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何為“再現”
以上三種觀點誰也說服不了誰的原因在於,對電視傳播形態缺乏正確理解。電視新聞專題片是一種獨特的時空復合體,它具有象征性的統一的空間場所和真實、連續的時間意義,即電視台的演播廳或播控室、播出時間和節目時間。換言之,它的空間場所與所反映的真實世界並不一致,時間與事件本身也不相同。
從空間上看,電視新聞及電視新聞專題,其空間構成經過蒙太奇處理后呈現出兩種方式,一是再現的空間,二是構成的空間。再現的空間不難理解,任何記錄下來的真實世界的信號,通過特定的途徑再現於屏幕,便是再現的空間﹔構成的空間則是其可以通過人為的技術處理,將並非同一空間的主體組合到一起,通過屏幕構成新的空間形態。就此而言,電視新聞專題獨特的空間結構,不過是屏幕內所表現出來的物質現實的影像形式。
從時間上看,電視新聞節目的屏幕時間與現實時間的最根本的區別,在於其打破了現實時間的連續性,形成了一種非連續的連續感。在生活中,時間是連續性的過程,又是無形的,誰也不能去改變它。但電視新聞類節目卻能通過屏幕把時間進行壓縮和省略、延長和擴展,甚至把過去的時間和現在的時間自由地組合。
電視新聞節目是一種獨特的影像世界。人們總以為通過屏幕看到的就是真實世界的本身,如樓房在爆炸聲中轟然倒塌,大水沖了龍王廟,罪犯被戴上了手銬,甚至美國總統也在眾目睽睽之下被人扔了鞋子,英國王妃戴安娜車毀人亡,薩達姆上了絞刑架等等。電視在表現現實時的逼真性,使得有人認為電視新聞就是現實本身。其實,它不過是記錄在一種物質結構形式也就是錄像帶上的真實生活的影像。
我們在屏幕上看到的任何畫面,包括直播,都不過是真實生活的“再現”,而不是其本身。那麼演繹出來的情景,便不能再叫“情景再現”,否則便是造假。因為其“再現”的已經不是原來真實情節,而是表演。
比如拍下了真實的警察抓捕嫌犯的過程,並將其完整地或經過蒙太奇處理后展示於屏幕,這就是“情景再現”了。如果這個過程沒有拍攝到“現行”,而事后採取演繹手法作為彌補,那麼“再現”於屏幕的情景,隻能是對真實過程的演繹。
四、用“模擬”取代“情景再現”
相對於紙媒和廣播,電視的長處在於其視覺效果上的優勢,其短處又在於這個優勢因畫面的不可追溯性而受到限制。“情景再現”是電視新聞工作者孜孜不倦地追求節目可視性的結果,我們不能也不應該草率地否定它。
問題在於,用演繹去“再現”並非“真實情景”,不演繹又因手段的缺憾而影響視覺效果,甚至難以交代清楚復雜的事件過程,該如何處理呢?
其實並不在是否可以採用這種手法,而在於定義的本身。“情景再現”改叫“模擬”,比如“模擬現場”、“模擬情景”等,明白地告訴觀眾,你們在屏幕上看到的畫面,是事后對情景的“模擬”,而非真實情景本身。這和紙媒將事實材料轉換成文字符號展示給讀者,就沒有什麼區別了。
(作者單位:南京廣播電視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