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十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学子论文]新媒体与传统文化的相互利用的研究

王霞

2014年12月08日17:21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如雨后春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渴求日益迫切,这也是我们发展新媒体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好契机。传统文化作为话题内容,让新媒体成为宣传传统文化的手段;新媒体作为媒介,让传统文化(尤其传统艺术)设计来美化新媒体或使新媒体赋予特色,两者相辅相成。以新媒体技术为手段作为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以传统文化为依托是中国的新媒体形成自己的特点来自我更好营销。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文化;相辅相成;

一.对新媒体和传统文化的概述

(一)新媒体和传统文化的含义

新媒体(New Media)这一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人G·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来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目前,各种专家学家从不同领域、视角对其进行定义,对于新媒体没有一个统一的内涵。目前比较流行的定义是,利用数学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成为“数字化新媒体”[1]。

广义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国传统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国传统社会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如中国传统中的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

(二) 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的区别

传统文化来自于朝代更替过程中人所创造的人类文明精髓,具有很强的主观文学性。它富有内涵,在我们生活中属于一种高姿态,权威性,属于较高级的精神范畴,但是它比较“内敛”,实际应用性不强,一般大众对它的了解还不到位,加之它的传播只是单方面的自身传达,交互性较差。

而新媒体来自西方的一次次技术革命慢慢累积发明发现的产生的,具有很强的客观科学性。它比较直观,在我们生活中比较平民化,比较适应现在人的生活节奏和生活习惯,而且它一开始就强势的进入我们的生活,互动性较强,但是它的信息量过于庞杂,如今不容易搜索到我们想要的,可信度降低[3]。

二.传统文化对新媒体的利用

正因为两者的不同和各自有缺点,我们才会拿新媒体的生活化、主动性的优点来弥补传统文化高姿态、被动性的缺点。2014年的统计报告显示,中国有6.3亿网民 、12亿手机用户、 5亿微博微信用户,每天信息发送量超过200亿条。只有利用新媒体市场资源,传统文化再加快实现数字化,才能实现在生活中与人的互动。而如今,传统文化并没有充分利用数字化新媒体。传统文化对新媒体利用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业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语言滥用。脱离了语法规则的语言不仅会产生歧义、难以理解,而且还会像病毒菌一样感染整个文化系统,破坏文化的正常发展。

如何使悠久的传统文化充分并正确的利用上先进的新媒体,使人们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下面我们将从建筑景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少数民族角度展开论述。

(一)在充满文化气息的旅游景点上充分利用新媒体

例如乌镇,以“互联互通 共享共治”为主题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2014年11月19日至11月21日在浙江乌镇举办。全镇覆盖了WIFI,并且有望实现WIFI永久免费,这就为未来新媒体在此立足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这种典型的充满文化气息的景点,如今小摊小贩十分严重。这种只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使游者的旅游质量打了折扣的商业模式是没有远见、不可持续发展的。如果旅游景点变成了商业街,那就失去了其本质意义。

所以旅游景点十分欠缺新媒体的使用来提高旅游质量。例如我们可以在旅游景点设置智能导航,可以先让游者预览自身所处的东西南北的场景,选择自己喜欢去的方向,避免去的方向不满意。在科技专区可以运用虚拟现实,让观众对场景进行亲身体验,对于这种成本高的项目,要么免费由政府资金支持,要么薄利多销,价格过高容易造成机器闲置。另外在虚拟现实中设置些任务,若能按时完成任务,之前收的体验费则退回。这样既提高了旅游质量,又宣传了传统文化。乌镇可以首先作为一个试点,利用先天优势加有利的后天环境,在重要的拐角处设置导航,在科技专区,可以进行虚拟现实,利用3D,让游者体验古代生活,与小商小贩进行交流,与穿古装的人们一起行走于古道。另外设置任务,如在摊上买指定东西,仔细查找头上戴簪子的女人有几个等等。若完成任务,则机器自动退还体验费。再者,科技专区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旅者反馈或建议可以及时送达旅游开发者手里。再如2001年7月数字故宫全面建成,大家可以足不出户来“旅游”故宫,当然我们可以加大开发此等技术,实现更多的交互。

(二)在博物馆充分利用新媒体

现如今,博物馆内已有新媒体的身影,3D大屏幕已成为博物馆的墙壁,馆内也有很多交互式的电子设备。这样,我们看到一个展览品,可以用馆内数字媒介深入了解。只有排队去亲临博物馆,我们才能见其真容。博物馆无意识的加剧了传统文化的高姿态。如果传统艺术就只在此博物馆内,它只能被动的等知道此地并正确到达此地的人看到,这是何等的被动,远离大众人群。如果这种鲜为人知的传统艺术种类就在此馆内,只有等发现它并渴望了解他的人细细品味,这是何等的“低调”,不知何时才能为大众所晓。也许在未来它就会因被埋没而消失,为后人所哀叹。

如果能利用新媒体,设计一些贴近学校、社区、大众的展览,将“博物馆”搬出来,搬进校园走进小区,并招募大学生或普通民众进行志愿解读,使人们因了解传统文化而爱上某一类传统艺术文化,并自此这个人的生活里有了这门艺术的影子。

(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充分利用新媒体

福建作为此类典范,它在大运河(福建段)遴选了十多个文物点利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虚拟仿真技术典藏与展示文化遗址、出土文物,运用最先进的3D扫描、3D建模与3D立体摄影等相关技术为珍贵的文物资产加以数字化[4]。.

