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采用与我国传统纪录片对比的方法,运用“陌生化”理论,阐释了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上的创新。通过对该片在选材、叙事、视听语言、剪辑四个方面体现出的陌生化创作技巧的分析,探讨了该片之所以能吸引观众的原因,并指出了该片的成功经验对未来我国电视纪录片在陌生化创作手法上的启示。
关键词 纪录片;陌生化;舌尖上的中国
2012年5月中旬,美食题材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登陆央视一套,随即引发空前的纪录片收视狂潮。该片不仅为央视一套《魅力记录》栏目赚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同时也赢得了极高的网络关注度和满意度,在全社会乃至世界观影人群中引发了强烈反响。
纪录片《舌》不仅以贴近生活、贴近大众的影像表达征服了无数挑剔的电视观众,同时也因其创造的超出预期的社会影响力和传播效果,在电视业界和学术界引发广泛讨论。该片甚至被评价为纪录片从小众进入大众的标志性事件。可以说,无论是从观念上还是从创作上,《舌》对未来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都影响深远。该片不单纯谈美食,更多的是展现当代中国人与美食背后的故事;不谈中国传统四大菜系、烹饪技法,而将镜头对准了寻常百姓家的厨房;没有深沉古板的说教,而是以精致的画面、给人带来视听愉悦享受的影像征服了众多“吃货”的眼睛和味蕾。《舌》何以一炮打响?笔者认为从节目内容到表现形式上的“陌生化”创作手法,是其成功的最重要原因。
“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最早由俄国形式主义学者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中提出。“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陌生化’手法,是复杂化形成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既然艺术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它就理应延长,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之创造的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关轻重。”[[1] [俄]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M].方珊,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6.]这一概念强调的是,为了帮助读者感受事物的艺术性,文学作品应当在内容和形式上超越常境,使事物变得“陌生”,从而造成读者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新奇和兴趣。陌生化后来拓展成为包括诗歌、小说、戏剧、电影等文艺创作中的一项常用手法或策略。本文拟以陌生化理论视角,从选材、叙事、视听语言、剪辑四个方面对纪录片《舌尖》的创作进行解读,探究该片的成功因素,及其对未来我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启示和借鉴。
一、选材的陌生化
选材的陌生化是指节目的主题是公众普遍感兴趣的,但表现内容却是观众不熟悉,或超出生活经验范围,同时又是观众想了解的。纪录片《舌》以美食这一每个普通人都感兴趣的话题为载体,挖掘出我国许多不同地域,尤其是偏远乡村从未出现在传统大众传媒上的美食、风俗和情感故事,让普通观众在工业化、城市化的消费主义信息洪流之外看到了一个自然淳朴的“乡土中国”。
以国际化视角确定选题,近年来逐渐为我国纪录片业界所接受,成为繁荣我国纪录片产业的创作走向。2011年8月,央视纪录频道首次以委托制作方式面向全社会进行纪录片生产招标,在“中国,活力无限”的主题定位下,《爱上新一行》《行走的餐桌》《淘金梦》等六大社会现实类的选题方向,无不浸染着以国际视野关注当下中国人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气息。在此次招标中脱颖而出的纪录片《舌》选取了美食这一不分国籍与民族,大众普遍感兴趣的主题,正是体现了这一创作宗旨。德国著名戏剧家贝尔托·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说过:“陌生化的反映是这样一种反映:对象是众所周知的,但同时又把它表现为陌生的。”[[2] [德]贝·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M].丁杨忠等,译.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276.]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广袤土地、多样气候和多元民族文化的国家,如何围绕美食这一大众话题上做“文章”,并达到新奇陌生的收视效果以吸引受众,《舌》在拍摄内容的选择上进行了巧妙的处理。
按照以往的创作模式,纪录片编导经常会从展现中国悠久灿烂的饮食文化这一宏大主题的角度去思考,选择中国传统四大菜系、名师大厨、中华老字号等大而全的内容作为表现对象,这样往往容易陷入陈腐和俗套。然而,遵循陌生化选材的思路,纪录片《舌》创作团队摒弃了这一传统套路,将镜头对准了普通百姓的餐桌,选择以美食为切入口,通过展示中国不同地域上的人们与食物背后的故事,用平民化、生活化视角真实记录了今天中国多样的饮食传统和风土人情。于是,观众通过该片记住了藏族少女单珍卓玛、鱼把头石宝柱老人、黄馍馍老汉黄国盛等一个个鲜活可爱的故事人物,以及松茸、诺邓火腿、毛豆腐等一道道过去不了解的风味美食。相比较而言,之前同样由陈晓卿导演的纪录片《森林之歌》在选材上按照中国原始森林的版图,从北向南,每集介绍一片有地域特色、气候带特征的森林类型,这样制作恢宏、覆盖面大而全的传统纪录片,收视反响则比较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