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傳播語境下的網絡話語特征--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 >>2013年·第1期

現代傳播語境下的網絡話語特征

劉??

2013年01月11日10:36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本文從話語的角度探討了傳媒文化,在現代傳播語境下的傳媒話語的共同特征基礎上,論述了網絡話語特征的獨特性。這種獨特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網絡話語的碎片化、可寫性及表述的自由化。

關鍵詞:傳媒話語﹔碎片化﹔可寫性

RonScollon在《Mediated Discourse As Socioal interaction》一書中談到媒介話語術語使用的三個層面:一是指大眾傳媒話語即報紙、雜志、期刊、電視、電影話語﹔二是指以電腦為媒介的網絡話語﹔三是指最為廣泛意義上的公共和日常話語,其媒介如信件、筆記、備忘錄,以及更多技術媒介如話筒、電話、電腦甚至英語、漢語,或說寫和符號語言傳播模式[1]。我們這裡所談論的主要是現代社會所公認的大眾媒介意義上的傳媒話語,即傳統媒體——報紙、廣播、電視等,以及本文的核心——第四媒體網絡。

一、現代傳播語境下的傳媒話語特征

(一)話語的廣泛性——政治民主化的必然結果

隨著政治民主化的進程,傳媒內部話語關系在新聞價值取向上,由“單一政治維度”向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娛樂“多向維度”轉變的發展,傳媒容納並呈現政治、經濟、科學、宗教、道德、文學、藝術以及日常生活等各種話語形式,根據自己的意圖與模式給予改造和再組織。

這種話語的廣泛性特征,某種程度上突破了傳統的國家、政治地理范疇以及社會范疇。從另外一個角度看,話題與話語開放促進了傳媒對日常生活的影響與滲透,尤其對私人領域生活的滲透。一方面,雞鳴狗盜的瑣碎之事可以成為媒介向公眾嘩眾取寵的工具,另一方面,對公眾人物的私人生活的關注也成為以媒介為主導的社會大眾的關注焦點。值得注意的是,話語的廣泛性與開放在網絡中表現更為顯著。這是因為傳統媒體的話語生產更受到法律、政治、社會、文化等因素的制約。

(二)話語的直觀性——消費經濟下的媒介的“視覺轉向”

市場經濟嚴格說來就是消費經濟。為了實現市場經濟利益最大化原則,其市場運行及生產行為不能不瞄准公眾消費動向,不能不圍繞消費旋轉。“顧客就是上帝”這一口號就很能說明這一點。正是由於市場經濟著眼於消費的運作機制和西方社會消費主義思潮的影響,使當前我國傳媒呈現出一定的消費主義傾向。這種消費主義傾向,即是指傳媒著眼於公眾物質消費和精神消費需求欲望的創造,對物的符號意義的強調及其所營造的“消費社會”的氛圍。

正是在這種消費經濟的影響之下,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范圍內媒介的一個顯著變化就是視覺形象(包括圖像和活動影像)在媒介內容表達和受眾吸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印刷媒體的“讀圖時代”早已來臨,電子媒體的“影像時代”也已到來。這表明形象已經取代文字成為媒介傳播的強勢符號,此即媒介的“視覺轉向”。

媒介的視覺轉向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這種特征在內容上主要表現為對消費主義意識形態的大力張揚,在形式上就表現為傳播符號的視覺化。形式上的表現主要集中於文本形式的變革。報紙的彩版、大量的圖片、耀人眼目的標題,電視技術的更新以及時尚、另類等元素的介入,網絡多媒體技術的廣泛運用和圖片專題,都有利於形成視覺沖擊力,刺激人們的消費欲。

(三)話語的世俗性——文化身份的認同感

隨著20世紀90年代中期“人文主義精神”的提出,我國當代傳媒開始出現了一大批平民化色彩濃厚、凸現平民意識、表達對平民的關懷的新聞報道和節目,從以《第七日》、《南京零距離》為代表的民生新聞的興起並形成規模效應,更加凸顯了傳媒話語的世俗性。這種世俗化的傾向以平民的內容為關注焦點,以娛樂化的手段制造話題,雖然備受爭議,卻也受到了廣大受眾的普遍歡迎。

所有的傳播行為都有兩個指向:一是披露事實,告知情況的指向,一是傳受雙方相互交流、互動的指向。后一指向認為,傳播是相互關系的協調,而非對立。這一指向使傳播從權力話語轉向身份認同話語,主要是文化身份的認同,而不是階級身份的認同,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認同,更強調情感、體驗和娛樂。就連黨報也從過去強調政黨的聲音,發展到現在強調與社會生活相關的話題。大多黨報都將本地新聞放在了重要位置,本地新聞的數量在所有新聞中所佔的比重可以高達40%以上,報道的角度也有了新的解讀。如報道城管部門的技術革新,不僅從官方的角度,更是從百姓的視角,看到了各種問題諸如井蓋丟失、公共設施損壞、垃圾渣土堆集、佔道經營、違章搭蓋、油煙擾民等,都可以在短至數十秒內反映給監督和指揮中心。這就切合了城市化、市民化、個性化的需求。正是在關注世俗平民,報道世俗生活,追求世俗價值,表達人文關懷的過程中,當代媒介在價值追求上更強調人在感性上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從而實現受眾文化身份的認同感。

二、網絡話語世界的話語獨特性

(一)網絡話語的碎片化

在傳統新聞中,一個報紙版面或廣電新聞欄目有各種各樣的新聞,往往各自獨立,互不相干﹔連續報道必須在不同的時間段以不同的文本樣式提供給受眾,客觀上從時間和空間兩個層面都割裂了新聞本身的內在聯系,使動態的事件扭曲成靜態的畫面。這使傳統媒體更重視新聞作品本身內部的組織,強調要素的完整。然而在網絡新聞中,時間和空間統一在一起,各種新聞與評論的不斷加入使新聞基本沿著事件的發展而成為變化著的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