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将其信息化、数字化是最难的也是最具潜力的项目,以此形成易读的数字代码,使古迹得以保留,存入档案库。文化遗产数字化是一件宏伟、急迫的事,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新媒体的好方法。国家应大力支持此类人才的培养,使每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自己配套的数字化项目。即使以后非物质文化遗传非人为的消失,未来的观众也会利用新媒体对其真实精确的参与、体验、互动。

(四)在戏曲充分利用新媒体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文化的独具特色。当年轻人在新媒体的道路上追赶潮流的时候,依旧是更多的老年人喜欢戏曲,不免有些“遇冷”。当2013年《中国好歌曲》的海选,霍尊一曲将流行与戏曲腔调结合的《卷珠帘》,懂音乐的刘欢哭了,瞬时也迎来了一大批年轻人的追捧。这首歌也成了年轻人手机音乐软件里必备的一首歌。这也说明了,只要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来演绎戏曲,他们也会成为戏迷。因此,如果让戏曲加之流行充分融入到新媒体中去,结果可想而知是乐观的。此外,2007年我国启动了“中国戏剧经典原创动画工程”,这也是戏曲发扬的一个巧妙方式。戏曲动画在保留专业的戏曲唱腔的基础上,加上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利用数字技术,将数字媒体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结合。

(五)在少数民族文化充分利用新媒体

由于中国是个多民族汇集的国家,少数民族的文化也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由于少数民族地处偏远,传播媒介不发达,当地的文化传播欠缺广度和深度。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也代表了中华文化的繁荣,中华文化的繁荣少不了每个民族的贡献。

当少数民族文化为众人所知,其当地文化的需求量会飞速上升,必然会刺激当地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达,此地的文化会更加为人熟知,形成良性循环。例如,一个小小的动画《阿凡提的故事》,一个来自于家喻户晓得的霍加?纳斯列丁的笑话,打开了新中国以来我们最广泛的一次对维吾尔族的认识。再例杨丽萍的一个精湛的孔雀舞,让我们了解了云南、白族、少数民族的孔雀舞。杨丽萍文化传播公司成立于2011年2月18日,主要业务是从事具有云南少数民族特色的大型歌舞集、舞剧的创排及演出。它的前身为云南映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2003年杨丽萍趁着《云南映象》大热成立的,杨丽萍表示改名与资产重组的原因,就是让每个作品具备可商业化运营的基因,让文化长久地流传下去。2012年至今,公司每年利润都在千万以上。表明少数民族的文化具有无穷潜力。我们可以开发一些现代人比较热捧的手机APP,最好让少数民族的高端相关人才参与其中,打造少数民族精致APP,为大众所喜爱。2015年全部停止模拟电视的播出。我们可以在数字电视节目设置少数民族文化专区,来让喜爱的观众点播。

三.新媒体运用传统文化

(一)新媒体的设计取材传统文化

新媒体的设计可以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元素。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沉淀,所留下来的优秀文化大多是符合大众口味,都有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吸引着各自的爱好群体。受众市场由大众向分众乃至小众甚至一对一转变,细分程度越来越深入。所以,每个人都有点喜欢的节目是没有市场的,而只有一部分人非常喜欢的产品才有市场[5]。

由此,在新媒体的设计上,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爱好,对新媒体的版面设计、文字设计、背景设计有所选择和针对。例如APP,对于爱好文学的群体,我们在APP的文字上别出心裁,设计出类似甲骨文的易识别的字体、小篆、大篆、草书、楷体等,版面设计将现代与复古结合,例如背景设计的像古代的竹简或宣纸来取悦受众。在这个以受众为主导的多媒体环境下,再加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风已经吹到了文化领域,文化工作者更要抓住机遇,抢占属于自己的爱好传统文化的人群,占领相当比重的市场份额,以谋求传媒行业的一席之地,使自己的声音更有话语权。

(二)新媒体的内容上取材传统文化

就像电影业开始发展时,我们先培养的大众看电影的习惯。培养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审美习惯和标准,是中国的新媒体形成自己的传统艺术特色更广泛为人接受、喜爱的重要环节。

