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新形勢下電視節目編導綜合素質--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 >>2013年·第1期

淺談新形勢下電視節目編導綜合素質

陳一凡

2013年01月11日13:28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本文分析了新形勢下電視節目編導隊伍的現狀,提出了對電視節目編導的素質要求及創新能力、建立健全編導機制,以提高電視節目編導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電視編導﹔現狀分析﹔專業素質﹔創新

隨著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信息時代突飛猛進,資訊潮流的歷史性飛躍加速了廣播電視事業前進的腳步。中國電視經歷了從節目時代到欄目時代再到頻道時代的迅速轉變,頻道專業化、節目精品化、欄目對象化等對電視欄目的生存和發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戰。而電視節目編導是電視欄目的創作核心,電視欄目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電視節目編導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電視節目編導是否具有全面、過硬的專業素養因此成為電視傳播競爭勝敗的關鍵。

一、當前電視節目編導素質現狀分析

從電視節目編導隊伍的現狀來看,可以說是數量龐大,具有審美意識和相當高的藝術鑒賞力,有協調組織能力和社交能力也懂得經營。但是目前的編導隊伍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與新形勢下對電視節目編導新的具體的訴求相比整個編導隊伍的發展時間比較短,專門受過電視業務訓練的人員比例不大,普遍“重實用輕培訓,重經驗輕理論”,人員流動過於頻繁﹔業務全面、綜合素質好的復合型、應用型知識結構的編導專門人才奇缺﹔科學管理相對滯后,薪酬體系與崗位權責缺乏有效匹配﹔思想道德水平參差不齊等等阻礙了編導行業向更高層次的發展。

二、新形勢下對電視節目編導綜合素質的要求

(一)優秀的政治素質和服務意識

以高新技術為主要動力的新世紀,國際競爭開始轉向社會高智能化的較量,即人才的較量。電視節目編導需要具有對事物的敏銳洞察力和准確判斷力,從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中捕捉社會動向的能力,直接影響著創作的結果。這是由當前歷史條件、大文藝性質決定的。作為一名電視節目編導,首先要鍛煉思想,陶冶感情,培養一種寬闊的胸懷、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以及對真善美的執著追求。與此同時,還要研究電視傳播特性和受眾心理需求,從而以更好策劃創作出為觀眾喜聞樂見的電視作品。為此必須要善於抓住時代的脈搏、問題的主要矛盾,走在社會發展的最前沿。

隻有這樣,他們才能夠抵制拜金主義、急功近利的思想傾向,恪盡職守建設“兩個文明”,充分發揮專業特長,竭誠為觀眾服務,對社會負責,同行業之間互助合作,以無私奉獻精神傳播先進文化。比如《焦點訪談》的選題內容是當前的熱點、焦點話題,是具有重大意義的新聞事件,如國家大政方針,或者是事關民生的社會問題,從為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著眼選題,每一個問題都是大眾關心、熱切期待的社會重大問題。

(二)電視專業素質

電視藝術是一門視聽結合的、高科技含量的綜合藝術,有著自身的發展規律和特性。作為電視編導要“熟其專業、知其動態”,並緊隨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靈活運用各種新技術、新手段(數字特技、電腦動畫),現場同期聲、音樂、音響效果、影像資料等諸多電視語言元素來完成對客觀事實的闡述和藝術的再現,使電視節目的表現力更加豐富。隨著非線性編輯技術和虛擬演播室技術在電視節目中的大量應用,使電視節目的制作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作為一名電視編導應該站在電視藝術的最前沿,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不斷更新和掌握這些前沿專業知識,並通過自身的努力進行創造性的發揮,推動電視節目創作向前發展。古人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編導隻有不斷的研究新問題、新技術、新手段,擴充新知識,與時俱進,走在時代發展的前沿,成為電視理論與實踐的學術領頭人。比如《焦點訪談》的口號是“用事實說話”。在節目的片頭,在快節奏又有震撼力的音樂背景下,閃出“用事實說話”的主題詞﹔而黑白的顏色對比也暗含著是非分明、公正無私的寓意,展示出一種勇往直前的氣勢﹔從片頭的設計也可以看出來,一個類似眼睛的鏡頭從底層升騰上來,巡視一周,顯示出關注與紀實的姿態。

(三)審美意識與藝術鑒賞能力

編導一定要了解的電視節目的創作知識,欣賞中外一流的電視節目的代表作品,從鑒賞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博覽與精取相結合。在廣泛吸取藝術營養的基礎上,才能提高對電視作品的審美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判斷力。審美,是電視藝術最本質的特征,而觀眾從藝術作品中獲得審美感受的中介因素是人感情。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說“藝術就是感情”。有了難以克制的感情流動,藝術家的創造才會發生。當觀眾被作品中蘊涵的激情所感動,才會引起心靈上的震顫,即感情共鳴。因此而產生審美享受和審美愉悅,這種審美效應會引起人的思想升華和行為驅動,激勵人們去探索、去追求、去抗爭。在創作中就能夠比較自覺地注意駕馭欄目的建構,以適應觀眾審美需要。

