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的關鍵詞:“破”和“融”【2】--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2年第5期

全媒體記者的關鍵詞:“破”和“融”【2】

何可一

2012年11月13日15:01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第三嗨:共同成長

江蘇廣電120位全媒體記者中,不僅有記者,還涵蓋了很多崗位,有編導、攝像、制片人、后期制作人員、企劃人員。在幾個月的實踐探索中,大家帶著嶄新視角和滿腔激情,互助學習,感受到了共同成長和在新的平台上有所發揮的喜悅。大家深深認同,未來,會寫作、能拍攝、擅互動,熟練進行電腦、手機制作發布並具有新媒體思維方式的全媒體記者將是傳媒市場上的主力軍。

衛視頻道一位資深攝像在《非誠勿擾》、《一站到底》等熱門節目的錄制現場,精選最有趣的爆點用手機上傳到“I拍拍新聞”平台,常常能得到極高的轉發率和關注度。《新聞眼》節目的記者第一次用I MOVIE軟件在手機上編輯視頻,並配上音樂,將心得在QQ群上與更多的同事分享。《零距離》有幾位記者擅長發現有價值的新聞線索,並以最快速度發到網上﹔《最勁爆海歸辣妹,新街口飆車翻車》等報道都是第一時間在江蘇網絡電視台發布,帶來數百萬點擊的同時,強化了江蘇城市頻道記者永遠在新聞第一線的媒體形象。靚妝頻道一位編導,利用自己與明星有較多接觸的工作機會,每個月上傳20多條明星訪談素材。新聞中心有位字幕員,對兼任全媒體記者這件事抱以一百分的熱情,業余時間琢磨身邊有哪些東西可以拍攝,接觸到的廢片是不是還有其他可利用的價值,他每個月都名列所有全媒體記者發稿量和點擊量的前三。《有一說一》欄目的記者跟蹤報道了2歲白血病寶寶子軒跟媽媽配型成功,媽媽卻離奇失蹤不肯做骨髓移植的消息,利用全媒體報道的便捷和迅速,將這對母子的所有新聞內容通過手機不斷傳送至“I拍拍新聞”,還和網絡台的編輯一起,策劃論壇和微博的討論話題以及現場看望小子軒的活動。該案例不僅讓小子軒系列報道在全媒體專題頁上獲得了500多萬的點擊,還引起了社會各界對子軒的關注,為其贏得了更多的幫助。而江蘇網絡電視台的編輯們,通過大量新聞素材和報道的接觸,學會了如何重新編輯,挑出最有價值的新聞在其他各大網站和微博上整合推薦,擴大了江蘇廣電優質內容的影響力。

第四嗨:繼續擴張

目前,全媒體新聞聯動平台每天至少有六七十條新聞上傳,多的時候上百條,網絡台的編輯審核通過后會對其中的二三十條進行推薦,還與運營商合作,通過短信群發的方式將新聞以最快速度推送給用戶。至此,江蘇廣電全媒體新聞聯動平台初見成效,既搶了時效,又對晚上即將播出的節目做了預告,與傳統電視、廣播節目形成互動,實現了電視、廣播、網絡、手機等媒體資源的全方位整合,以及資訊多渠道多層次發布、多手段互動和素材的全面打通。

從江蘇廣電首批全媒體記者到第二批、第三批,直至所有採編人員逐步轉型為全媒體記者﹔從通訊員和一些地市台記者主動加入到全媒體平台向全省覆蓋﹔從已經登陸各大手機市場的“I拍拍新聞”客戶端即將大范圍推廣使用,到江蘇廣電全民記者隊伍正在組建……江蘇廣電全媒體記者平台全面擴張的步驟和規劃,早在全媒體聯動平台啟動之初就已經制定。

新型的傳媒隊伍形成后,運用各種新技術、手段、新理念採集傳播新聞,並動員全民力量“為我所用”,這是江蘇廣電總台深化全媒體戰略,實現各媒體業態聯動共享、資源整合,逐步形成強大內容平台,提升渠道價值和影響力的重要舉措。

然而,以上談到的這些,都還只是淺層次的嘗試,還需要更強有力的推進。

如今,傳媒集團言必稱全媒體記者,全媒體記者是一個很潮的詞,做全媒體記者也是一件很嗨的事情。可是,全媒體記者到底是什麼,他的發展方向在哪裡,他究竟能做成哪些事情?在江蘇廣電全媒體聯動平台的嘗試和探索中,個人認為,很重要的兩個概念支撐,是由上到下、從體制到技術到業務層面的“破”和“融”。

全媒體伴隨著一系列的創新,而這些創新的基礎,首先是要“破”,破陳舊理念,破組織架構,破傳統媒體生產方式。傳統媒體要想迎接新媒體的挑戰,讓全媒體記者發揮作用,需要在內部組織機構的建設上進行轉型,打造一個適應全媒體的組織運營體系﹔在內部節目採編播的流程上徹底打破媒體界限,建立一種跨媒體的超級策劃編播體系。

“破”之后,就需要達到“融”,全媒體強調平台、渠道、終端、營銷等一體化系統的融合,首先是多平台、多業務、多碼流進行技術融合,搭建起真正意義上的全媒體聯動平台。接下來,選題立體策劃、內容並行生產、同步多渠道發布、多元互動體驗,由此實現各種媒體形態的接軌、聯動與融合。

(何可一:江蘇網絡廣播電視台總監)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