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银兴院线审片室”昨天在银兴院线银兴乐天西园影城进行了本年度“第一审”,走出《悲惨世界》后,评审员们个个文思如泉涌,写下长篇大论的审查意见,一致判定本片:音乐让耳朵战栗,剧情让心灵颤抖。
不爱音乐剧也会爱上它
《悲惨世界》由同名音乐剧改编而成,片中音乐几乎全部照搬自音乐剧,但电影毕竟不是舞台,观众对这种形式的接受程度总是令人担忧的。但从本报审片室的反馈来看,审片员都不能算是音乐剧迷,但音乐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大家无一例外地被歌声牵动着,陷入了人物的情绪中。
@衣帆蝶舞:音乐剧《悲惨世界》对我来说可以算是全新体验,就像惯用右手的人突然尝试使用左手,有不适的感觉,但更多的是新鲜与奇特,与传统的歌剧不同,影片注重实景拍摄、镜头剪接,以电影、独白、重唱、合唱的形式演绎着法国文豪雨果的音乐史诗,让人可以轻易地融入影片场景之中,
@双子月亮:先以为歌剧会很不习惯,现在看来只有这种形式能在短短两个多小时内诠释这部巨著,歌词高度概括精炼绝对胜过对白,节奏紧凑表达有物,很过瘾。
@茉香味的咖啡:我算不上是个音乐电影爱好者,匮乏的音乐细胞会让我很快地忘记那些旋律。但《悲惨世界》中那一句句唱出来的台词,一段段用歌声所表达出来的愤怒、悔恨、爱情,却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唯有爱感动古今
这是一群悲惨的小人物,是一段苦难的历史,但从这部电影里,审片员们看到的都是爱。无论几百年前的法国,还是如今的中国,对他人无私的爱都是人们心底的信仰。
@双子月亮:是一个关于爱的救赎的故事,片中有句话,爱护他人就是上帝存在的证明,不管如何苦难,记得心中的信仰。
@九门呀四少:整部剧没有看原著那么的跌宕起伏但依旧在最后感染了,向雨果致敬,原著,音乐剧,还有这部电影让我都深深迷上了18、19世纪的法国。
@希晶是个好同学:《悲惨世界》很好地表现了19世纪末法国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真像是一部19世纪末法国社会的浮世绘!其中宣示的人只有抛弃自私的心,用心爱护别人才能得到上帝的原谅进入天堂,也很符合现在和谐社会的要求!
原著党稍有遗憾
《悲惨世界》的音乐剧,也许没多少人有幸亲耳聆听,雨果的原著却是众人皆知,在“原著党”看来,3小时的影片显然不及原著来得深刻厚重。
@眼睛鼻子嘴巴都在发神经:电影时间太长,如果将原本内容扩充相信更能展现“悲惨”世界,太过于照搬音乐剧,没有什么新鲜感。
@TTTTTTTO:可能这部片子在首映前就获奖,对其期望过高。个人认为绝对没有达到原著的高度。
@衣帆蝶舞:克劳我不想发表什么,只是觉得人都有其适合和不适合,单调平直如凉白开一样的歌声撑不起这部音乐史诗,动作英雄还是回归金刚狼角斗士这样的硬汉角色吧,我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