在当下,一方面传统文化遇冷,另一方面西方文化受宠。我们应该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使人们对传统文化有审美上的了解和接受。在对外进行带有传统艺术的新媒体输出时,我们应该以此为傲,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的都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体。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数字媒介针对传统文化的好与坏展开辩论,形成校园、微博、微信、人人、社区、企业的热点话题,放在各单位网站的文化专栏,从而使人们间接了解传统文化。例如2014年春节的期间,央视发起的一个话题“家风”,全社会引起激烈反响。事实证明,最近几年,西安北京等古都十分受外国人热捧,带此处旅游时,他们都很认真的听导游的讲解,并主动提出问题,反映出神秘的中国传统文化着实吸引了他们。这也为具有传统文化的特色新媒体的产生提供了实践可能性的市场依据。

接下来我们将从电影,动画、虚拟现实与交互性操作方面展开论述。

(1)在影视方面充分利用传统文化

无论对内弘扬传统文化还是对外对传统文化进行文化输出,电影无疑是一个相当好的手段。况且当下,人们已经养成了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例如一个《藏龙卧虎》,使多少外国人了解中国功夫的豪情万丈,还有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中的那份隐忍。李安导演作为中西方思想的结合体,他的有关中国文化的电影都用了很美妙的方式让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有了很到位的了解及理解。我们可以继续开发新媒体技术造福于电影。例《秦时明月》2014年8月8号上映当天,以1300万元票房,名列当日票房冠军。这其中,首创的弹幕观影方式更是开启了观影体验的新时代。电视剧是一个最方便的传播文化的方式,它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例一个《舌尖上的中国》,在国内掀起了一阵美食风。吃文化在中国具有悠久的文化,而且国人比较注重吃,吃的艺术带来的影响不知持续到何时。3G或4G时代,对影视来说,注定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节目内容的展示,让人们能一眼认出这是谁生产的节目,加强自身新媒体的个性。

(2)在动漫方面充分利用传统文化

动漫界的人都在想象,我们国家何时才能回到二十世纪中叶的属于中国动漫的那个辉煌时期。那时,我们有水墨动画、剪纸动画、偶动画、也有具有中国色彩的彩色动画,各类动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那种水墨晕染的效果以动画的形式展现,为外国人瞠目结舌。动画界的艺术氛围正如毛主席所响应的那样,每个艺术工作者都在竭尽脑力的从传统艺术中挖掘灵感,废寝忘食,不计报酬的投身此事业上去。

而如今,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动漫,我们完全可以重拾传统艺术,加之新媒体的有利条件,实现中国动漫的复兴之路。如果能实现中国各类形式的中国动画的程式,在人物设计、人物、背景、表演、音乐上实现标准化、统一化,让中国动画隐隐的贴上“中国制造”,使其具有很好的辨识度。一看到 “围柱式”、伴之浮雕的“三角楣” 多立克式柱式、爱奥尼克式柱式,抑或科林斯式柱式,我们就知道这是古希腊的神庙而不是他国的。一看到《星球大战》、《钢铁侠》、《变形金刚》,那充满重金属、充满影视特效的炫酷画面,我们就知道它是美国制造。一提埃及金字塔,我们脑中就下意识地出现了它的形状。这就是程式、标准的力量!对于美国,它没有太长的历史,在艺术各方面,他都充分发挥自己技术先进的优势。

而对于科技还不够成熟的我国,我们也要充分发挥我们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优势。传统文化资源是国产动画最大的生存空间。何不让中国的新媒体形成一定的传统艺术程式,何不让新媒体贴上传统文化的标签,何不让让高端的数字技术承载着充满古老东方气韵的传统艺术。

(3)在虚拟现实与交互技术方面充分利用传统文化

随着新媒体中日益包含更高的科技含量,计算机图形学最终会使虚拟现实与交互技术进入寻常百姓家,也带来了“超真实”。计算机图形学注重并不是现实世界的东西本身是什么,而是怎么更好地展示这东西,使人们的眼球在屏幕上看此物更真实。我们可以把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虚拟体验与交互带到国外,让他们足不出户就可进中国的古都旅游一把。凭借现如今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情,此类产品的市场潜力会很大。

四.结语

正如狄更斯所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应有效地利用新媒体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同时利用传统文化积极推动新媒体成为传递“正能量”的渠道。新媒体与传统文化的珠联璧合,响应了习主席的“中国经济新常态”,使之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创新驱动力!(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

参考文献:

[1]黄传武等.新媒体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2013:2-3.

[2]盖晓明,谭朝炎.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5.

[3]李响,任竹凌,韩沛杰.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8:42-48

[4]毛烨.新媒体技术在福建传统文化产业中的应用探讨[J]福建电脑,2012,28(11):66.

[5]卜彦芳.传媒经济学理论与案例[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71-72.

分享到:
(责编:谢琳(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