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論文]影像藝術與文化意蘊的交相輝映--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八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影像藝術與文化意蘊的交相輝映

——評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

趙紅勛  涂小剛

2012年11月27日14:18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中央電視台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后,掀起了收視狂潮。《舌尖上的中國》在運用聲光電造型展現中國的美味佳肴之時,也傳達了中國人的勤勞與智慧,詮釋了中國飲食文化的哲學意蘊。人與食物、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面成了當代社會的最佳注腳。

《舌尖上的中國》承襲了紀錄片慣用的“真實再現”拍攝手法,賦予畫面以動感,鬆茸、春筍、火腿、黃饃饃以及豆腐等各類食物也瞬間變得更有質感。另外,該片還以時空敘事的闡釋手法,展現了中國不同地域的美食特征與人文風情,讓美食所體現出的時間與空間概念頓時消融,觀眾在大飽眼福之時,體會到中國飲食文化的獨有魅力、中國人彌足珍貴的人情味。

一、真實再現:紀錄片生存的藝術魅力

真實再現,又叫情景再現、現場模擬、搬演等,主要是指“對時過境遷的重要情節由他人扮演,或者運用光影聲效造型,再現某種特定歷史時刻的環境氛圍,作為對形象敘事的銜接與強調”。《舌尖上的中國》在拍攝的過程中,運用真實再現的拍攝技法,實現了全景式展現中國美食的各個側面,融入大眾的生活,使觀眾能夠領略到各地飲食所凸顯的風俗、儀式以及彰顯的鄉土文化。比如,在《主食的故事》中介紹山西丁村面食的時候,充分運用了“場景搬演”的方法,鏡頭對准丁村的幾位大媽,再現他們制作面食的生活景象。洋溢的幸福、鄰裡的團結無不在鏡頭前顯現,尤其當畫面切向花樣百出的精致面食之時,勾起了人們的食欲,更讓人感動於北方人纖巧細手的靈動和聰明睿智的豐富想象。攝像機跟拍衛大媽切面、煮面、撈面(盛面)的過程,生活化的場景拉近了紀錄片與觀眾的距離。在隆重的壽宴儀式開始之前,大家都要把自己碗裡最長的一根面條挑出來放在壽星碗裡來表達對壽星的祝願。這個簡單而意義豐厚的壽宴儀式,以真實再現的方式搬上熒屏,尊敬老人、團結和睦的美德得以充分展示,成了人們共同構造的儀式共同體。

《舌尖上的中國》在選題上重視真實性與生活化。比如饅頭、大米、蓮藕、海帶、食鹽等是人們健康生活的必備品。《主食的故事》再現了綏德老漢老黃制作、銷售黃饃饃的過程,逼真的場景、清晰的畫面呈現了老黃生活的艱辛,但他依然享受與自然的親密接觸,中國人的勤勞與善良不斷凸顯。局部特寫與大全景的情緒性景別交響輝映,配以寫實性較強的同期聲,真實的景象讓觀眾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舌尖上的中國》借真實再現的方式,讓觀眾體驗著角色性的“在線感”。《自然的饋贈》中,單珍卓瑪採摘鬆茸採用了“擺拍”、“補拍”的紀實手法,給觀眾一種身臨其境般的體驗感。鬆茸的制作過程在鏡頭中呈現,觀眾沉浸其中,享受著鬆茸的鮮美。當畫面轉向卓瑪採摘到滿意的鬆茸,鏡頭聚焦於鬆茸如何出土的過程。單珍卓瑪發現鬆茸之后,小心翼翼地把鬆茸取出,立刻用地上的鬆針,把菌坑掩蓋好,以保護菌絲。觀眾在觀影之中,仿佛進入了郁郁蔥蔥的山林,與藏民們一起來延續自然的饋贈,彰顯了人們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處的美好願景。

在真實再現的作品中,編導以紀錄片真實的內容為基礎,輔以形象化的表現手段,使紀錄片真正與藝術接壤,大大增強了作品的藝術表現力。《廚房的秘密》在講述淮陽看家菜大燙干絲之時,把干絲的原材料豆腐進行精美呈現,鮮嫩可口的豆腐原本就已經讓觀眾垂涎欲滴。制造大燙干絲時需要廚師在切絲的過程中,內心平靜、專心致志。干絲浸入水中除去甘苦的味道,加入雞湯之后就成了營養和極致鮮味的載體。解說詞與畫面的美妙組合,提高了紀錄片的美學價值。

