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城鄉基礎教育的新聞採寫--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2年10月下

淺談城鄉基礎教育的新聞採寫

孫瑋

2012年11月27日13:52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摘要】針對城鄉基礎教育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文章認為新聞採寫要深入基層,注重溝通,繼續關注和報道教育的不均衡發展問題,高度關注教育資源的整合,報道各種可行的經驗,及時報道推進素質教育的新動向。

【關鍵詞】城鄉﹔基礎教育﹔新聞採寫

近年來,隨著傳媒的飛速發展,新聞採寫工作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中。教育作為我國的立國之本,對建設和諧社會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育也是人們關注的民生問題之一,很多人都在關注教育新聞。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教育新聞報道日益引起社會關注。目前,城鄉教育差別導致了基礎教育發展不均衡。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如何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實現均衡發展,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為充分發揮媒體輿論引導和積極的推動作用,城鄉基礎教育新聞採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繼續關注和報道城鄉基礎教育不均衡發展問題

公平是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和根本保障,但客觀存在的地區、城鄉和學校差別導致了基礎教育不均衡。基礎教育均衡往往與教育資源的配置有密切的關系,我國在教育資源的配置方面存在嚴重的失衡現象。近年來,國家對農村教育投入越來越大,包括農村義務教育全免費、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餐改善計劃等,受到了農村學生和家長的普遍歡迎。但是,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學校之間的教育差距依然存在。[1]新聞記者應及時報道社會中真實的問題,把問題反映到社會中去,使教育的均衡發展觀念得到社會的更多認可和推廣,引起社會更加廣泛的認識。

以城市為中心的價值觀,導致了長期以來城市學校獲得資金優先投入,城市重點學校獨享優質教育資源。如2012年4月5日,《中國教育報》刊登了一篇報道《北京投入2億元資金啟動中小學素質提升工程》,從2012年起,北京市中小學生社會大課堂全面“升級”為中小學生素質提升工程。為此,全市每年將投入2億元資金,每名中小學生每學年至少有兩次機會到博物館、植物園、天文館等社會大課堂市級資源單位和校外教育機構上課,116萬名中小學生將在校外學知識。但是,如果你到廣大的中西部去走一走,就會發現,有的學校經費緊缺,連粉筆都買不起,何談素質教育。

當城市裡一些家長擔心孩子會營養過剩的時候,一些貧困山區的孩子還在為能不能吃上午飯而發愁。在豫南、豫西大山深處,有一些學生每天上學來回要走幾個小時的山路,常年中午吃從家裡帶來的土豆、咸菜、饅頭,有些甚至吃不上午餐,隻能餓著肚子,喝些生水,身高和體重嚴重不達標。2010年5月,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深入汝陽縣山區採訪,寫了一篇報道《媽媽:我想要一個和城市孩子一樣的書包》,反映汝陽縣山區一個女孩向媽媽要一個書包的夢想,而貧困的母親沒有錢滿足女兒的願望,這一事件經記者報道后,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愛心人士紛紛捐款捐物,最后這個女孩所在學校的每個孩子都擁有了自己嶄新的書包和喜歡看的課外書,山區女孩的夢想終於實現了。

高度關注教育資源的整合,報道各種可行的經驗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優化教育布局,整合教育資源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基礎性工作,是實現教育均衡發展的需要。[1]整合教育資源,就是要以有限的投入得到最大的教育效益。

我國的現狀是國有企業辦教育,目前雖缺少辦學資金,但卻擁有較豐厚的教育資源,尤其是人才資源。隻要瞄准教育的產業性,抓住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對教育需求多樣化的契機,實施企辦教育向民辦教育的戰略性轉移,是完全可以達到以教育資源的存量換辦學資金增量的目的的。例如,筆者在豫北衛輝市一所學校採訪,這所學校的前身是一個大國有企業辦的一所中學,學校的教育環境和師資水平非常好,但由於企業效益不好,教師工資低,老師紛紛到其他學校任教。最后,這所國有企業中學利用內部和外部的教育資源新組建了一所民辦中學(高中部),就讀該校的學生除在初中升學考試要達到錄取分數線外,每生每年還需交學費2000元。為提高學校內部教育資源的效益,該學校把原學校分散在外的音樂、美術教師共25名集中起來成立經濟獨立核算的藝術學校,對內滿足了各校教育教學的需要,對外滿足了社會對藝術教育的需求。這種教育資源的重組,不僅提高了效率和效益,增加了收入,同時也激發了教師的進取心和創新的積極性,這種教育資源的整合所帶來的效益性打破了傳統教育資源的浪費,但是在推廣上還有相當大的困難,新聞工作者要以一種新的角度和高度向全社會詮釋與推廣。

