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视听》>>2014年第9期

电视纪录片的中国化叙事风格及意象展现——

从《舌尖上的中国》看民俗纪录片的中国文化传播【3】

肖珉

2014年11月27日13:52        手机看新闻

三、《舌尖》中的中国化叙事启示

叙事理论认为“每一个叙事都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故事,也就是‘什么人碰到了什么事’;二是话语,也就是‘这个故事是怎样被讲出来的’”③。突出“纪实”性的纪录片同样需要叙事的方法和技巧。难以将“民族化”风情融入纪录片叙事过程,缺乏“讲出来”的技巧,使我国纪录片尤其是民俗类纪录片在长期的发展中一直处于“失声”状态,在叙事过程中构建文化指向,在世界共同关注点中展现中国特色,是《舌尖》给民俗类纪录片的启示,也是中国民俗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注意事项。

1.“世界化”理念,“民族式”叙事

“文以载道”的观念使我们认识到任何一种影视文学作品都会背负沉甸甸的“道统”。纪录片作为影视传播中的一员,同样承载着宣扬价值观形态体系的责任和任务。一个好的纪实作品要想走向世界,必定要从人类普遍和永恒的价值体系中入手,在世界共同性中体现“民族性”。

(1)从“世界之爱”中进行中国式含蓄表达

爱与亲情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和美好的象征。“亲情原本的含义是特指来自带有共同血缘关系的脉络之间的一种特殊情感,它始终演绎着血浓于水的逻辑表达。也就是说,亲情的概念中带有强烈的范畴特指性,它也是人类集体潜意识中留下深深印记,不是随便可以挥之而去的那部分刻骨情感。”④父母对子女的舐犊之爱,孩子对父母的依恋之情,甚至夫妻之情都是全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中国人向来含蓄,各种感情的表达都是委婉的。中国的夫妻很少谈及“爱情”,“亲情”是他们之间最直接的情感,彼此间相濡以沫却又互相抱怨成为中国式夫妻的典型特征,《转化的灵感》中,王翠华与姚贵文的调侃“没有优点,都是缺点,懒,又懒又笨”、“你全都是优点”就是典型的中国式夫妻亲情。

(2)从“关注自然”中进行中国式哲学体现

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人类从洪荒时代走到了文明的世纪,创造了经济的奇迹,但是无知与贪婪也造成了可怕的后果。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探讨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是全世界影视文学关注的话题。具体到中国,“天人合一”不仅是中国人的文化理念,也是中国人心目中“人与自然”最和谐的状态。《舌尖》着眼于我国农业文明发展,在探讨人与自然和谐之外,还通过对自然价值的解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价值意义。开篇《自然的馈赠》中“中国拥有众多的人口,也拥有这个世界上最丰富多元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和气候的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为的是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便是中国“人”向“自然”崇高的致意。

2.“惯例性”框架,“国际化”叙事

(1)坚守纪录片的“纪实”惯例

“惯例”是“每一个门类系统为了使该门类所属的艺术作品能够作为艺术作品来呈现的一种框架结构”,在艺术家、艺术作品和接受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中,一切都是惯例化的。⑤艺术惯例能够引发和塑造接受主体的情感体验。在影视作品中,审美经验会排斥、冷落那些不符合审美惯例的东西,而去欣赏和接受符合自身审美经验的作品。

纪录片的概念来源于英文“Documentary”,这一词本来就有“文献”的意味。在大多数人的理解中,纪录片应该具备历史书写的功能。所以在纪录片的表达中,艺术加工和任何形式的叙事表现都只能作为附件存在,“真实地展现生活”是纪录片绝对应该坚持的理念。《舌尖》从广为熟知的“美食”入手,虽在美食制作中运用了艺术表现手法,但真实展现了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状态,是该片引起共鸣的直接原因。

(2)接受审美距离,拓展视野融合

跨文化传播由于涉及不同地区和国家,在传播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很多干扰因素,传播的效果不仅受到文化共通性的影响,还会受到民族心理感情等方面的作用。例如清代画家邹一桂看到西洋画后,斥之“笔法全无,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中国纪录片的文化传播亦会遭遇类似问题,正如《舌尖》画面里大量水墨手法的运用同样有可能在西方传播时遭遇障碍,这种审美距离的客观存在是我们必须正视和接受的。

然而人类对艺术作品的接受永远存在,人类对文化作品的认识也会不断加深、巩固、发展,这种转变也正如食物本身。现在各地食材在市场上自由流通,特色美味逐渐被更多不同文化的人接受。纪录片的创作过程本身也是在不断追求视野融合的过程。《舌尖》剧组曾经专门组成小组学习国外优秀纪录片的叙事态度和风格,在主题设置和表述方法借鉴《美国:我们的故事》、BBC《人类星球》等,国际化的叙事手法结合中国式画面表现,节奏鲜明,起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在后殖民语境下,西方对东方的控制已由“经济控制”扩展到“文化控制”,对隶属视觉文化的电视纪录片而言,西方世界不仅利用先进的制作技术有效提高其画面精良和高清效果,而且利用文化话语权中的强势从思想上和文化上渗透到“东方”人的大脑中。《舌尖》的出现打破国产民俗纪录片一直以来的发展瓶颈,可以说是国产纪录片与国际接轨的典型代表,它在中国化影像叙事传播中的中国元素展示,也值得其他国产纪录片学习和借鉴。(作者系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新闻与管理系讲师)

注释

① 吴战垒:《中国诗学》,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1页。

② 李智:《全球化语境下电视的修辞与传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48页。

③ (美)罗伯特·C·艾伦编,麦永雄、柏敬泽等译:《重组话语频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48页。

④ 彭玲:《影视心理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2页。

⑤ 凯瑟琳·洛徳:《社会惯例和迪基的艺术惯例的理论》,《美学译文》第三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37-241页。

来源:《视听》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