。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闻的繁荣,比较有利于新闻的发展。但对于文艺类副刊和某些专刊来说,则明显不利。[10]”编辑人员精力本身有限,在正副刊打通后,更难有专门的精力来组织充足的优质副刊稿件,甚至只能迁就于既有稿件。少有人员投入精力,副刊自然难以办好。笔者认为对于副刊生存困境的原因分析比较全面,且抓住了要害。另外,笔者认为副刊生存困难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代际差异”。不同年龄层阅读习惯和偏好有很大不同。副刊的版式和内容往往一成不变,虽然吸引了众多忠实的老龄读者,但却不受年轻人的欢迎。

四、副刊的突围之道

副刊的命运与报纸紧紧联系。2005年,《京华时报》总编辑吴海民发表言论称,2005年是中国报业的拐点,中国报业的冬天已经来临。报业从业者包括相关职能管理人员、学者都对此纷纷反思挖掘,希望能找到报纸在多媒体时代的突围之道。著名报人赵超构曾说“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报纸副刊的特殊地位使部分学者把目光集中到了如何发挥副刊的优势,以及副刊如何与网络共存与利用的研究上来。

(一)把握好副刊的雅与俗

邵阳日报社副总编辑在《坚守副刊的文化品位》一文中明确指出,“在具体的办报方针上,追求雅俗共赏的境界,既为那些文化层次高的读者提供展示其思想的平台,也关心普通人的声音和呼声;既突出文学的阳春白雪,也反映老百姓的柴米油盐。[11]”既保持自身的文化品位又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更好地获得读者市场。

副刊中不乏有高端的走纯文艺路线的,像《人民日报?大地》、《光明日报?文荟》等都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但对于数量众多的都市报、地方报副刊来说,贴近群众无疑是更为可行的。反映家长里短、都市情感、打工遭遇等社会百态的故事、文章和更能体现城市读者心声的短文比纯粹的诗歌、散文更具亲和力和吸引力。这其实就是研究者提出的报纸副刊所应具有的“平民意识”。“要实现这一目标,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指手画脚是绝对不行的。而平民意识的最大体现,就是想读者所想,供读者所需,为读者服务。[12]”但同时“强调平民意识,强调面向市场,决不是片面地迎合读者。假如以消极的态度去迁就盲从读者,仅仅满足于政治上不出大问题,只是充当‘社会推销员’的角色,社会上发生什么,就不加选择地刊登什么,甚至在猎奇、猎艳、猎怪上大做文章,其后果是十分可怕的。[12]”贴近读者心理不等于用庸俗的文章来迎合读者,副刊应该扛起文化传播的功能,正确引导读者。

(二)让副刊成为地方标杆

对于我国大多数地方性报刊来说,走地域路线可谓是简便、易行。我国很多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地理、民俗和历史文化。成功运用这些条件就能让地市报纸富有浓郁的本土气息,建立起其他媒体难以比拟的优势。“一方面,可以通过版面或栏目设置使这一板块成为一个印记,如《湘江》副刊给读者的整体感觉就是湘味十足。其中的《湖湘文化访谈》专栏,从湖湘文化角度切入来作为选择访谈对象的依据;《楚韵》、《艺林》、《收藏》等专版,则成为宣传湖湘当代文化的先锋。如《艺林》挖掘的就是湖南籍的艺术家,在家乡的报纸上为他们提供展示自身形象的舞台,同时也提升了湖湘读者的自豪感。[13]”

(三)建立“编辑中心制”

也有学者从制度建设的方面提出建议,认为“鉴于副刊的特殊性,很难照搬新闻的‘小编大采’机制,而必须代之以组织、策划、编辑为主导的‘编辑中心制’,特别是要培养学有专长的作家学者型编辑。[14]”这就需要引起报社管理者对副刊的足够重视,对目前的编辑制度做适度调整。同时,编辑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策划、组织、把关等综合素养。

(四)报纸副刊与互联网的共存和利用

副刊如何与互联网共存,如何利用互联网使副刊办得更好也是研究热点,大多数研究者从网报互动的角度来建言献策。有学者从副刊与网络媒体有“平民视角与草根情结,创新精神与求异思维”相同点出发,认为两者有很大的融合可能。

其一,利用电子版极限原创无线链接。为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来临,绝大多数报纸都推出了与纸质同步的电子版。但研究者认为“遗憾的是大多数电子版只是纸质的翻版,并不能给受众提供更多新信息[15]”,紧接着从四个方面:将本土网络写手转化为副刊作者;在副刊电子版开设与版名或专栏同题的论坛;办好报网联动专版;在报社网上开设透析社会热点、文化现象的播客“反哺”副刊。利用网络增加互动,为副刊积聚人气。其二,让网络异化,为副刊增色增值。“诚如副刊作品可以转换为网文,网络样式同样能为副刊所用”[15]。副刊编辑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而且可以借鉴网络应用的名称,如“博客秀”,拉近副刊与读者的距离。

笔者认为副刊的突围最重要的还在于内容方面,内容为王,建立长久有影响力的品牌,才能在媒体市场立足。

笔者发现样本作者大多是各大报纸的从业者,从业务角度来考察副刊目前的生存困境和发展对策,而很少将副刊放在多学科的视角下研究。笔者认为关于报纸副刊的研究可以放开思路,寻找另外的“切入点”,超越业务层面的研究。如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探究报纸副刊编辑形态与社会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可从大众传播学、文学的角度,通过探讨不同阶段报纸编辑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社会文化转型与报纸副刊编辑形态演变的内在逻辑关系;也可以从编辑学的角度探索百余年副刊发展演变的规律,探索其中的学理内涵。

(作者简介:郑东青,女,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传播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佳佳.沈从文与《大公报?文艺副刊》[J].新闻大学,2004(2).

[2] 杨晓峰.论“五四”时期四大副刊“编辑权”的效力[J].编辑之友,2011(11).

[3] 李天福.沈从文的报刊编辑理念及当代价值[J].新闻界,2011(3).

[4] 张雪洁.孙伏园主持下的《晨报副刊》编辑特色浅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2(2).

[5] 雷世文.现代报纸文艺副刊的原生态文学史图景[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1).

[6] 彭俐.副刊姓什么?[J].新闻与写作,2004(1).

[7] 王淑洁.“副刊不副”与“副刊要副”——浅谈报纸副刊新闻性的特点[J].新闻爱好者,2010(7).

[8] 郑敏芝.报纸副刊的重新定位与经营[J].传媒观察,2009(3).

[9] 鲍海波,孙宏伟.当代报纸副刊的生存困境及其思考[J].新闻大学,2004(4).

[10] 白贵.理念?机制?队伍——有关专副刊生存与创新的断想[J].新闻战线,2002(4).

[11] 罗础.坚守副刊的文化品位[J].新闻战线,2012(3).

[12] 陈炜.试论新时期报纸副刊的新闻性与平民意识[J].现代传播,2001(4).

[13] 杨丹.更精粹,更主流,更本土——副刊<湘江>的多维度实践[J].新闻战线,2012(4).

[14] 白贵.理念?机制?队伍——有关专副刊生存与创新的断想[J].新闻战线,2002(4).

[15] 郑敏芝.报纸副刊要做好报网互动这篇文章[J].传媒观察,2008(12). 

分享到:
(责任编辑:赵光霞、宋心蕊)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