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内社区报的实践及不足
面对社区报这颗“灵丹妙药”,国内业界对其早有关注,并进行了一系列业务实践。总体而言,以2005年为界的话,中国社区报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2005年之前,是国内对社区报领域试水阶段,其重点放在创立全新报型,以《南山日报》《巷报》《华夏时报》为代表。2001年推出的《南山日报》,在国内最早打出社区报旗号,该报声明要成为“国内第一份社区媒体”,但其影响并不大,并最终因政策原因停办。2004年,《巷报》在长春创刊,称自己为“中国第一份社区报”,最后因为资金链断裂、管理不善等问题停止发行。同年,《华夏时报》通过改版将自己定位为“中国第一份商圈社区报”,但这一定位并没有坚持下去,后来经过多次改版转变为财经类大报。在这个阶段,国内媒体意识到了社区报在中国的巨大发展空间,但存在着对社区报认识不清的问题,主要是没有认识到社区报是一个“小”的报种。这个阶段开设的“社区报”虽然打出了“服务社区”的旗号,但其经营模式仍然是都市报的模式。以《巷报》为例,这份报纸虽然以社区报道作为自己的主要内容,但没有给自己明确的定位,甚至喊出了“立足长春,面向东北”的口号。最终结果是,其社区新闻报道内容来自各个地区,成了一张以报道社区新闻为主的都市报,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报。这种“社区报”尝试,其实只是将新创报纸推入了早已激烈的都市报竞争市场,而不是在潜在的受众中开辟新的领域。媒体经营者没有明确地认识到,所谓“服务社区”应该是服务于一个特定的社区,是通过深度挖掘社区新闻来不断凝聚居民对这份报纸的认同感。概念先行、定位不准是这个阶段社区报失败的主要原因。
第二个阶段在2005年之后,上海和北京的一些媒体开始了对社区报探索的新阶段,探索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个方向进行。自上而下以上海媒体为代表,主要是一些大型传媒集团将市场眼光由大众转向小众,开辟母报统领下的社区版,以《新民晚报社区版》《新闻晨报社区报》为代表。自下而上以北京社区为代表,主要是一些街道居委会认识到了社区报的重要性,通过与专业传媒商业机构联合,提升社区自办报刊的专业性,以《人文天坛》为代表。可以说,2005年以后,中国媒体人对社区报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使中国社区报的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这一阶段的特点就是,在总结了2005年之前社区报失败的一系列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新开办的社区报将预设受众范围缩小,内容以服务居民社区、街道为主,关注民生,服务当地,取得了一系列良好效果。有的媒体所创办的社区版甚至开始盈利。以《新闻晨报》开办的《社区晨报》为例,“2011年9月的一期《社区晨报》一共出了18个街道的报纸,累计版面320个,单期广告量达到140多万元,扣去各项成本,盈利100万元”[2]。可以说,2005年以后关于社区报的一些实践拨转了中国社区报的发展方向,重新明确了社区报的定位,将中国社区报导入了正轨。
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具体业务上的,在经营管理上的表现是市场区分仍不够细,发行周期过长。以《新民晚报社区版》为例,该报发行的《闵行新闻》《浦东新闻》就存在着市场区分过粗的问题。上海是拥有23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仅仅闵行地区就有180万人口,这已经相当于许多二、三线城市市辖区的全部人口了,如此大的市场划分是很难体现社区报以“小”为美的特征的。而发行周期过长,发行周期不稳定,无法使居民养成定期阅读社区报的习惯,则不利于社区报市场的培育,也很难起到凝结居民情感的作用。在业务方面,现有的社区报由于新闻采编人手不足,缺乏深度挖掘社区新闻的能力。一座城市拥有的社区不计其数,而媒体从业人员毕竟是有限的,这就导致每个社区往往只有为数不多的社区记者为当地居民提供服务。以实力较为雄厚的《新闻晨报社区报》为例,每个社区仅配有2到3名记者服务。而一些地方性报纸则更为不堪。《南湖晚报》仅有正式社区记者5人,而《荆州晚报·社区报》则让10名记者负责140个社区的报道。
总而言之,我国社区报现在的处境是,在经营理念上已经由过去的概念先行回归到社区报的本义,但由于各种客观条件限制,还没有能力做到将社区报与社区完美结合,存在着覆盖面有限、发行规模偏小、人手不足的问题,其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