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談話節目如何設計興趣點--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界》>>2012年9月上

新聞談話節目如何設計興趣點

夏清泉

2012年11月13日14:18        手機看新聞

來源:《新聞界》雜志

摘要 在當前的媒體環境下,新聞談話節目面臨著諸多挑戰。本文從興趣點設計的角度,探討新聞談話節目發揮節目形態優勢、提高節目可看性的方法,並在此基礎上提出新聞談話節目中設計興趣點的一些基本原則和方法。

關鍵詞 新聞談話節目﹔興趣點﹔節目策劃

當前,我國新聞類談話節目紛紛通過整體策劃,加強節目進程中興趣點的設計,從節目內部挖掘潛力,從而增強節目的可看性。一些談話節目以設計節目的沖突為突破口,增強了節目的戲劇性效果。一些節目通過挖掘新聞事件或新聞人物背后的故事來尋找談話節目的突破。從目前成功的談話節目中可以看到,加強節目過程中興趣點的設計,形成節目過程中一波三折的敘事效果,對當前的談話節目來說非常關鍵。

節目興趣點,泛指所有能引起觀眾興趣的各種片段。其外在的表現方式包括各種類型的事件、故事和細節,也包括各種類型的沖突,以及各種具有新鮮感的形式。它是節目內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信息的主要承載點,是創造節目敘述節奏的主要動力。如何設計好節目中的興趣點,充分發揮節目形態的優勢,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把握。

一、發揮語言溝通優勢創造興趣點

談話節目通過語言來進行敘述,語言敘述有不受時空限制、突破視覺表象深入人物內心、直接表達觀點等優勢,但語言對具象的、直觀的物體表現能力比較弱,在設計談話節目興趣點的時候,要發揮言語的表現優勢。

談話屬於口述的話語傳統,具有線性表意的特點,和書面表達系統相比,雖然都通過言語來傳遞信息,但談話更適合於具體事件的敘述而不是純粹的邏輯敘事。發揮談話節目言論的力量需要避免過於長篇大論的抽象論述,而是要通過嘉賓個人經歷和故事的講述,利用事件敘述中的故事橋段來創造興趣點。談話節目故事橋段的興趣點包括故事中懸念沖突、獨特的個人敘述角度、新聞事件親歷者的觀察和感受到的細節、深入人物內心的情感等。編導在進行前期採訪和訪談腳本撰寫時,需要挖掘這些興趣點,以便主持人在訪談過程中更好地引導嘉賓。

除了口頭敘事創造的言論興趣點外,獨特的觀點和表達方式也能形成節目中的興趣點。談話的嘉賓往往是新聞事件的親歷者,或者是在相關方面有研究的專家,他們對事件獨特的看法和觀點,對於觀眾而言是重要的新聞信息,也是談話節目吸引人的地方。有些嘉賓具有較強的個人風格特點,在言語表現上體現出或獨特或犀利的語言特質,這些連珠妙語,是談話節目獨特的興趣點之一。談話節目中嘉賓的不同觀點和態度,有時具有互補性質,有時具有對立性質。節目編導和主持人要充分用好觀點之間的關系來吸引觀眾。現在比較流行的辯論型談話節目就是充分利用言論和觀點的對抗關系,通過現場主持人的把握,控制和引導觀點間的差異以及講述節奏,形成雙方辯論,從而實現對某一問題的深入剖析。

在嘉賓的使用上,要注重和嘉賓在節目前的交流。目前很多談話節目,前期採訪完全由編導包辦,節目主持人僅僅在上節目之前簡單瀏覽下編導所撰寫的節目腳本便直接上場談話,這種對嘉賓的陌生感往往導致在節目錄制過程中難以構成和嘉賓的良好交流,更談不上對嘉賓言論進行積極引導。交流不暢會影響嘉賓表現的主動性,導致節目言論缺乏活力。同時,嘉賓也會認為節目缺乏表達空間而談話興趣降低,形成惡性循環。

二、烘托現場氛圍創造興趣點

新聞談話節目通過展現談話現場的人際交流實現信息傳遞,在設計談話節目興趣點的時候,除了在談話方面挖掘興趣點外,還需要充分發揮談話現場的場信息效應。談話節目往往是主持人、嘉賓和觀眾通過屏幕在演播室這個特定空間內進行面對面交流,這個特定的空間和時間形成了談話節目的談話場。[1]從空間的維度來說,演播室的空間包括了演播室的整體布置、大屏幕電視牆、人物在演播室舞台上的場面調度等等,都是信息傳遞的重要媒介。在設計談話節目興趣點時,要充分發揮這些現場媒介的表現力,提升觀眾對節目的注意力。

現在節目越來越重視大屏幕的使用。現場大屏幕突破了舞台后方背景牆的限制,將空間向廣闊的新聞背景延伸,形成了對舞台統一時間空間局限的補充。在表現的形式上,也突破了談話現場的語言單一表現方式,而將紀錄式的聲畫、圖形圖像等視聽媒介插入到舞台中來,大屏幕本身便具有打破單一節奏形成興趣點的作用。除大屏幕外,在節目現場的元素中,道具、禮物、連線、題板、觀眾包括音樂,都可以豐富表現性,從這些元素中進行挖掘,把直接平淡的表述變成刺激觀眾的興趣點。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