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要】2012年末,美国《纽约邮报》刊登“地铁死亡照”,引起“新闻职业道德”争论。让本来就十分敏感的问题再一次成为舆论的焦点。本文介绍了《纽约邮报》对此事件的图片及标题使用,并对比了其他“小报”报道重点的不同。
【关键词】 煽情 新闻道德 《纽约邮报》
2012年12月3日,在美国纽约地铁站,58岁韩裔男子韩起善(Han Ki-Suck)被30岁塞拉利昂裔男子戴维斯(Naeem Davis)推下站台,并被进站列车撞死。恰好在事发现场等车的《纽约邮报》(The New York Post)自由摄影记者奥马尔·阿巴斯(R. Umar Abbasi),拍下了韩起善临死之前的瞬间。第二天,《纽约邮报》在头版刊登了这张照片,引起舆论的广泛抨击,指其只顾吸引眼球,不顾道德操守。(见图1)
炒作他人痛苦尽显煽情特点
从版面上看,《纽约邮报》坚持了其一贯的大照片、大标题的版面设计思路。阿巴斯的照片铺满整个头版,照片中的每个细节都清晰可见:掉下站台的韩起善正惊恐地望向进站列车,手扒着站台试图做最后的逃命挣扎。原图是一幅横幅构图的照片,而《纽约邮报》是一张四开报纸,除去报头基本呈方形结构,因此,编辑在使用这幅照片的时候对其做了适合版面结构的剪裁。照片左侧远处站台上麻木不仁的众多乘客被编辑剪裁掉了,画面上只留下进站的列车和铁轨上的韩起善,似乎站台上空无一人,使得主体更加突出、情节更加鲜明。左上角的列车亮着车灯驶向右下角的韩起善,形成极富动感的对角线构图,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紧迫感。
编辑在照片的右上角黑底部分反白列出四行引题:
遭猛烈推搡(Pushed on the)
落下铁轨(subway track)
这个人(this man is)
即将死亡(about to die)
照片下方压图用巨大号字反白勾黑边做了仅有一个单词的通栏主标题:“在劫难逃”(Doomed)。标题动态感十足,画面感极强,相当煽情。这也是该报标题制作的一大特点:直奔主题、简洁明了、耸人听闻。该报藉此立足美国报业,且长盛不衰。
整个版面,标题和图片结合得十分紧密,形成极富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整体视觉效果。单独从专业的技术角度来看,编辑的水平的确不低。但是,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儿。毫无疑问,绝大多数读者会被这个版面吸引。但是,多数读者看后会产生错愕、震惊甚至愤怒的感觉。读者有寻求视觉刺激的本能,而《纽约邮报》正是摸准了读者对悲剧、恐怖新闻的这种阅读心理,大肆进行煽情报道。
面对生命的死亡,《纽约邮报》完全是一种看热闹的心态,表现出惊人的冷漠。这张照片一登出来,不仅遭到公众的强烈谴责,也遭到同行的抗议,不少新闻工作者不屑该报的处理手法,认为这照片并不具有不惜冒犯读者仍要采用的新闻价值。在头版使用这张照片、制作这样的标题,已经越过了新闻职业道德底线。有网民在该报Twitter上留言:“《纽约邮报》应为如此错误的报道手法感到羞耻。”有网民呼吁:“请抵制《纽约邮报》,它们刊登纽约地铁受害者死前一刻的照片,令人不安。”
这些反响似乎早在《纽约邮报》的意料之中,或者说正中该报下怀。面对各界的批评,该报不仅没有歉意,甚至在Twitter上大肆鼓噪,并随后对事件进行了高调追踪报道,对摄影师还进行了专访,发表在第二天即12月5日的报纸上(见图2)。这多少带有自我炒作的味道。
12月5日的版面分上下两个区域设计。上半版是对摄影师的专访,铺黑底,反白大字标题:“摄影师:我的决定”。在标题的左边就是整版发表他拍摄的“地铁死亡照”的报纸版面,似乎是对标题中“我的决定”的注释:我的决定就是拍照片。下半版是对事件当事人的追踪报道,白底黑字,大标题:“推下站台”。小标题:“地铁恶魔看着他的受害者死去”。并配发了遇害者生前头像和施害者被捕时的头像。毫无疑问,这个版面也成功地完成了吸引读者阅读的任务。
