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学者专栏>>王维佳>>学术研究

以新闻为业——新闻人的视野、知识与价值观【3】

2013年12月13日10:21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我们先来看一幅招贴画

我最早是在公交车的椅背上看到这幅图片,它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政治上的冲击力,这里面蕴含了丰富的阶层之间的文化权力关系,它是一种政治无意识表达。它显示出来的阶层之间的权力关系是主角和配角的关系,他们对话的状态、外形特征、所处的环境都触动了我的思考。让我反思作为文化精英的都市知识分子在当代中国社会的意义生产中扮演什么角色,起到什么作用。这张图如果放在五十到七十年代,坐在中间的可能是领导干部,也可能工人们本身就是主角,而现在是变成了饱含人文关怀和人道深情的中产阶级文化精英。从一个历史变迁的角度看,这意味着什么?它对于我们理解都市职业阶层,理解当代新闻记者群体的文化意识有没有一点启示呢?

我们可以很容易从新闻媒体的报道中察觉出意识形态问题。前一段时间关于“我爸是李刚”事件,中央电视台有相关的报道。《新闻1+1》评论的标题为《可怜的孩子》,说的不是被撞的孩子可怜,而是撞人的孩子可怜。整个评论是说我们家长的教育是多么的失败,使得孩子们没有养成好的习惯。为什么从这个角度讲?这个角度是不是与我们对这一事件的直觉产生了很大的反差呢?这个事情一出现,老百姓和网络民意立刻出现很大的争论,并且这种争议立刻转移到官二代、富二代与底层之间的关系。央视讲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教育失败,白岩松把自己摆在了一个父母的地位上,他自己也在反思教育怎么会这么失败,让孩子没有养成好的道德品质;第二个是醉酒驾驶,采访的主要是李刚本人和他儿子,也有很多人说你为什么没有采访受害者的亲属。从问题化的意识说,他们为什么选择这个角度?我想大家可以多思考类似的问题。

前两年的“通钢事件”,国有企业改制出现了争端,工人闹事杀死了一个总经理。后期的报道的核心叙事就是杀人的问题和量刑的问题,几乎淡化了社会冲突问题。再比如媒体怎么报道最近的法国大罢工?我们的国际新闻大量采用美联社、法新社的视频信息,在议程上不知有意或无意,报道与他们非常接近。谈到罢工,我们报道的都是坐地铁不方便,汽车加油加不了,学生上不了课,经济停滞了。但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些罢工的人诉求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我再举一个虚拟的例子,比如现在你被指派报道白毛女的故事。我们强调视野新闻学,就是因为带着不同的知识视野,记者会从不同角度进入这个故事。每一个角度都是真实的,都符合新闻真实和规律的原则,但这些角度的社会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说你是揭发地主欺压农民、无恶不作,这是我们传统文化宣传中那套“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念;还可以说保护私有产权,杨白劳欠债还钱,如果抛开我们的文化背景单纯来看这个故事的话很可能就是这个角度;还可以讲劳资纠纷需要依法裁决,期待政府完善法律;或者,农民的抵抗能力太弱,急需心理调节,你去看看我们富士康的报道就是这样;还有一种解释,封建地租、身份等级与依附关系导致压迫和反抗;或者当成奇闻来报道,少女为躲债藏在山洞里多年,满头白发,以吃野草和昆虫为生,这里主持人可能会请清华医学院的某教授来给观众做一番科学解释。所以说视野、知识体系和你对问题的认识,这些东西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价值观念的问题,回到历史当中去看,能不能分析到封建地租的问题、等级观念的问题、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问题,你如果分析到这些问题,就不简简单单是价值判断的问题。

作为一个新闻人,如何对自己的价值观念保持自省,对自己面对的事实保持审慎态度呢?我想这还是一个知识视野的问题。回到历史中,回到对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考察中,回到对知识分子文化意识的批判分析中,我们才能更清晰地认识我们报道的对象。例如前面反复提到的“底层问题”,为什么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一个如此突出的问题,这显然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失衡现象和很多结构性痼疾联系在一起,而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历史性的,只有放在历史的演变中才能被更深刻地体察。比如你试着把这个问题放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经济变革中来看,从80年代中期的地产开发热、土地兼并热、价格双轨制和官倒、通货膨胀,到90年代的大规模城市化、圈地热、国企改制资产流失、行贿受贿,2000年以来的新财富的掠夺、福利保障体系的解体、低价征地,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一个更大的视野是中国如何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以及由此产生的中-美、乡村-城市、东部-西部、官-民、贫-富等各种问题。如果你处理单个新闻事件时,有这个知识背景,那么你对中国社会结构变动的理解会不会更全面呢?你对公共政策的理解会不会更深入呢?你在进行新闻报道时,比如报道宜黄拆迁事件时,是不是会有更公允的报道视角和更丰富的意义阐释呢?

历史性的知识视野和政治经济分析是重要的,而对各种价值观念内部复杂性的考量也同样重要,它可以防止我们简单地对新闻事件做出不负责任的判断。如果你深入到政治思想史、政治意识形态的辨析当中,就会发现,自由也好,民主也好,平等也罢,都存在各种概念辨析和原理辨析上的矛盾和争议,决不能简单地当做口号使用,更不能代替对历史的考察,我们只有把它们放在一个历史的语境下去理解,才能对它产生充分的认识,也能对自己的价值观念做出反省。对政治意识形态的敏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代都市知识分子看问题的主流方式,帮助我们理解新闻记者面对一个单独经济现象和社会新闻事件的时候为什么从这个角度切入而不是从另一个角度切入?是什么在影响他对社会和文化的理解?包括区域研究的问题,涉及到我们中国一些具体的现象,是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的问题,有一些看上去很久远、很宏大的问题,实际上都是我们新闻人在进行新闻操作和理解社会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学科体系。我们讲新闻学的教育,为什么这么多同学学来学去觉得索然无味、新闻无学,非常枯燥、毫无意义?

实际上,如果真的做一个新闻记者、一个新闻人,对这个社会展开自己的调查,传播自己的观念,学校的新闻教育是否给予你所需要的知识体系?或者说你讨论的、学习的主要重心放在哪儿?这是影响学科魅力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比如说,我们在整个中国融入现代的过程中所讨论过的问题,对于今天的中国社会来说是不是仍然适用?中国人怎样产生现代新闻思想?原来我们没有民族主义,没有自由主义,没有对科学的崇拜,这些如何突然之间在1840年之后逐渐深入到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当中,形成了现代中国人对世界的理解?中国知识分子提出过什么样的建国方略?我们今天提出的五花八门的建国方略,在清末的时候,在民国的时候,都已经被提出过,当时的知识分子是怎么讨论的?对今天的我们有没有启发意义?在解释经济危机、财经现象时,如何把它放在国际间的经济、政治关系的环境中?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之后,到马歇尔计划调整战略,再到里根政府推行新自由主义计划,包括后来克林顿如何搅局,包括现在奥巴马为什么面临这么大的压力,把这些放在全球政治经济历程中来看,我们是否会获得更丰富的、对一个单纯对经济新闻的理解?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