(四)靈性、悟性及韌性

人們歸納出編導要具備“靈”、“悟”、“韌”三性。電視創作需要靈感,靈感是一種非邏輯思維方式,具有突發性、瞬間性和觸發性等特點,是激發作品創新的重要途徑。它是在文化的不斷積澱,藝術感知能力的不斷加強,行為見解的不斷超脫之后才爆發出來的。所以一個好的編導就要跨越思維定式和行業局限,從而謀求個性化的突破。而悟性是衡量編導知識水平和認識水平的試金石。要提高自己對事物的分析、判斷、綜合能力,首先加強自身修養與理論修養﹔其次要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社會有獨到見解,對新生事物有敏銳的洞察力,這種對社會、對人生的感悟,高屋建瓴的理性認識和分析。電視節目的制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它包括策劃、構思、採訪、拍攝、剪輯、特技合成、解說配音、字幕等多道工序。比如攝制組會經常遇到攝制經費、場地等諸多意料不到的困難和問題,如果此時大家同心協力可能就會渡過難關,否則就會前功盡棄。因此,電視編導更需要有百折不撓的勇氣和戰勝一切困難的信念。韌性除了表現在不怕困難方面以外,還表現在對藝術的執著追求上,編導要千方百計為實現自己的藝術構想而奮斗。如電視連續劇《水滸傳》在1998年新年伊始播出,當時創造了高達40%的收視率,編導張紹林既是編導又是攝像,他在談創作體會時說,為了拍好《水滸》中的武打戲,最多的一個鏡頭曾拍了55遍。沒有一股鍥而不舍的韌勁,是不可能拍出高質量的作品的。正像斯坦尼斯拉夫所說:“不要愛藝術中的自己,要愛自己心中的藝術”。

(五)深刻理解和運用視覺語言的表達方式

衡量編導素質的標准之一是對視覺語言運用得如何,即對鏡頭的把握。編導隻有巧妙、到位、恰當地使用鏡頭,才能夠清晰明確地表達意圖,闡明節目的內涵,才是對視覺語言的高境界的運用。蒙太奇技巧是電視創作的基礎,創作者通過鏡頭的組織去創造含義、去敘事、去抒情,這都是建立在蒙太奇技巧的表意規范之上的,它成為電影電視制作的基本條件。蒙太奇不僅致力於連接鏡頭、場面,流暢地講述事件發展的過程,而且要生動形象地描寫故事,層層推演、詳盡細致地展示事物,繪聲繪色、形神兼備地刻畫事物,體現出藝術表述的價值和特色。比如:用江河奔騰來抒發豪邁壯麗的激情,用烏雲翻滾、雷電交加暗示情勢險惡或心潮澎湃,用雄鷹展翅象征理想與自由,用白鴿飛翔代表和平與安寧……這些都已經成為屢見不鮮的蒙太奇修辭形式了。在大量的MTV或電視廣告中也見到過這樣的處理。“國窖1573”的電視廣告就是從看得見的“影像”和聽得見的“聲音”開始的,讓人產生關於“悠久的歷史”的聯想。

(六)溝通能力和良好的社交能力

電視節目的生產是集體創作活動,而編導是電視節目創作集體的核心,是節目的靈魂,他有效協調各方面關系,參與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各項具體工作統籌安排與操作執行。組織協調攝制組的創作人員,在節目錄制之前要把節目的主題思想、目標風格和總體脈絡等向大家介紹清楚,如向導播講明意圖和要求,導播才能做到心中有數,遇事不慌,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與所有人員特別是攝像師密切配合,拍攝出節目需要的理想畫面,進而做到畫面切換得當、自然、流暢。

三、對電視節目編導創新思維機制培養

俗話說“於細微之處見精神”,培養創新精神,必須加強對細節的關注,如果說創新是種質變,那麼這個質變必須經過“量變”的積累。要保証電視欄目的創新,就需要電視編導具備創新的素質[1]。重視細節,是要提倡電視編導在工作中的一種認真的態度和科學的精神。合理的細節安排與場景設置有利於作品藝術美感的鑄就。如果編導選擇得當,它往往會起到以一當十、事半功倍的表達效果[2]。要“熟其專業、知其動態”。電視節目發展演進日新月異,要使欄目能夠與時俱進,始終保持旺盛的創新能力,就必須高度重視對編導的培訓工作,隨時更新編導的知識結構,使其能夠掌握前沿的電視理念和全方位的知識。不斷培養創新意識,主動研究新事物、接受新觀念、形成新思維,跟上形勢的發展,以敢為人先的勇氣和崇尚科學的態度去創作[3]。要給電視編導一定的自主權,滿足編導高層次心理需要,充分激發創新思維,在一定程度上給電視編導創造集思廣益,發揮才能的空間,既有利於滿足個人的成就感,也有利於形成個人的風格。要進一步研究電視編導的心理需求,強化創作動機,多考慮建立競爭與合作的工作機制,營造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競爭環境,為其施展創新能力提供良好平台。要建立科學、系統、合理的評價體系,將薪酬、培訓等物質獎勵與精神激勵結合起來,激發電視編導的策劃和創作的激情,調動其創新積極性。要落實電視節目編導法規,促使電視節目編導隊伍的優勝劣汰。

總之,電視節目編導作為電視傳播過程中的“心臟”,作為電視節目選題、編改、制作、審定、播出等工作的制作者、組織者和領導者,是貫穿整個電視節目創作過程始終的核心人物,電視編導素質的優劣高低.就直接決定著電視藝術的總體水平。隻有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和專業素質,才能迎接新世紀電視事業的新挑戰。

(作者簡介:陳一凡,女,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主要從事廣播電視編導研究。)

參考文獻:

[1] 李軍.給攝像機裝上“第三隻眼”——兼論電視攝像師的編導意識[J].聲屏世界,2011(10).

[2] 鄭美薇.淺談新形勢下電視編導的職能、素質與時代要求[J].中國對外貿易,2010(22).

[3] 楊術,王淑華.淺談如何激發電視編導的創新思維[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0(2).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