第三天,即2012年12月6日,该报头版依然是“地铁死亡”事件的追踪报道,这一次主角是凶手戴维斯,他的大幅照片占满整个头版。大字标题:“OFF THE RAILS”直译为“出轨”,同时也有“疯狂”的意思。小标题:“面对地铁杀手”。(见图3)
这则新闻连续三天成为《纽约邮报》头版整版关注的新闻,显然,该报并不在意外界的抨击和指责,甚至希望借机炒作,以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
问题是,读者在谴责这份报纸的同时,又喜欢看这份报纸,这可以从它的发行量上得到验证。煽情报纸的存在是因为有广大读者的需求,这是令人尴尬的现实。
《纽约邮报》的前世今生
隶属默多克新闻集团的四开小报《纽约邮报》,其前身是对开大报《纽约晚邮报》(New-York Evening Post),创刊于1801年11月16日,算来应是美国现存最古老的报纸了,也是美国报业出版史上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仅凭这一点,就让人刮目相看。
该报创办人是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汉密尔顿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宪法起草人之一,也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任财政部长、著名的经济学家、金融学家,他还是美国政党制度的创建者……10美元钞票上就是他的头像。
汉密尔顿在与杰斐逊竞选美国总统失败后的第二年创办了《纽约晚邮报》,时年44岁。《纽约晚邮报》创刊之初是一份政治倾向十分明显的党报。创刊25年之后的1826年,威廉·卡伦·布赖恩(William Cullen Bryant)任总编后,该报编辑方针发生了质变,大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词汇,成为一份亲近普通民众的大众化报纸。
1934年,《纽约晚邮报》更名为《纽约邮报》。1939年,多萝西·希夫(Dorothy Schiff)收购了《纽约邮报》,3年之后的1942年,《纽约邮报》彻底改版,由对开大报变为四开小报,办报方针再次发生质变——走上煽情之路,从形式到内容上彻底成为名副其实的“小报”。
1976年11月,传媒大亨默多克在《纽约邮报》遇到经济困难之时,只花3250万美元就将这份美国最古老的报纸收入囊中。从此,《纽约邮报》更加煽情,凶杀、暴力、色情新闻越来越多,发行量大幅上升,一度雄踞全国第四位。但由于忽略了广告经营加上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衰退,报纸亏损,1987年默多克被迫将报纸转卖。1993年3月,默多克重新购回该报并经营至今。
转型为“小报”后,《纽约邮报》最大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泼辣直率、爱憎分明、血腥暴力、无所顾忌。尤其是头版大标题,常常直截了当、耸人听闻,在业界毁誉参半。比如1983年4月15日该报头版通栏大字标题“裸体酒吧里的无头尸”(Headless Body In Topless Bar),曾被视为美国报章经典标题之一。
该报另一个鲜明特点是,头版照片的选择和使用注重视觉刺激。这从前段时间该报报道帝国大厦枪击案中可见一斑。
2012年8月24日,纽约帝国大厦附近发生枪击案造成2人死亡9人受伤,凶手随后在与警方的交火中被击毙。这一事件成为第二天美国报纸尤其是纽约报纸的头版头条。《纽约邮报》更是拿出整个头版“图文并茂”加以报道(见图4)。在图片选择上再次表现出其“血腥”特点:选用在头版的两张照片都是鲜血淋淋,而其中一位受害者的照片更展现出“血流成河”的恐怖景象。整个版面设计使用了大黑大白,进一步增强了恐怖效果。整版铺黑底,反白大字通栏标题:“11枪”。中间是勾白边的两张新闻现场照片:一张是枪手毙命后警察勘察现场,一张是死者倒地血流成河。两张照片都是在高处向下俯拍的,血腥场面尽显无遗。该报做得更不厚道的是在两张死者照片上分别叠印上两人生前头像。版面左侧是帝国大厦黑白图,右侧是副标题:“在帝国大厦混乱中”。右下角是红色箭头的新闻导读,显示该报当天从1版到9版,共9个版面报道此事。