伴隨著新聞的過程化,網絡話語呈現碎片化的特征。網絡新聞在追蹤當前發生的事件時,往往以很短小的篇幅出現,它們只是一個短暫的片斷,必須與其他報道聯系起來才稱得上有頭有尾。如網絡中的滾動消息通常是一句話新聞。彭蘭認為,網絡新聞“為追求時效性而進行頻繁的動態更新,容易形成新聞的‘瞬時化'或‘碎片化':一些新聞在網站中轉瞬即逝,事后很難查証﹔一些新聞隻能支離破碎地展示新聞事件的各個片斷,很難全面深入地體現新聞事件的本質”[2]。

應該說,碎片化拆散了傳統新聞的完整性,代之以不完整性。這種不完整既是內容的不完整,也是深層意義架構的不完整。與傳統新聞相比,新聞文本碎片化造成了更多的文本間隔、差異和矛盾,使傳統新聞追求的意義統一性在一定程度上消解。這就削弱了新聞作者對文本的控制,使受眾在建立對事件的理解結構上有了更大的發言權。另外,如果從互文的新聞報道網絡的角度看,反而會觀察到其豐富的一面。其實,碎片化的現象在電視新聞頻道中也存在著。但相對於電視的瞬間即逝和線性剛力,網絡新聞因為其異步性和海量信息,使這些碎片可以長時間共存。正如網絡專題以超文本方式對信息的聚合。對照梵•迪克的假設性新聞圖式結構[3],網絡新聞可以說是將完整的新聞結構拆開,以各種方式重組,使文本間呈現出分裂又融合的景觀。

(二)網絡話語的可寫性

“在網絡新聞時代裡......一個重要的新角色進入到了信息傳播領域:那些閱讀、觀看、利用新聞信息的人。由於參與信息傳播的門檻已經完全消除,被採訪對象如今有可能在報道中加入新的信息,新聞報道表面上是個已經完成了的作品,實際上卻永遠沒有完成。[4]”網絡改變了原本完整自足的文本觀,逐漸成為一個巨大的可寫文本。在這一可寫文本中,“作者已死,文本是動態開放的網絡,能指在各種互文中游移﹔讀者獲得了作者的地位,閱讀的過程就是寫作的過程,文本的意義無限多元。”

微博的流行,使普通網民更方便地成為了新聞的發出者。人們爭先恐后的發表最新的信息,並表達自己的意見,成為了新聞的生產力,體現了普通民眾的社會生存現實。具有網民特性的專職網絡記者又根據網民提供的信息發掘新聞,將微博的信息融入到專業的新聞文本中去,成為開放的新聞的組成部分。

另外,網絡新聞專題多姿多彩的“超文本結構” 徹底改變了傳統文本的線性結構,在文本構成上,不僅有文字文本,還有聲音文本、圖畫文本、動畫文本、甚至影視文本,並且各個文本間及每個文本之中的詞語、句子都能與其它文本交錯互連。運用超文本結構,網絡新聞專題實現了多種文本的平面組合和互通,構成一個有聲音、圖畫、動畫、影視、文字等各種傳播介質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信息網絡形態,文本的互文特征在此得到很好體現。

(三)網絡話語表述的自由化

比較傳統媒體與網絡話語的表述特征,網絡賦予了人們更多的話語權力,話語的表述因而也更加自由與多樣。正如前文所述,網絡話語生產突破了法律、政治、社會、文化等因素的制約,因而無論從話題的選擇上,還是話語的具體表述上,都表現得更加自由、大膽。

一方面,各大網絡媒體紛紛開設專題,對熱點事件進行追蹤,不僅是“海量的信息”,更有“海量的文字”,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文字順序把相同的信息說出來,體現出表述的自由。在網易的“滾動專題”中,我們往往能看到標題不同,但內容一樣的重復報道,並安排在同一個專欄之中,這種現象在報紙等傳統媒體中是不允許存在的。它出現在網絡中,顯得理所當然,並能強化這一新聞的力度。另一方面,在話題和語言的選擇上,網絡可以說包羅萬象,體現出更為寬鬆的自由度。無論是高雅、嚴謹的書面語言,還是低俗、下三爛的口語表達,都在網絡中得到集中而完全的呈現,這更是傳統媒體中所不可能出現的。在對這種“自由”的把握中,人們各抒己見,平等對話,形成了一個“眾語喧嘩的烏托邦世界”[5]。

總之,網絡話語的種種特征形成了網絡的獨特文化,也就是說網絡文化實際上是通過傳媒話語生產、實踐與控制而形成的。這種生產、實踐與控制作為文化生產的一種重要形式,它與其他形式的話語如政治、經濟、法律、道德、宗教、科學、文學藝術等也有密切關系,但仍然具有自身的獨特性。

(作者簡介:劉?,女,武漢東湖學院講師,碩士,主要從事新聞傳播研究。)

參考文獻:

[1] 蔡敏.傳媒話語生產與控制[OL].http://academic.mediachina. net,2003-07-07.

[2] 彭蘭.網絡新聞學原理與應用[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3.

[3] (荷蘭)梵•迪克.曾慶香譯.作為話語的新聞[M].華夏出版社,2003.

[4] (美)羅蘭•德•沃爾克.網絡新聞導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5] 馬琳.論巴赫金對話理論的雙主體性[J].濟南大學學報,2004(1).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