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老百姓喜歡看的會議新聞--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 >>2013年·第1期

做老百姓喜歡看的會議新聞

來東曉

2013年01月11日13:34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會議新聞作為新聞信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媒體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如何做好會議新聞是每個新聞工作者和學者應當努力探討的一個問題。以“老百姓關注度的高低”作為衡量標准,來判斷一條新聞的價值大小,從老百姓關心的角度用心用技巧去做他們看得懂、喜歡看的會議新聞,那麼會海不僅能淘金、煉金,還能出精品。

關鍵詞:現狀﹔角度﹔方法

一、引 言

在當今我國的社會發展中,電視因其特有的視聽合一的傳播速度和傳播效果,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每天打開電視,各衛星頻道以及地市電視新聞綜合頻道,我們都會看到各類的會議新聞和會議報道,這些已經成為我國城鄉廣大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如何做好會議新聞的報道,讓老百姓在眾多的會議報道中更好地了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更好地服務百姓的生產生活已迫在眉睫。這就要求每一位新聞從業人員除了具備良好地新聞業務素質外,還要多動腦筋,創新方法,換位思考,了解老百姓最需要什麼,讓他們在眾多的會議報道中獲得更多所需要的新聞信息。

在電視新聞傳播中,我們每天都隨處可見各類的會議新聞報道,並且往往佔據著重要的位置。某年某月某日召開什麼會議,出席會議的領導是誰,主要領導發表重要講話……如此“程序老套、內容重復、冗長生硬”一般性會議報道已不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極大地影響了新聞的收視率和傳播效果。

我們報道什麼,筆者認為關鍵取決於兩點:一是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二是我們的觀眾最關心什麼。千篇一律的會議新聞報道不僅傳播形式單一,而且信息量小,觀眾要麼選擇關機,要麼直接更換頻道﹔如果在會議新聞中報道的是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那麼他就會很感興趣。因此我們在會議新聞的報道中,既應該符合黨的方針政策,同時又是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以此來提高會議新聞報道的吸引力。我們要抓住領導重視並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熱點問題進行報道,解疑釋惑,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報道群眾所關心的問題,隻有這樣,我們的會議新聞報道才能出新、出活,就會收到廣大群眾的歡迎,引起社會各界的反響。

眾所周知,會議匯集很多信息,傳遞出很多政策和發展動向。工作性報道對實際工作更有借鑒和指導意義。在報道會議中,因為會議匯集了太多內容,寫作就有個角度選擇的問題。否則包羅萬象,會把真金子埋藏在沙土中﹔因為會議形式如出一轍,就有個表達方式的問題。否則容易和簡報、會議紀要類同,枯燥而無味﹔因為會議內容還需要理解,所以就有個對內容剖析、幫助理解的問題,否則浮於表面,淡而無味。

總之,報道會議很容易,把會議報道好並不容易。基層通訊員應該能在會議中用新聞的眼睛去發現很多新聞點﹔應該能用新聞腦去思考問題,報道的信息使人深受啟迪﹔應該能用新聞筆去寫,有很強的語言駕馭能力,使人在閱讀的同時感受到文字的魅力。筆者認為,要讓會議報道增加新聞含量,要把會議新聞寫出彩來,離不開一點,就是無論參加什麼會議,傾聽什麼匯報,要常常換個“角度”寫會議新聞。

二、換個“角度”寫會議新聞,應注意的方面

(一)會議報道要貼近百姓生活,力求平民化

在平時的會議新聞報道中,我們在處理這些會議新聞稿件中往往把報道的重點集中在個別領導身上,而這些報道也正好迎合領導的口味。很多領導也喜歡自己做到報紙上有形,廣播上有聲,電視上有影,在新聞報道中許多的記者就按照領導指出、強調的模式,而這種站在領導視角來報道會議很容易讓觀眾接受,讓我們的觀眾也容易產生抵觸的心裡。因此,筆者認為會議報道既要反映方針政策,還要反映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內容。如全市召開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會議,我們在採訪中,就不能來簡單報道領導講話要求,而是要學會換位思考,以平民化的視角,認真思考老百姓最關心的是什麼。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設的政策、對象、條件、數量以及補貼標准,什麼時候建成並交付使用等等,這些恐怕都是老百姓最關心的話題和熱點。如果我們在採訪中不去用心思考,隻停留在表面做文章,就會使新聞的信息量減少,宣傳的效果也將大打折扣,自然就會受到老百姓的“冷落”。

再如,一年一度的市人大、政協兩會報道,如果我們在報道中停留於程序化的會議報道,就會使老百姓乏味,近年來,南陽電視台之所以在“兩會”報到中取得比較好的效果,就在於節目從形式到內容的不斷創新。我們在《南陽新聞聯播中》不僅做好會議程序性的報道,而且還開設了反映一線代表委員風採和百姓心聲的子欄目,力求貼近生活,反映百姓心聲,通過熒屏架起了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溝通的橋梁。因此筆者認為,做好會議新聞報道,一定要跳出會議寫新聞,以平民化的視角去報道會議新聞,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宣傳效果。

