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論文]新媒體背景下的紀錄片文化傳播及其美學特征思考--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八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新媒體背景下的紀錄片文化傳播及其美學特征思考

趙志偉

2012年11月27日13:57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內容摘要】近年來,“新媒體”一詞,成為國內外傳媒專家學者共同關注的熱門話題。然而,何為“新媒體”?來勢洶洶的“新媒體”浪潮,是否影響和改變傳統電視節目的傳播方式和美學特征?具體來說,作為極具文化重量和審美價值的紀錄片,在新媒體背景下,其傳播方式和美學特征是否有所變化,呈現哪些新特色?這是本文探討的重點所在。

【關鍵詞】新媒體﹔紀錄片﹔文化傳播﹔美學特征

一、“新媒體”改變了什麼

“新媒體”話題,時下頗為時髦。然而,究竟何為“新媒體”,在國內學界和業界至今未有一個能夠得到廣泛認可的科學定義。僅從字面簡單理解,“新”相對於“舊”而言,是一個相對概念。清華大學的熊澄宇教授持此觀點,他認為,“新媒體是一個時間的概念,在一定的時間段內有代表這個時間段的新媒體形態﹔新媒體是一個發展的概念,它永遠不會終結在某個固定的媒體形態上。” 這一觀點雖然未能揭示新媒體的本質的“新”特征,但有助於理解媒體本身在人類歷史發展和文化傳播過程中自身的脈絡和流變。從平面媒體的報紙、雜志等,到視聽結合的廣播、電視等,人類傳播信息的介質從來都是不斷變化的。20世紀末以來,互聯網全面崛起,電郵、論壇、博客、手機、微博、視頻等,花樣翻新,層出不窮,影響巨大,迅速改變著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些“以數字信息技術為基礎,以互動傳播為特點,具有創新形態的媒體”, 一般來說,就是目前大眾普遍認為的新媒體形態。

那麼,來勢洶洶的“新媒體”浪潮,究竟給傳統媒體造成什麼影響,特別是對電視媒體而言,是否影響和改變傳統電視節目的傳播形態和美學特征?目前來看,毫無疑問,答案是肯定的。

第一,在傳播方式上,沖擊電視媒體,豐富媒介傳播形態。近年來,“新媒體”風起雲涌,勢不可擋,數字電視、網絡電視、手機電視、移動電視、樓宇電視,電郵、論壇、博客、聊天室、QQ、MSN、微博、飛信、微信等,五花八門,各顯神通,實現分眾化傳播,不斷沖擊著傳統的電視媒體,成為媒介傳播的新形態。

第二,在受眾接受上,對電視觀眾的收視時間、空間選擇,造成很大影響。相對於電視的線性傳播和收視空間局限,新媒體打破了束縛受眾的時空限制,實現了信息隨時隨地的分享和接受,個性化傳播得以進行,更加注重用戶體驗。

第三,在內容生產上,整合海量傳統媒體信息資源,實現高度自由化傳播。目前來看,在前期內容制作階段,電視媒體仍然具有新媒體不可比擬的強大人力資源和制作優勢,以及長久以來積累起來的話語權威,但是,“在信息資訊和娛樂等傳統優勢領域,電視對受眾的吸引力已開始轉向新媒體。”

第四,在廣告盈利上,不斷切割傳統的電視媒體廣告市場份額。據於新媒體的分眾化傳播優勢,贏得受眾,便可以取得相應的廣告市場份額,新媒體在諸侯爭霸的格局中,不斷細分市場,探求新的盈利模式。

第五,在審美文化上,重構了媒介環境和文化生態,影響了受眾的美學觀念。在各種新媒體形態的持續沖擊下,原有的媒介環境與文化生態被打破和重組,影響人們的思考方式、認知邏輯及美學觀念。

二、“新媒體”背景下的紀錄片文化傳播方式

新媒體對電視媒體的影響和改變,是顯而易見的。具體在電視紀錄片領域,也不例外。紀錄片,被認為是“社會的晴雨表”, 極具文化歷史重量和審美價值。新媒體的出現和興起,改變了傳統紀錄片的文化傳播方式,影響了紀錄片的生產制作理念,沖擊了傳統的紀錄片美學觀念。

