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手機等多媒體數字媒介可以通過整合信息形態的方式重新組合人類的視聽感官,改變了傳統的信息傳遞模式,時間和距離在新媒體時代都不再受到任何限制。由於每個受眾的知識構成和思維方式不盡相同,在以媒介信息為載體的人際傳播中必然會產生交流障礙,從而導致群體歸屬感流失。本文以目前新媒體發展的現狀為例,探討新媒體的傳播模式和對受眾歸屬感方面的影響。
【關鍵詞】新媒體﹔群體歸屬感﹔流失﹔策略
大眾群體“歸屬感”在新媒體時代的現狀
日本社會學家岩原勉認為,所謂群體,指的就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標和共同的歸屬感、存在著互動關系的復數個人的集合體。群體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群體就是指擁有共同職業、興趣、信仰、觀念的社會階層﹔狹義的群體就是指我們身邊的同學、朋友、同事、親屬,簡單來說就是我們日常所屬的交際圈。群體形成的基礎就是擁有以群體共同利益為核心的群體歸屬意識。具體來說分為兩個:一是目標取向具有共同性,主要是指一個群體對某件事擁有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話題﹔二是具有以“我們”意識為代表的。進入網絡時代,互聯網已經成為我們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獲取信息和交流的工具,它突破了傳統媒體由於時間和地域之間的差距所造成的限制。在網絡世界中,我們進行的更多的是跨地域、跨國界、跨文化的交流,它為整個社會的聯系提供了一個新的平台。網絡在加速和擴大世界各地人們交流的同時,由於網絡本身的終端獨立性、匿名性等特點,使得受眾逐漸地走向細化窄化,最終受眾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取向歸屬於自己的群體,促成網絡中的群體歸屬。這種群體歸屬弱化了大眾媒體的議程設置功能,大眾面對復雜的社會環境和多樣化的社會輿論很容易感到迷茫,這種迷茫就是歸屬感的潛在殺手,隨著這種狀態的不斷演化,陶醉於新媒介的人群會失去自己本質的自我,總會有一種被世界遺棄的感覺,這就是所謂的群體歸屬感流失。
今天的社會是個完全數字化的社會,從網絡誕生以來,距離早已不是阻礙人們相互聯系的最大障礙。在我們周圍,隨時隨地能看見拿著手機的人們,他們手指在手機的屏幕上滑動著,仿佛那小小的屏幕就是他們的整個世界,那屏幕裡傳達的一切信息牽動著他們每天的喜怒哀樂。當他們不得已放下手機的時候,就好像是一個現實社會中突然被孤立了的人一樣,失落、焦慮、恐慌等消極情緒會立即滋生。這種無助感會迫使他們再次打開手機,聊天、逛論壇、看新聞,時間久了,便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似乎他們已經把自己扔進了虛擬社會,現實社會也自然成為虛擬的空間,人際關系淡薄,交流稀少,現實社會的自我確認無法實現,最終的結果概而論之就是群體的歸屬感流失。
在網絡語境下,網絡受眾的群體歸屬,是指游離在網絡中的受眾依據自身對某些信息的需求或自身對網絡身份認証的價值需求而參與到一個或多個的群體中,並賦予自身身份屬性的一種行為,網絡或是手機媒體用其特有的信息培養受眾的喜好,用網絡環境影響受眾自身的意見取向,這樣長期培養出來的用戶與網絡群體之間就產生了一種歸屬感。但是,網絡畢竟是虛擬的世界,美國著名的新聞工作者李普曼認為,現代社會越來越巨大化和復雜化,由於人們的實際活動范圍、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對與他們有關的整個外部環境和眾多的事物保持親密接觸,所以,對超出自己所能接觸的范圍的信息,隻能是依靠媒介傳播的信息來獲得。如此一來,現實中人們根據客觀環境變化所做出的反應就成為對媒介提供信息所做出的反應。借用日本學者藤竹曉的理論就是信息環境的環境化,人們過度沉迷於媒介提供的信息的結果,就是將媒介的信息當作現實的環境對待,受眾上網的目的就是獲取信息、參與討論、娛樂自己、並在一定的網絡社區中獲得自我滿足,讓自己的身份在網絡中得到確認。這也是受眾在現實社會中無法得到滿足之后的一種自我發泄和自我安慰。這種虛擬的自我滿足一旦帶入現實環境便會屢屢碰壁,遭遇現實遺棄的受眾,復而選擇沉迷於網絡,徹底脫離於現實社會群體的歸屬感。
新媒體時代下大眾群體歸屬感流失的應對策略
越是約束性強的社會、越是生存沒有保障的社會、越是處在斗爭形勢中的社會,個人尋找集體認同的渴望越強烈。人際交流無論在什麼時代都是整個社會發展的必需,新媒體淡化了人際關系,疏遠了整個社會。手機、便攜式電腦就像是一個潘多拉盒子,給人類無盡方便的同時也帶走了珍貴的人際感情。如今,網絡、手機上各種信息泛濫,宣揚恐怖、色情、離奇怪誕、純娛樂的信息充斥整個網絡,一些沉迷於網絡的青年喪失斗志,整天生活在新媒體塑造的擬態環境中,失去生活的方向、目標和歸屬感,更有甚者出現厭世情緒,性格變得叛逆。所以,重新審視當前的新聞輿論環境,認真分析歸屬感流失的原因,讓新媒介語境下的大眾重新找回歸屬感迫在眉睫。