纵观同一天出版的400余份美国报纸头版,使用“血流成河”照片的独此一家,可见该报的与众不同。当然,其他报纸也有在内页使用这张照片的,比如著名的《纽约时报》。《纽约时报》头版主图也是一张枪手被击毙的现场照片,但是景别更大,枪手形象中血淋淋的部分“恰好”被一个警员遮挡住。不过,即便是将“血流成河照”放在内页,《纽约时报》还是遭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和抨击。对此《纽约时报》的解释是:照片展示了一宗公众暴力罪案的结果和影响,因此“具有新闻价值”。看来,传统严肃大报在拿捏照片是报道事实还是煽情上,也会陷于两难境地。
《纽约邮报》坚定地走它的煽情小报路线,所以,永远不会陷于两难。发行人肯?钱德勒(Ken Chandler)曾这样介绍该报:“打开我们的报纸,直奔主题,冲击力强,在表达意见时大胆而粗犷。我们在表达意见时旗帜鲜明,不走中庸。我们常在报道中有所侧重,而不是站在中间立场听双方意见。”
因此,该报这一次在头版使用乘客被推下地铁列车即将被撞死的照片,以及用冷酷无情的大字标题来渲染受害者的无助感和悲惨结局,引起了民众的不安和不满可想而知。而该报面对批评却无动于衷,继续我行我素,也在意料之中。
不同“小报”的不同报道
纽约地铁站悲剧照片的选择与使用,即便是在小报之间也有巨大不同。2012年12月5日,在纽约出版的《每日新闻》(Daily News)头版有关地铁悲剧的报道使用了两张照片,没有一张是事发当时“第一时间”的现场照片。列车照是事发之后在《纽约邮报》上“地铁悲剧照”同一位置、同一视点拍摄的,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在同一张照片上剪裁下来的呢。照片取景构图只到车头为止,没有出现受害者所在的位置;另一张是遇害者生前头像。整个区域铺蓝底,图片勾白边。重点内容是对地铁列车司机的独家采访报道,标题:“司机:我试图救他”。
创刊于1920年的《每日新闻》,是美国第一份小报,也是《纽约邮报》的主要竞争对手。该报也曾是一份典型的煽情小报,但上世纪50年代后,《每日新闻》调整了办报理念,扭转了煽情倾向,更加关注社会政治大事,试图朝着“严肃小报”方向发展。这次悲剧事件的报道,该报采取的也是大报的通常做法:只展示事件发生之后的现场照片,即使有事件发生当时的照片,也会把当事人的脸部、尸体遮挡,或者是在一些位置打马赛克,使其不是那么清晰可辨。
纽约的另一份小报《纽约早晨》(AM New York),在悲剧发生之后也拿出整个头版对事件做跟踪报道,焦点锁定在凶手戴维斯身上。5日、6日,连续两天头版都是戴维斯的大照片。5日出版的报纸封面故事标题:“地铁惨案”,太过耸人听闻,也有炒作嫌疑。第二天,即6日,该报封面故事转而使用比较客观的标题:“地铁悲剧”。看来,对悲剧新闻的煽情炒作是多数小报的共同特点,区别仅在尺度的不同。(见图5)
从新闻道德到社会道德的思考
2012年12月6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出版的西班牙文《迈阿密先驱报》(El Nuevo Herald)头版,对“地铁悲剧照”事件进行了深入报道。该报头版使用的照片保留了悲剧现场更多的情节,让读者看到了站台远处众多候车乘客的麻木不仁和无动于衷,好像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一样。一个人遇险,所有在场的人都在旁观,这才是更大的悲剧。这也正是被《纽约邮报》编辑剪裁掉的“悲剧”,这些被“掩盖”或者“湮灭”掉的内容,将问题由新闻道德扩大到社会道德的层面。这才是报纸真正应该挖掘的更有新闻价值的内容——这个发生在纽约社会底层人士之间的悲剧,应该有助于人们去更多地了解这个社会中的问题。■
(作者系青岛农业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