第一,在信息量上,網絡視頻紀錄片的海量傳播,拓展了紀錄片的傳播渠道。

傳統的紀錄片傳播渠道極為有限,隻在電視熒屏和較少的院線播出,是線性傳播。此外,就是刻成光碟售賣,實現二次傳播。總的來說,觀眾要想收看自己中意的紀錄片,就必須坐在電視機前和影院觀看﹔若要收藏想要的紀錄片,就必須自己動手同步錄制節目,或者花錢購買市場流通的光碟,渠道有限,頗為不便。網絡視頻紀錄片的出現,不僅方便了觀眾收看,而且眾多機構的網絡視頻,海量內容的自由傳播,大大拓展了紀錄片的傳播渠道。到目前為止,不僅國內傳統的幾大門戶網站,如新浪、搜狐、騰訊、網易等開設有紀錄片頻道,而且,中國網絡電視台、鳳凰、人民電視,及優酷、愛奇異、樂視、酷6視頻等權威媒體機構和專業視頻網站,均開設了紀錄片(紀實)頻道,這些專業頻道的加盟,或依托豐富的紀錄片資源優勢,或依賴強大的資本力量,整合傳播,使得紀錄片的傳播方式更具多元化。

第二,在交互性上,各種新媒體形態促使紀錄片資訊自由交流,互動性更強。

各種各樣的紀錄片論壇、紀錄片資訊網站,以及新近崛起的微博等,相較於傳統電視媒體的單向傳播,交流互動性大大增強,如影響頗大的新浪微博,這種集新聞資訊、社交網絡等功能於一體的新興網絡產品,“具備快速反應、鏈式傳播、互通互動等一系列特點,使得信息在微博上生產和傳播更為便捷、有效。” 目前,國內很多紀錄片機構、網站和個人,都有自己的微博,甚至為一部紀錄片的營銷,相關機構和人士都會開通專門的微博,進行廣泛宣傳和互動,如電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在中央電視台熱播的同時,在微博上也引發熱議,截止6月15日凌晨3:40,在新浪微博,該話題共有7972669條相關微博。一部紀錄片,短時間內獲得如此關注,微博的傳播力度之大,互動性之強,可見一斑。

第三,在受眾層面,消費者與生產者合二為一更為明顯,傳播平台更為開放。

新媒體背景下,作為受眾,不再僅僅是一個信息的消費者和傳播者,同時亦是一個信息的生產者。網絡視頻紀錄片的出現,為受眾搭建了一個更為開放的傳播平台。在傳統的紀錄片傳播方式中,普通受眾,或者限於專業門檻,或者限於所拍紀錄片的話題敏感等,很少有機會將自己制作的紀錄片送交電視播出,更不用說院線放映,導致民間大量的優秀紀錄片缺乏播出展示平台。新媒體的出現,極大地提供了便利,受眾在消費和傳播網絡視頻紀錄片的同時,如果自己願意,能夠比較自由的隨時隨地上傳視頻,而且可選擇性較大。國外影響較廣的紀錄片《歸途列車》,在進入國內公映前,主要就是通過視頻網站進行傳播,從而得以跟國內觀眾及早見面。

第四,在消費層面,點對點的消費模式,實現個性化傳播,打破收視時空制約。

相對於傳統媒體“點對面”的傳播方式,網絡傳播是“點對點”的傳播方式。網絡視頻紀錄片在這方面,跟其他網絡信息的傳播方式並無本質區別。這一打破收視時空限制,實現個性化傳播的網絡傳播方式,在最大程度上,解放了觀眾,方便了紀錄片的忠實跟隨者。以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魅力紀錄》為例,盡管該頻道努力打造“全新22:30”時段,但紀錄片受眾群體有限,而且,新媒體背景下,更多的紀錄片年輕觀眾傾向於通過網絡收看,而不是電視媒體,雖然該欄目播出的一些紀錄片,如《舌尖上的中國》取得了極高的關注度,與央視綜合頻道的播出平台不無關系,但也並不全是因此,這與該片的微博營銷、話題本身等亦有很大關聯,不能忽視。

