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全景新聞演播棚內新聞主播的“動態”播報【2】--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2年第5期

表達新聞,而不是表現自我——

談全景新聞演播棚內新聞主播的“動態”播報【2】

潘濤

2012年11月13日15:58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三、主播應對碎片化的節奏感處理

新聞演播棚的炫麗改造,是與新聞節目內容和形式的改版同步進行的,兩者相輔相成。這兩方面的改動直接促成了新聞播報節奏的變化。一方面,演播棚的坐播、站播或走動播報的創新是在同一景區進行的,在一檔節目中多位主播播報形態的交換、交接,加快了新聞傳遞的節奏感,使得整檔節目緊湊連貫、生動有韻,能持續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隨著技術手段的日新月異,在便捷化的資訊獲取背景下,新聞傳播越來越呈現出碎片化的特征,既有的大宣講逐漸被微傳播所取代,而節目板塊的細分式、碎片化布局,在迎合微傳播這種潮流和趨勢的同時,也在加快著新聞播報的節奏。不少改版的新聞節目著意用足全景新聞演播棚,在事件掃描、焦點關注、觀察解析等類主題性小板塊欄目於一個新聞時段的編排設置中,借助一個演播空間內的多景區聯動,為板塊欄目的現場轉換提供了更大的機動性。多位主播的分工、交接與轉換,使得新聞資訊與深度剖析有了張弛有度的節奏把握,既強化了信息資訊的自然感,又舒緩了深度新聞的生硬感,節目在這起承轉合間,給觀眾在視聽感受上帶來更多的變化與生動性,情感因素的交流也因此而豐富起來,這都有利於節目對觀眾的持續影響與吸引。

但是,當我們嘗試走出傳統播報姿態和風格的老套時,卻也暴露出許多生疏與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由於傳統坐播的存在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站立或走動播講時,勢必會面臨“播”“講”之間節奏變化的調整,交接中如果不注意主播轉換的節奏,會造成節目的多板塊和空間的大組合形同虛設。“播”的把握毋須贅述,總體上當然是托付一以貫之的沉穩的節奏支撐為基礎,“講”的轉換該怎樣把握,值得探討。以我個人的實踐經歷和感觸為例,在一期《環球周刊》新聞節目中,有過對美國競選議員遭槍擊的報道,“播”的環節是我語速平穩、略帶親和語態的配音,敘述事件發生前的祥和與寧靜,如片中描述的“夏日裡一個平常的午后”的景致一般﹔“突然一聲槍響”,景別切到了我和觸摸屏的空間關系上,觸摸屏上是我剛點擊開的中槍議員的頭型輪廓剪影,一顆子彈的路徑被標示在上面,從右至左橫穿剪影﹔“講”的環節來了,我的處理是語速略增、語氣懸凝、重音突出,不時面對觸摸屏輔以介紹子彈飛行路徑的滑動手勢,這些交代都在盡力還原事件現場的緊迫與危急。

這一實例可以說明,主播在全景演播棚中站立、在大屏幕前走動時“講”的節奏是對新聞報道有力的點綴,是在坐播節奏基礎上賦予新聞節目及其解讀以靈性,將新聞內容帶入有效的交流互動的報道氛圍中。而主播對節奏變換的把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新聞內容的熟悉,特別是對新聞內涵的理解,將生動靈活的表達方式和形體語言結合起來,帶觀眾進入到報道的意境和氛圍中去。全景坐動、大屏講解、觸摸展示,功能完備的新演播棚對今天的主播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要靠細心的投入、經驗的累積來了然於心,娓娓道來,瀟洒展現,而絕不是單調的如同“彈棉花”般被動播報。這是我們長足發展的方向、空間、土壤。

談了很多關於主播在全景式大屏演播棚的“動態”表現,有必要用一個實例來收尾。去年的南非德班世界氣候大會,央視的一位記者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給當時正在新演播棚中嘗試的我以極大的啟發。為何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減排指標不一樣?這是一個普通百姓不易理解的復雜問題。這名記者用生活中的常識生動地向觀眾做出了解答。他站在會場外,面對鏡頭,舉起火柴說:一根火柴,發達國家的人們可能在下一個月的聖誕節裡點燃歡慶的煙火,而發展中國家的人們可能要拿它來蒸熟填飽肚子的饅頭。我們共同的責任是少用火柴,但是每一根火柴被用在不同的地方卻決定了人們身上不一樣的責任。

多麼精彩的解讀。同樣是步移景異的報道,不僅僅是教會了我們又一招利用道具類實物為播講服務的方法,更讓我們領悟到了“內容為王”的用心把握,對形象感、新鮮感的追求。用心於新聞報道的主播就應如此,即便不是在技藝絢爛的演播棚內,也可以隨時就地取材,做出精彩的有實質內容支撐的新聞播報。再好的演播棚,都不應淪為個人作秀的舞台,主播在“動態”播報中需要把握的,還是播報的激情,溝通的渴望,主編的意識,獨到的見地,去關注新聞本質、寄托公眾情感、梳理真知灼見、傳遞客觀公正。除此之外的站立或走動形式,都只是為讓節目顯得生動活潑的一種手段,是我們新聞報道的形式之一,不是“惟一”,是“之一”。我們的“惟一”是尊重新聞的第一性原則,是對新聞事實的本體、新聞現場的還原呈現,這最終還是要在內容的准確、生動和深度表達上下功夫。拋開對這些第一性要素直接的反映和凸顯,一味地去追求並陶醉於對演播棚的新技術、新環境的操控與展示,以及主播們各自在其中頻頻的“動態”表現,將會犧牲掉新聞的專業品質,弱化新聞對社會的監督與反思,阻斷與受眾的情感聯絡。

(潘濤:東方衛視新聞主播)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