強化主流媒體的議程設置功能。作為大眾媒體,尤其是社會主義的大眾媒體,它不是單純的盈利性組織,梁啟超的“耳目喉舌論”很明確地揭示了大眾媒體的服務對象和肩負的責任。在我國,媒介必須以宣傳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為工作中心,同時肩負著推進社會民主現代化進程的責任。此外,媒介還有環境監視功能、社會協調功能、社會遺產傳承功能和提供娛樂功能。其中環境監視和社會協調是媒介維護社會穩定的最主要方式。在環境監視層面,大眾媒體負責及時快速地提供和社會成員生活息息相關的信息,根據這些信息,受眾才能作出相應的變化或安排。於是,在各種媒體、各種信息魚龍混雜的新媒體時代,主流媒體在一定程度上充當了受眾獲取信息的最權威來源。所以,做好主流媒體的“把關”工作,充分發揮主流媒體的議程設置功能,能夠確保信息的權威性和受眾認識趨向的一致性,從而讓主流媒體站在輿論的制高點,引導社會成員的認識趨向和思維方式,保証社會輿論的穩定,避免輿論騷亂和謠言傳播現象,為重新找回群體歸屬感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注重開發具有區域特色的媒介文化產品,構建區域群體的“文化身份”。具有區域特色的文化產品是一個地方的文化象征,它是匯集了當地文化特色的符號。在媒介層面,《梨園春》欄目是河南電視台的招牌欄目,從開辦至今,已經走過十幾年的風雨歷程。如今,該欄目的影響力已經不局限於河南。像這種依托地域文化特色的欄目還有很多,如河南衛視的《武林風》、內蒙古衛視的《蔚藍的故鄉》、安徽衛視的《相約花戲樓》等,這些欄目的成功之處都是巧妙地把地域文化融進了大眾傳播媒體,找到了文化與文化傳播的契合點。河南省以打造文化強省品牌為目標,把傳統的和現代的、有形的和無形的文化資源優勢整合起來,精心打造具有河南特色的文化品牌,提高全省的文化實力,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梨園春》現象就是品牌與文化的有機結合,具有很好的文化品牌研究價值。現在,“梨園春”三個字不僅僅是簡單的欄目名稱,已經上升為河南文化的符號,成為中原文化的載體。作為河南文化傳播的平台,《梨園春》已經在挖掘河南戲劇特色,傳播戲劇文化的過程中構建了河南人專屬的“文化身份”。在這種共同的文化熏陶下,地域的歸屬感便逐漸成為河南人共有的歸宿。所以,無論是省台還是地方台,無論是在大城市還是在小村落,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色,依托地域文化來建立地域群體歸屬感顯得尤為重要。
理性地構建並引導網絡中的公共話語平台。進入網絡時代,由於網絡傳播的交互性和匿名性,網絡上的言論空前活躍,規模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論是國內敏感話題還是國外大事,均能在網上掀起一陣言論狂潮。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依賴於網絡獲取信息和表達自己的言論看法,互聯網提供的技術可能性、開放討論平台及強大的搜索和超鏈接手段,使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可以在網絡上佔據一席之地。網民在網上可以根據不同的旨趣而利用論壇的形式結成新的“虛擬群體”,而新成員要想加入也不受身份、職業、地域、背景等條件的限制,出入自由,並且網絡上的個體接受信息、表達意見都是自發與自願的。“觀點的自由市場”在網絡新聞評論中得到了真正的實現,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而平等地把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公之於眾,而不會因為言論不符合主流意見被“把關”掉,更不會因公共空間有限而被排擠掉。網絡媒體已經開始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在對生活產生日益廣泛而深刻影響的同時,構建了新的公共話語平台。但是,這些散亂的言論必須加以引導,理性地構建公共話語平台才能維護主流媒體的議程設置功能,才能起到建設群體歸屬感的作用。“首先,政府應當設立專門的機構對網絡的評論進行監管,加強新聞把關﹔其次,應當建立比較完善的網絡法律法規,不能僅依靠單薄的行政性法規﹔再次,應當強化網絡的議程設置功能,利用網絡新聞評論引導正確的輿論。”
大眾群體歸屬感是維系社會穩定、和諧人際關系的重要力量,在網絡時代,要理性看待新媒體帶給人類的新體驗,充分挖掘新媒體的使用價值並加以利用,同時也必須防止新媒體語境下的“媒體依賴症”,過度地沉迷於網絡,過度地迷戀娛樂信息帶給人類的身心享受,導致的結果是人類的思想、生活、情緒都將被虛擬的世界駕馭,人類的靈魂都會被掏空。歸屬感的流失最終會成為人際關系冷漠、倫理道德滑坡的最根本原因。加強對大眾媒體的傳播效果研究,尋找有利於激發群體歸屬感的傳播模式,是目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背景下信息傳播研究的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1]易麗萍. 新媒體環境下受眾媒介依賴的原因探析[J]. 今傳媒.2011(2).
[2]馬麗瑋.手機報的傳播特點及發展前景——以中國移動彩信手機報為例[J].中州學刊,2009(11).
[3]羅鑫.什麼是全媒體[J].中國記者,2010(3).
[4石長順,肖葉飛.融合語境下的新聞生產模式創新[J].當代傳播,2011(1).
[5]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6]吳廷俊.科技發展與傳播革命[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