二、時空敘事:紀錄片闡釋的文化支點

《舌尖上的中國》在敘事脈絡上講究時間敘事與空間敘事相互穿插與交融的方式來展現中國物產的豐盛,同時詮釋了勤勞善良的中國人在自然面前的智慧。位居東西南北中等不同地理位置的食物,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浸潤中,體現了不同的價值。

1.線性時間:天然的生活軸線

在《自然的饋贈》中,敘事時間按照季節更迭鋪陳開來,為觀眾營造四季自然更替的接受心理,更好地完成敘事者與時間所進行的游戲,使“順序”這一時間的自然運行更加流暢,讓觀眾在不同季節感受中國別有風味的美食。

當廣角鏡頭聚焦於雲南香格裡拉的原始森林,“雨季”一詞的出現打上了時間的烙印。顯然,夏天成為該集敘事的起點。鬆茸作為當地的季節性特產,成了人們經濟收入的一項重要來源。單珍卓瑪一家要在夏天採摘出質量高、數量多的鬆茸才能掙更多的錢。時間在推移中進入了10月,長江中游的兩江平原進入了秋季。湖北嘉魚縣的蓮藕到了豐收的季節。職業的挖藕人將會來到這裡把埋藏於淤泥裡的蓮藕挖出,以此獲得報酬。片中介紹了蓮藕的各種吃法,讓觀眾品味蓮藕的鮮美與醇厚。幾個月過后,冬季來臨。吉林查干湖的職業捕撈者將迎來收獲的季節。他們在冰凍的湖面上行走,危險系數較高。當漁網收回的時候,水底的世界被打撈了出來,肥美的鮮魚刺激著人們的神經。當時令人震驚的是,拉上的魚竟然沒有一條小魚,每條魚的重量都在兩千克以上。這是查干湖漁民一直以來所秉持的“獵殺不絕” 理念的真實寫照,同時把中國人奉行的和諧共存的法則昭彰天下。

2.多元空間:文化的滲透與融合

地大物博的自然優勢,造就了鮮美的食物遍及祖國的各個角落。《舌尖上的中國》在介紹我國美食的時候,地理空間的相互交融把觀眾帶入不同的美食境地,各地風土人情一一盡顯。比如《主食的故事》中,開篇鏡頭對准了中原腹地山西丁村,介紹北方人對面食的情有獨鐘,饅頭、面條等不同種類的面食可以補給能量,成為人們的最愛。陝西用糜子釀制的黃饃饃、新疆用小麥制造的?等食物別有風味。而南方人則偏愛大米,鏡頭即刻轉向了生產稻米的南方。貴州黎平縣人們對稻米有著自己的風俗習慣,新家庭的成立必須有稻米的作証才算完滿。當然,南方人利用大米做出不同的食物,比如貴州的米粉、廣東的河粉等食物的制作過程再現熒屏,給觀眾留下了想象的空間。

當人們還沉浸於南方米食的精致與細膩之時,紀錄片的畫面切到了西安的肉夾饃。肉夾饃作為白吉饃和臘汁肉的絕妙組合,兩者互補與混搭的味道讓人垂涎三尺。在介紹面條的時候,敘事方式也是南北穿插,蘭州牛肉拉面、廣東雲吞撈面、山西長壽面、陝西岐山臊子面等闡述把南北之間的界限打破,時空的交融感頓時彌漫。南北由於地理位置的不同,在飲食上具有較大差異,但是人民的勤勞、善良與智慧能夠在主食上得以體現,這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所在。

結 語

《舌尖上的中國》熱播,掀起了紀錄片大眾化的狂潮。這不僅僅歸因於“美食”這一選題的貼近性,更重要的是紀錄片中闡明的文化意蘊。美食是勤勞與智慧的結晶,也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創造性產物。《舌尖上的中國》已不僅是一部美食紀錄片,而且是一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佳作。勤勞、善良、團結、進取的民族精神將會生生不息,鼓舞人們繼往開來,譜寫新的篇章。(作者系重慶師范大學研究生)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