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和底裤一样重要。但是如今的很多综艺节目,显然是什么都不想要了。
综艺节目底线的一再被突破,表现在很多方面:找职业观众、找相亲托儿、选手整形等等。曾有参加过某相亲节目录制的女大学生发帖吐槽:“录制中电视台会临时给一个新身份,有时会按照电视台安排的剧本去表演。”
除了相亲节目里被安排演员,一些情感栏目也成为演戏的好地方。为了收视率,诸如正室战小三,骗财骗色等重口味的话题时常在电视上出现,有时当事人直接对骂,甚至大打出手,在观众认为生活如此“精彩”之时,其实是电视台已经写好的剧本。大家一定记得“干爹赠赝品翡翠”那个故事,那还是河南某电视台的一档鉴宝节目,为了把节目的收视率炒上去,真是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让人感叹果真是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纯娱乐搞笑节目的虚假倒可以理解,因为那本来就是一场语言的狂欢,和真实与否无关,但问题是,当电视台的很多情感类、社会类节目也开始造假时,就会撬动观众对电视台的信任。而观众对娱乐节目的习惯性接受,也会让严肃的新闻节目越来越呈现娱乐化态势。
尼尔·波兹曼写过著名的《娱乐至死》,表达了一个很简单也很深刻的道理:电视的一般表达方式是娱乐。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波兹曼只是描述了一种现象并对这种现象可能导致的可悲结局担忧了一番,但其实我们也不用为此睡不着觉,道理很简单,有什么样的选择才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你把底裤穿板正了,就不会有人说你耍流氓了。不耍流氓了,就可以谈点正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