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

人民网“最具潜质新闻人”大赛新闻采编奖入围决赛选手作品公示

南京大学 焦惠芳:
曲麻莱三江源生态移民村的“后移民时代”

2014年11月02日13:13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编者按:此篇为人民网“最具潜质新闻人”大赛新闻采编奖入围选手初赛作品,公示期间若有疑问,请联系010-65363971

2005年,国家投资75亿元实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生态移民则是这项规划中最为重要的项目之一。为了缓解过度放牧对草场带来的压力,占保护区四分之一的人口从世代生活的大山搬入城镇。2006年家住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黄河源头)的尕措作为生态移民迁入格尔木市曲麻莱移民村。

白天的曲麻莱三江源生态移民村很安静,村子喇叭里传出的念经声悠远,高原的蓝天澄澈,移民搬进这座建在戈壁滩上的村庄已7年。

2005年,国家投资75亿元实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生态移民则是这项规划中最为重要的项目之一。为了缓解过度放牧对草场带来的压力,占保护区四分之一的人口从世代生活的大山搬入城镇,玉树藏族自治州曲玛莱县的1760人就是这四分之一人口中的一部分。2006年,他们搬迁至400公里外的格尔木南郊,开始了移民生活。

从远处眺望曲麻莱三江源生态移民村(以下简称“曲村”)时,满眼灰色,一栋栋整齐划一的居民房有些陈旧,地上除了水泥铺成的马路外只有砂石,偶尔可见几户人家门口铺着一片被砖块保护起来的假草皮,村子后面依然是戈壁滩,远处昆仑山脉苍凉,7年来,生活在这个村庄的移民们又经历了怎样的故事?

两位母亲的希望与无奈

尕松才仁不像穷人家的孩子,黑黝黝的小脸神态高傲,洁白的衬衫扎进裤子,风纪扣扣的工工整整,说话时常常露出害羞的微笑,满眼的憨厚。他一岁时跟着家人搬迁到曲村,如今已在村子对面的民族中学上二年级。

姐姐出嫁后,他跟妈妈尕措生活在一起。四十多岁的母亲显得比实际年龄苍老,与人交谈时不停的用手整理衣服和头发,声音洪亮,一个人的时候,面容变得无助而委屈。关节炎让她干不了体力活,家里只能靠政府每年发放的6000元补助生活。

“在牧区的时候家里没有牛羊,生活很艰苦,听说移民政策好,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我们就搬下来了,但搬下来生活也没变好,因为这里干什么都要花钱,水电要花钱,燃料要花钱。”尕措尽量节省开支,她几乎不给自己买衣服,生病了也不去住院,只是去小诊所开点药,家里冬天只敢在早晚比较冷的时候烧煤,省下来的钱都花在了儿子身上。

“孩子上学要见很多同学和外人,所以要给他买点好衣服。”尕措边说边整理着儿子衣服的领角。“我希望孩子能继续上学,在城市里找到工作。”

“我长大以后想盖房子,因为赚钱多。”尕松才仁说这话时又露出羞涩的微笑,尕措也在一旁笑道:“他的表哥在老家做包工头,是家里最有出息的孩子,所以他希望自己跟表哥一样。”话还未说完,尕松才仁从客厅的柜子上拿下来一张照片,指着照片中一个戴着墨镜,微微发福的年轻人说:“这就是我表哥。”

母子俩对未来的生活的愿望平淡现实,但艰苦的生存环境让这个梦想遥不可及,“从去年开始,政府就不发补助了,如果一直不发,我们在这里就生存不下去,我身体有疾病,干不了活,孩子太小也干不了,只能让他辍学回牧区,我们也没有牛羊,我想让孩子给牛羊多的牧民打工。”说到这尕措一脸无奈,尕松才仁在一旁静静听着,没有出声。每年寒暑假他都要回老家,跟着老家的亲戚去放羊。

“我喜欢上学,上学可以跟朋友一起玩儿,放羊很孤独。在房间里念书也要比在外面放羊好,在房间里不会被太阳晒。”尕松才仁的童语让困苦的生活多了一份酸涩。

细保与尕措一样,也是村里的贫困户,她的丈夫3月份被诊断为肺结核,因为没钱治疗,住了几个月院后家里把他接回了家。

躺在床上的病人只穿了上衣,下身盖了一层薄被。家里来人时,细保就会把被子掀开,露出病人骨瘦如柴的身体,她在一旁给人介绍病人的情况,病人没有力气说话,像个婴儿一样蜷缩起来。

除了政府发放的补助,家里十口人靠二儿子在外打工的钱生活,她的大儿子因为跟村里的三个年轻人抢劫出租车司机,被判了5年刑,为此她非常懊悔,她认为如果没有搬下来,她的儿子就不会进监狱。

“如果在牧区的话,孩子再怎么不听话也不会犯罪,因为孩子们不会被外界影响,而且大家住的远,孩子们只能自己玩儿,最多跟牛羊打架。我们搬下来之后,他(大儿子)不想干苦力活,又想过好日子,就跟市里的小混混在一起,开始偷东西抢劫。”

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让移民们显得有些无所适从,面对城市的灯红酒绿却无法融入其中,搬入城市后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有的人选择通过干苦力活改善生活,有的人面对城市的诱惑选择不劳而获,像细保的大儿子一样,走上犯罪的道路。

大儿子留给细保的阴影让她很想搬回牧区,她害怕她的四个孙子也走上这条路,但她又希望孙子们能在这里接受教育。“我希望他们以后能过上好生活,但家里的经济条件只能供他们读完初中,在格尔木市上高中要花很多钱。”细保的脸上有着同样的无奈。

曲村不归格尔木管辖,移民的户口仍在曲麻莱县,他们的子女只能享受9年义务教育而非格尔木市实行的12年义务教育。学生上高中后开始住校,除了每学期1200元的住宿费,他们还要承担借读费、学杂费和生活费等,一学期算下来至少要2000元,这笔费用对村里的贫困户来说是个天文数字。

细保对四个孙子的未来并无过高的期望,她觉得孙子们初中毕业就已足够,他们的语言能力已经比父母强,去城里至少可以找一份餐厅服务员的工作。“当服务员比我们以前过的生活好,放羊很辛苦,天天风吹日晒,服务员最起码在房子里工作。”

与这两个家庭一样,牧民希望通过移民得到更好的生活条件,而现实却是城市的高成本生活让他们依然贫苦。随着他们孩子的长大,教育成本的逐渐增高,辍学将会成贫苦家庭需要面对的新问题。由于缺乏生存技能,许多移民7年来一直依靠政府的补助生活,国家规定移民试点的时间为10年,补助的时间也为10年,三年后,这些人的生活将何以为继?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