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办"白鹿当代文学编辑奖" 人文社编辑首获奖--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最新资讯

陈忠实办"白鹿当代文学编辑奖" 人文社编辑首获奖

2013年03月21日07:50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陈忠实(左一)给首届“白鹿当代文学编辑奖”获得者颁奖。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不久前百道网发起“中国好编辑”的评选刚刚结束,如今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举办的首届“白鹿当代文学编辑奖”颁奖典礼昨日又在京举行,一直被认为是作家背后“无名英雄”的出版编辑们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奖项。首届当代文学编辑奖由杨柳和孔令燕两位编辑获得,该奖项的奖金全部由陈忠实提供。

  陈忠实:用这个奖项向编辑表达敬意

  “白鹿当代文学编辑奖”得名于陈忠实长篇小说《白鹿原》,奖项旨在表彰和鼓励人文社成绩突出的当代原创长篇小说编辑,陈忠实是该奖项的奖金提供者。人文社社长管士光感叹:“这种由作家出资奖励编辑的奖项,不是绝无仅有,也是闻所未闻。”

  陈忠实则说,他的写作一路上每部作品都和编辑的工作密不可分,“我的文学写作生涯可以说一直都有文学编辑这个贵人相助,我的文学处女作的发表是报纸的副刊编辑不断鼓励,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打磨出来的,促使我走上了文学创作这条路。”所以奖项的设立是他对文学编辑表达敬意的方式。

  屠岸:陈忠实办编辑奖很有眼光

  谈及这一奖项,人文社的老编辑、诗人屠岸说,过去编辑都是无名英雄,好多编辑自己能创作,但是为了编辑工作牺牲了自己的创作时间。陈忠实办编辑奖很有眼光,将会是中国编辑史上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谈到编辑工作在过去几十年的变化时,屠岸说,过去很多老编辑参与了创作,比如傅雷在翻译《巴尔扎克》时,编辑给他提了很多意见。现在的编辑对文稿的介入比过去少了,即便提意见也不会很尖锐,将文稿提高的工作编辑不大做,可以出就出,不能出就退稿。

  获奖者:今天需要复合型编辑

  获奖者之一的孔令燕从1998年开始做文学编辑已经有将近15年的编辑工龄,她认为这15年里确实编辑的工作和角色有很大变化。1998年上班她做的第一本书是毕淑敏的《血玲珑》,那时候编辑还有跟作者一起改稿的习惯,并没有书卖得好不好的观念,只是想把书做得更漂亮。但是现在她做书就会从过去的无意识变得更有意识,会主动考虑市场的部分。在编辑贾平凹《古炉》时,她有意识地把文本里可能引起关注的点提炼出来,之后跟策划一同做宣传方案,书进到卖场后又继续跟进,考虑在某个阶段需要让作者配合做宣传。

  孔令燕认为,如今的编辑需要往复合型的方面发展,不只是改改错字,有时候还要承担一部分经纪人的职能。对于一些作家在创作之前就要开始介入。不过她也认为,可能一本书卖得好不好和编辑的一些努力没有特别直接的关系,不是说努力了就一定有效果,但她觉得还是得尽人事。她认为这个奖项不仅仅是对自己的奖励,也是对整个行业的奖励。(记者姜妍)

分享到:
(责任编辑:宋心蕊、赵光霞)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