實施教育資源整合,有利於改善城鄉學校辦學條件,最大限度地發揮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率,提升教育教學整體水平。2011年9月,筆者到豫北某縣一所鎮中學採訪,該校校長說:“今年我校的中招成績特別好,超出了城裡的中學。”筆者聽了覺得奇怪,農村初中的教學質量怎麼會超過城區重點中學呢。這裡肯定有新聞價值。筆者採訪了這所學校的老師和同學,他們都說,學校老師的教學水平很高,學校對教學很重視,校紀嚴明,重視校本教研等。但后來發現這所學校是由三所中學合並在一起的,因此師資力量得到了加強。近幾年農村教育布局調整的手段就是撤並弱校,擴大強校。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政策,農村一些規模小的初中並入了規模大的初中,特別是強鎮的初中學校,在規模和硬件上與城區初中不相上下。經過幾年的努力,農村初中的教學質量就上來了。很多撤並后的農村初中,教育質量提高也很快,體現出了農村教育布局調整的效應。筆者寫了一篇題為《農村初中在整合中做大做強》的報道,在媒體上刊出后引起了很大反響。

採寫過程要注重溝通,及時報道推進素質教育的新動向

對教育新聞採寫而言,很多記者認為教育沒有多少新聞,主要原因是對教育本身的不了解。也有記者隻從教育的外部去寫新聞,沒有深入學校,深入教師、學生和家長,沒有感受到教育在時代的發展變化過程中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而且這個變化與每一個人都是息息相關的。因此,記者不僅要了解國家的教育政策,還要了解教師、學生和家長的變化,更要弄清楚素質教育、應試教育的概念等知識。了解這些知識后,在新聞報道中就不會說外行話了。[2]

例如,當前所推行的素質教育和個性化教育,中等及一些大城市的教師和家長已經認可和接納,由於城市經濟的優越及人們整體素質的提高,素質教育與個性化教育教學已體現出其充分的優越性和可行性。但在農村學校,筆者看到的是教師的無可奈何及學生的放任自流。原來應試教育的枷鎖突然解脫,學生及家長都感到徹底放鬆,放任自流成了農村中小學校學生的群體特征。另外,城鄉差距的存在,使農村家長認為,隻有將孩子送進好的學校才是擺脫農村戶口、擺脫貧困的最佳出路。哪個學校升學率高,哪個學校就好﹔隻要能使孩子考上大學的學校就是好學校,能讓孩子考上大學的老師就是好老師。這是他們評價學校、評價老師的唯一標准,也是他們對教育的唯一追求。越是貧窮的地方,應試教育越嚴重,素質教育的推進越困難。因此,一個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必須與當地群眾整體的綜合素質相結合,在循序漸進中適應與時俱進,而不是一刀切。

新聞工作者要逐漸養成有意識地運用理論和技巧進行有效溝通的習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新聞工作者必須深入學校、深入學生及教師群體中去,讓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能與之暢所欲言,談其真實感受,聽取一些對當前教育的建議與看法、長處與弊端,把他們反映的情況及時報道出去,引起社會的關注。

深入基層,抓住細節挖掘農村教育新聞

教育的發展離不開一定的財政支持。農業經濟發展緩慢,農村財政緊張,各種經費,特別是義務教育經費嚴重不足,導致農村學校的持續發展難以實現。目前,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合計約1.93億人,按農村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70%計算,農村在校生約1.3億人。但由於農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調,所以農村教育現狀並沒有實現質的飛躍,依然存在諸多問題。[3]新聞工作者隻有抓住報道的細節,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從細節中挖掘深度,細心觀察,深入採訪,才能挖掘出新聞背后的故事。

