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化社會新聞傳媒的使用與管理【2】--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2年11月上

媒介化社會新聞傳媒的使用與管理【2】

童兵

2012年11月29日11:23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一部現代政黨史和新聞傳播史,處處寫著執政黨同新聞傳媒密不可分的互存、互用和互動關系。執政黨能不能在遵循社會發展規律和新聞傳播規律的前提下,有效使用和正確駕馭大眾傳媒,是衡量其執政能力高低優劣的重要標志。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把正確和有效使用大眾傳媒作為全黨的重要任務之一。

資產階級政黨在奪權和執政的長期實踐中,最早認識大眾傳媒對於政黨政治和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華盛頓作為美國獨立后的首任總統,懂得報紙是他與選民們進行交流的有價值的東西。最多的時候,他訂閱的報刊達到30份。第三任總統杰斐遜,更是一個千方百計地袒護新聞出版界並為之提供寬鬆環境的國家元首。他在華盛頓面前曾明確陳述過自己對民主政治中報紙作用的看法。他說:“沒有檢察官,政府則不能存在,然而在新聞出版自由的地方,則一個檢察官都可以不要。如果政府是廉潔的,它無需害怕攻擊和辯護。造物主沒有給人類任何其他方式在宗教、法律,或者在政治方面辨別真理。我認為政府對拍馬者和批評者採取不聞不問的態度是明智的,因為縱容前者和迫害后者可能有失尊嚴並且是犯罪行為。”[1]

由於西方傳媒產業私有化的結果,今天在美國這樣的西方大國,執政黨除了少數由政府把持的官方媒體外,一般不直接掌控大眾傳媒。因此,很難一概而論,說美國大眾傳媒都是美國執政黨及其政治代表呼風喚雨的忠實工具。200多年來,美國執政黨及多數總統能夠比較有效地使用和駕馭大眾傳媒的歷史表明,這種政黨同傳媒若即若離、時疏時密的關系,正是美國這樣的西方大國現代政治的一個特色。

作為美國民主社會的一條基本經驗,執政黨及其政治代表總統總是在尊重傳媒自身利益和新聞專業主義的前提下,有效而巧妙地使用與駕馭大眾傳媒。這種經驗,是在兩種情況下展開的:一方面,出於政治統治和輿論控制的需要,歷屆美國總統及其所代表的執政黨總是千方百計地運用各種手段使用、駕馭大眾傳媒。所不同的,只是關系疏密、遠近以及配合?契或被動存有差異而已。另一方面,大眾傳媒作為社會交往溝通的工具和社會輿論的標識,也總是積極主動地採集利用由總統所掌握的新聞資源。很長的歷史階段裡,這種利用與被利用的背景相當紛繁復雜,其間少不了個別為一己之私利賣身投靠的傳媒,但也不乏堅持社會責任和新聞理想的報刊。

早在馬克思和恩格斯時代,無產階級政黨就把報刊看成工人政黨存在的標志。他們認為,黨報是政黨的旗幟、武器和陣地。他們要求全黨珍愛黨報這個武器,堅守這個陣地。列寧作為黨的領袖,始終主張黨報作為黨的一個“組織細胞”而存在和活動,黨報應該成為黨組織的機關報。列寧領導的黨的第八次代表大會的決議指出,黨報是黨進行宣傳、鼓動和組織工作的強大工具,是影響廣大人民群眾的有力手段。毛澤東高度重視黨的報刊對於黨的事業的巨大作用,他的名言“報紙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工作任務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廣泛地同群眾見面”[2],最經典、最集中地闡明了黨的報刊同黨的組織的緊密關系。鄧小平十分強調對新聞信息資源的開發。他指出,我們最大的經驗是不要脫離世界,否則就會信息不靈,睡大覺,而世界技術革命卻在蓬勃發展。他還要求利用大眾傳媒來引導輿論,使之成為國家安定團結的思想中心。江澤民主持中央工作以后,高度重視新聞宣傳在執政黨工作中的地位與作用。他說,我們國家的報紙、廣播、電視等是黨、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它們作為現代化的傳播手段,能夠最迅速、最廣泛地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到群眾中去,並變為群眾的實際行動﹔能夠廣泛地反映群眾的意見、呼聲、意志、願望﹔能夠及時地傳播國內國際的各種信息,直接影響群眾的思想、行為和政治方向,引導、激勵、動員、組織群眾為認識和實現自己的利益而斗爭。胡錦濤多次強調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的意義。他要求堅持黨管媒體的原則,增強引導輿論的本領,進一步改進報刊、廣播、電視的宣傳,把體現黨的主張和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

從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到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關於使用和駕馭大眾傳媒的一系列論述說明,無產階級政黨從來就高度重視大眾傳媒的巨大社會功能,而無產階級政黨一旦成為執政黨之后,就牢牢地把大眾傳媒掌握在自己手裡,使之成為執政黨的喉舌,成為行使權力、宣傳政令、鞏固政權、聯系群眾的有力工具。其間,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無產階級政黨就在不斷地總結這些經驗與教訓中成熟起來,執政能力也隨之不斷得到提升。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