第五,傳播效果上,下載量與點擊率等消費模式,影響了紀錄片的生產制作理念。

新媒體環境下,不同於傳統電視媒體的遙控等收視模式,“以IPTV為代表的新興媒體不僅為受眾提供了無限的選擇,而且為他們展現了一個個性化的‘電視超市’和‘電視社區’。他們不再是‘沙發上的土豆’,而是‘搜尋者、咨詢者、瀏覽者、反饋者、對話者、交談者’等諸多角色中的任何一個。” 這種全新的消費模式,大大刺激和影響了紀錄片的生產制作理念,如“微紀錄片”的出現和不斷增加,就是適應新媒體的這種消費特征,專門為新媒體量身定做的紀錄片。

三、“新媒體”視野中的紀錄片美學特征思考

如果說,“新媒體”改變了電視紀錄片的文化傳播方式,影響了紀錄片的生產制作理念,那麼,其勢如破竹的發展趨勢,則不斷地沖擊傳統的紀錄片美學觀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生產美學上,網絡紀錄片開始發力,“微紀錄片”成為關注的對象。繼電影紀錄片、電視紀錄片后,網絡視頻紀錄片興起,其平民化、大眾化、草根化的發展趨勢,逐漸取代傳統電視媒體的精英化、主流化審美追求。

第二,在接受美學上,商業化、通俗化甚至奇觀化的審美訴求,日益凸顯。新媒體文化視野中,“審美對象與審美主體之間的距離被徹底打破,審美不再是少數人玩味的陽春白雪而變成人們日常消費的大眾行為。” 沒有距離,就沒有審美。審美距離的消失,改變了傳統的生活觀、價值觀,陷入日常化、庸俗化,甚至低俗化的危險境地。

第三,在傳播美學上,與傳統影視紀錄片相比較,網絡視頻紀錄片互動性的審美方式更為直觀。個性化產品,點對點傳播,打破時空局限,實現無障礙視聽享受后,觀眾還可以在信息平台隨意表達觀點,自由交流信息,釋放情緒、放鬆身心,獲得一種更為愉悅的審美快感。

第四,在審美內容上,新媒體形態下的紀錄片內容復雜多樣,兼收並蓄。既有海量的國內外已經通過影視媒體播放的紀錄片,也有為數眾多的網民原創上傳的網絡視頻紀錄片,或者未能經由傳統播出渠道與觀眾見面的民間紀錄片,它們或專業,或草根,或惡搞等,形式多樣,均在網絡上廣泛流行,給每一個有才華的紀錄片創作者提供了最大可能的展示個人才能的機會。

第五,在美學標准上,新媒體沖擊下的紀錄片傳統審美價值標准逐漸消解,新的審美價值標准尚未確立。“電視紀錄片的審美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圓了人類自進入文明社會以來就需要的精神自審的千古夢。” 而在新媒體的沖擊下,不少網絡視頻紀錄片,尤其是草根紀錄片,制作粗糙,復制、拼貼、惡搞等,版權意識缺乏,滿足於娛樂化的快餐式消費,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傳統的紀錄片審美價值標准,模糊了美與丑的區別,造成負面影響。(作者系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2011級廣播電視專業碩士研究生)

注釋:

熊澄宇:《新媒體與移動通訊》,《廣告大觀(媒介版)》2006年第05期。

肖良生、程榮富:《新媒體對青少年心理成長的影響及對策》,《少年兒童研究》2010年第24期。

胡智鋒、周建新:《新媒體語境下電視節目生產的發展空間探析》,《視聽界》2008年05期。

何蘇六:《中國電視紀錄片史論》,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何蘇六:《中國紀錄片發展報告(2011)》,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

方雪琴:《新媒體時代的電視消費模式變革》,《河南社會科學》2009年02期。

伊衛東:《當代新媒體視覺文化的審美語境》,《山東社會科學》2010年06期。

張群力:《論新世紀電視節目的審美價值標准》,《現代傳播-北京廣播學院學報》2000年05期。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