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全景新聞演播棚內新聞主播的“動態”播報--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2年第5期

表達新聞,而不是表現自我——

談全景新聞演播棚內新聞主播的“動態”播報

潘濤

2012年11月13日15:58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過去的一年多時間,從中央電視台到省級衛星平台再到城市主流頻道,500平米、800平米、1000平米,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全景新聞演播棚,將主播們放到了在大背景屏幕前,他們或坐或立或來回走動,解讀新聞。在這批新構建的演播棚裡,主播區、立播區(包括講解區)、互動區(包括訪談區)等交錯區隔,置身其中的主播們突破了傳統的坐播模式,挖掘著形體語言的綜合表現力,這種對舊有新聞播報樣態“去熟悉化”處理的努力,讓新聞表達變得更加親和,增強了同受眾交流的情緒感染力,也進一步拉近了和傳播對象的距離,開辟出嶄新的電視新聞表現形式。這種“動態”播報下的綜合嘗試給主播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就是對信息聚集、直觀沖擊和節奏變化的有效把握和利用。

一、主播借用信息量的最大化展現

信息時代,新聞的廣度和深度是傳統媒體堅守的陣地。全景式大屏幕演播棚在整合資訊方面所提供的豐富信息量,為新聞主播對新聞內容的全面解讀提供了強大支撐。主播的述評,結合與記者、嘉賓的即時連線和訪談,在大屏幕生動呈現的圖片、動畫、視頻等信息元素的輔助下,便捷而有機地融為一體,既保証著新聞的時效性,又增強了電視新聞傳播的生動性。不時通過滾動字幕提供時事新聞更新、收視焦點提醒,使新聞信源在有效時間內盡量最大化表達。新聞主播一步一景,充分運用這一綜合優勢,可以清晰而透徹地借景達意、凸顯主題。

當主播站在3米或更大見方的背景前,任何一幅主題圖或數字表格在放大比例的背景屏前的出現,都足以達到昭示或警示的醒目效果。2011年夏季,在杭州高樓玻璃脫落,砸傷致殘花季少女的新聞報道中,大屏前的主播站立在一組事發現場染血的路面和高樓玻璃幕牆的組合圖片前,層層剖析建筑市場到主管部門再到城市規劃的症結,從一個小女孩一生的改變看到一座城市的隱憂,深刻、鮮活。當大屏給出大尺寸的“85%”、“200000000”的數字時,主播在數字前相輔相成地引導解讀,通過“國內玻璃幕牆佔世界用量的85%”、“達2億多平方米”的驚人數字,富有震撼力地揭示出城市現代化進程中對玻璃幕牆的濫用所埋下的隱患。

其實,還有很多可以借用的故事性素材能夠通過視頻、圖片、動畫,結合主播的口述以及同嘉賓的訪談去回顧和深挖,最終引申主題。例如,就玻璃幕牆的話題,順著歷史的脈絡,主播可以把事理追溯得更為深入人心。原來,玻璃幕牆這一我們視為現代化標志的東西,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為芝加哥市民廣為使用,還兼顧防雷的作用。但隨著弊病的不斷出現,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便被西方發達國家棄之不用。更有意思的是,在維也納,人們反對使用玻璃幕牆的原因,竟然不是因為它的危險,而是認為其與城市格局不協調。可見,當主播選擇了恰當的議題和深挖的角度后,通過豐富多元的信息展現方式去開掘報道,而且沿著這個角度深入下去,就可以抓住事件的實質,乃至解決問題的關鍵。

二、主播實踐沖擊力的直觀性表達

電視新聞中的實景展現是第一位的,那些具有沖擊性元素的畫面是多麼奪人眼球,它們形成了新聞敘述的原始張力。主播貼近這樣的大屏或觸摸屏的指向性解讀,最大的價值體現就是對比生動,令觀眾感受直觀,為新聞事件的呈現創造了極強的現場沖擊力,進而有效地把觀眾帶入身臨其境的被觸動狀態。

去年,對故宮文物管理失當並遭受破壞的報道中,某衛視新聞的表現可圈可點。主播在還原事件、問責當事人的述評過程中,背景屏前先送出遭損壞的宋代哥窯的圖片,再回溯一張突破安保防線的竊賊被審圖片,並適時地在新聞解讀收尾時,給出一張錦旗上貼著斗大的錯別字“撼”的圖片。主播話鋒一轉,代表公眾聯想並質疑故宮的管理者,肩負管理和收藏國家珍貴文物的重任,竟然是這般低劣的文化素養和鬆懈的管理秩序,如此不負責任的工作態度,如何叫國人放心與信任?

大大的“撼”字,沒有捍衛故宮管理者的顏面,卻撼動了其職責匱乏的所謂體面,如果能進一步把當事人請到大屏前來,給予其一次“致歉”哪怕是辯解的表白,亦或是在錯字圖片的大屏中跳出與其連線的畫面,主播能最大化地在一片富有沖擊力的直觀性背景前,代替民眾把質疑、問責和期許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