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的傳播活動中,傳播媒介指用來表達含義的靜態或動態的一切物體和物體排列。其中的新聞媒介,專指用於交流、傳播新聞信息的工具,包括報紙、期刊、廣播、電視、新聞紀錄影片和通訊社電稿等6種傳統媒體,也包括方興未艾的新興媒介,即互聯網絡、移動網絡、新型廣播電視及綜合媒介4種。習慣上,人們把互聯網和信息高速公路為主體的新興媒介稱為“第四媒體”,而將移動網絡(如手機)稱之為“第五媒體”。同樣,人們也將第四媒體和第五媒體高度普及的社會稱之為“媒介化社會”。截至2012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5.3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39.9%,手機用戶超過9.8億戶,手機網民達到3.88億,手機首次超越台式電腦成為第一上網終端。2011年中國傳媒產業和印刷產業總產值為12830億元,成為國家重要支柱產業。從產業結構看,報紙和電視佔市場份額31%,互聯網絡和移動網絡佔市場份額42%。這些數據表明,我國正步入媒介化社會。
一
新興媒介的普及和媒介化社會的發展,極大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的運行進程。有學者認為,對於生活在媒介化社會的人來說,不僅對於世界的全部想象都由媒介來構建,其思維方式、個人意識也打上了媒介化的烙印。在媒介化社會,人們的媒介消費結構與方式也有很大改變。互聯網和移動網絡的發展正在不斷地侵佔傳統媒體的受眾消費時間,改變著人們的媒介消費結構。央視索福瑞的調查顯示,在網民群體中,因使用互聯網而減少閱讀報紙時間的佔63.2%,減少收聽廣播時間的佔68.5%,減少閱讀雜志時間的佔66.9%,減少閱讀書籍時間的佔60.7%,減少收看電視時間的也佔到58.7%。
由於收視收聽信息習慣的改變和民眾媒介使用與依賴形態的變化,新興媒介對國民的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和文化社會生活的影響也日益加深。有學者指出,在政治生活方面,互聯網為網民開辟了一個空前自由的公共表達空間,公眾中蘊含的話語力量不斷得到釋放,網絡民意的影響力也由此而逐步得到提升。據不完全統計,自2003年孫志剛事件以來,政府20%∼30%的議程設置,來自網民的議題。有越來越多的網民,通過網絡參與政治生活和社會管理。在經濟生活方面,互聯網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社會經濟系統的運行邏輯和運行方式,在提升經濟效率的同時也使人們的經濟生活對網絡的依賴性不斷強化。在文化社會生活方面,不少學者強調網絡的應用,使人們的文化社會生活日益網絡化、虛擬化,在不少領域,離開網絡,幾乎寸步難行。誠如一位外國學者所言,媒介化社會的重要特點是,一個普通市民通過數字科技與全球知識體系相聯,提供並分享他們的真實想法和自身新聞。
新興媒介和媒介化社會這種巨大的社會影響,直接造就了一個全新的傳播主體。一位台灣學者指出,這個主體能夠利用它所能獲得的一切傳播工具,打造自己的媒體——自媒體、公民媒體、草根媒體,探討切身的議題,讓被大眾傳媒排拒的公民——特別是弱勢者——能夠借此發出自己的聲音,交流彼此的觀點,甚至串聯集體的力量推進改革的行動。還有位學者以極而言之、然不無道理的口吻分析過這類公民媒體的特點:不是由政黨、商業團體創辦,而是由個體、小團體或非政府組織所辦﹔常常發出非主流、反主流,甚至是反現行政策和現行體制的聲音﹔關注大眾傳媒不設置的議題,維護自身權利,推進社會運動,最大限度地體現包容性、平等性和參與性。
公民媒體的創辦,公民組織的活躍,公民新聞的多樣式傳遞,使當代中國在媒介化社會背景下的大眾傳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也使執政黨對傳媒的使用和管理,遇到空前嚴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