記者對農村教育現狀的新聞採寫必須做到全身心的投入,詳盡佔有第一手資料。一些記者怕吃苦,不願到農村採訪,特別是山區,採訪靠總結、走馬觀花拍鏡頭,結果導致新聞媒體對農村基礎教育的宣傳聲勢很大,關注條件好的學校多,關注條件差的學校少。[4]因此,新聞記者在採訪中,要轉變觀念,深入實際、深入基層,傾聽百姓的呼聲,關注農村教育現狀。2009年9月,筆者深入豫西山區調查的10個鄉,每個鄉基本隻有1到2所完全小學。一般一所學校6個年級,每個年級一個班,每個班20名左右的學生。生源不夠有兩個原因:一是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導致農村家庭孩子相對過去減少﹔二是很多孩子隨打工的父母外出求學。孩子上學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家庭經濟條件好的孩子,可以在簡陋的學校宿舍寄宿﹔另一種情況是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的孩子每天一大清早起,翻山越嶺十幾裡路,趕在早晨7點50分前到學校,下午放學再花同樣多的時間趕回家,兩頭都不見太陽,學生安全也不能保証。另外,山區學校老師嚴重缺乏,每所完全小學隻有2-3名老師。一位山區教師告訴筆者,生在城市的朋友可能不知道一個概念,那就是復式教學:一個教室同時坐2-3個班的學生,老師輪流給3個班的同學上課。這樣輪番教學,老師勉強夠用。這些現象經新聞記者報道出去后,社會上的募捐者自願捐款捐物給山區孩子,改善了他們的生活狀況,還有好多青年志願者自願到山區支教,有力地緩解了山區缺少教師的局面。

2011年10月,筆者到豫南一個村庄採訪,發現該村一幢漂亮的教學樓中沒有學生上課。村裡的一位老教師告訴筆者,教學樓是村裡的一位企業家贊助蓋的,蓋成后鄉領導還到村裡參加了剪彩活動,可是現在村裡的孩子要麼隨打工的父母到城裡上學,要麼到5裡以外的村庄上課,因為這麼多年村裡就留下他一個教師,如今他老了,課改后的知識又教不了,為了不耽誤孩子的前程,村裡的學校前年被撤了。筆者發現鄉村學校的現狀是學生在減少,教師在變老,今天修新樓,明天長荒草。究其原因:一是農村教育人才資源的流失,教師走了,學生也走了﹔二是政府不切實際地盲目投入﹔三是由於農村教師待遇低,生活條件差,拖欠教師工資的現象嚴重,很多人不願到農村任教。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寧願在家待崗,也不願當鄉村教師。因此筆者寫了一篇《嶄新的一幢教學樓在風雨中哭泣》的報道,及時反映了農村教育存在的現狀,反響很強烈。

新聞工作者的職業責任就是為民立言,為社會立言,包括針砭時弊、抑揚頓挫、伸張正義等。[5]作為一名報道農村教育新聞的工作者,肩上有一副特別的擔子: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在農村落實得怎麼樣,黨和政府需要記者及時地進行反饋﹔農村的教育現狀需要解決哪些問題,需要記者向領導和大眾傳遞,以便更好地解決農村教育現狀存在的問題,實現城鄉教育均衡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毛凌,劉穎.推進城鄉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初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年SI期.

[2]汪培堅.教育新聞採寫的幾點思考[N].教育信息報,2011-12-12.

[3]羅又謹.淺析農村教育現狀及對策——以重慶市萬州武陵中學為例[J].都市家教,2012(3上).

[4]戚海燕.教育新聞的特征與記者的素質要求[J].新聞與寫作,2006(6).

[5]王平.成就性報道的貼近性[J].新聞愛好者,2005(10).

﹝作者單位:河南日報(農村版)﹞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