(二)參加會議用新聞耳去聽就會發現許多“新聞點”,即會議傳遞的,又為讀者感興趣的內容

會議就是記者發現新聞點的重要場所。因為會議是信息的匯集地,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會議本身就新聞含量很豐富的地方。許多記者所寫的會議新聞中,幾乎有70%是在會議中發現的。每當他們走進會議室,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是記者身份,想到的是抓住所能抓住的每一個細節,體會哪些是能夠而且需要傳播的新聞點,同時也是讀者感興趣的內容。例如,要報道企業每年召開一次的職代會,這在企業來說,當然是一件重大的事情。記者到達現場首先對會議工作報告、財務報告等會議資料進行仔細的閱讀和研究,換位思考,找出了幾個讀者會感興趣的話題。比如人力資源的教育培養,分配制度的改革和修訂,體制改革工作、黨風廉政建設問題等等,做到心中有數。所以,會議報道要巧妙記錄與會者的心聲,陳述工作報告提到的未來做法。而且報道中,職代會成了觀點的來源而不是報道的主體,從而源於會議,又跳出會議。有觀眾看了報道后對我說,有一種從不同角度報道會議但很有看頭、符合實際、能給人啟迪的感覺。

(三)記者要用新聞筆去寫,表達力求鮮活

在會議中發現了好的新聞點素材,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表達方式,會使好的新聞素材的新聞價值降低。反之,好的表達方式可以給新聞增色。所以,會議新聞的報道,需要鮮活的表達方式。而要使表達方式鮮活起來,筆者認為要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1.會議新聞報道的標題要直觀,且引人,頗富文採。眾所周知,新聞標題是每一新聞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整個新聞中起到了重要的畫龍點睛的作用。同時,一條好的會議新聞能不能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與標題有著很大的聯系。新聞標題能反映出新聞的主題,讓觀眾在收視中,就能留下直觀具體的印象。例如,南陽市召開保障性住房會議,記者如果不去動腦筋,懶省事,就會在新聞標題中寫我市部署保障性住房工作,標題就不能直觀反映新聞的主體。記者如果稍一動腦筋,抓住群眾關注的今年南陽市將建設5000套保障性住房,一下就會吸引觀眾的目光,引起觀眾對這條會議新聞報道的關注。可見新聞標題在會議報道中起到重要作用。

2.會議新聞報道的導語寫作要短小精干,要有力度,要扣人心弦。與會議新聞的標題一樣,導語首先要反映出會議新聞最重要的新聞事實,要抓住會議內容的重點,力求簡明扼要,生動具體,這樣才能吸引觀眾關注新聞內容。

3.會議新聞報道的正文要有條理,要故事化,妙趣橫生。做好會議新聞報道,不僅要體現在新聞的標題、導語上,還要在理清條理上下功夫,要用平實的語言,獨特的視角去發現新聞點。要用故事化的情節,層層解開新聞的事實,隻有這樣才能更貼近群眾,貼近生活,收到良好的收視效果。

4.鮮活在會議新聞報道中,還要求記者要有一種新聞創新觀念和創新意識,也就是記者在工作實踐中不一定就會議的主體內容而寫會議。要善於發現並捕捉會議中的“花絮”,這樣就可能更能吸引觀眾,贏得觀眾關注,這不僅反映了會議,而且更能深化會議新聞的主題,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不如每年一次的地方人大政協、會議報道,記者除了要報道好程序性的會議之外,我們還可以發現和捕捉一些與會議本身有關的內容,隻要記者留心,去觀察,去思考,去深入報道,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四)對不同類型的會議採用不同的方法處理

每天打開電視,我們時常會看到一些地方的新聞媒體會議新聞佔據新聞重要位置,會議新聞幾乎是一個格式,除了枯燥、空洞以外與形式呆板,方法單一有著很大的關系,進而給人一種嚴肅、重要不中看的印象,十分乏味,所以對不通類型的會議報道要採用不同方法的處理。筆者認為,一是事關全局的大型會議可按一般新聞處理,注意發重要位次即可,也即是採取“精編精報”的方法,新聞節目之后可增開臨時性的會議專題報道。在報道會議整體進程時,可用側記、見聞、花絮、訪談錄等形式來表現﹔二是一般性會議突出重點,找出特點,採用“精編簡報”的方法,以點代面即可﹔三是行業性會議,專業性強,內容單一,有其自身特點,文字處理好容易被受眾接受﹔雜會報道拋開程式化,按新聞價值取舍,形式可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對於勞動節、建黨節、教師節、國慶節等慶祝活動較多的會議報道,可用集納的方法,實行“精編合報”。如可在新聞欄目中開設時政快訊,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將當天發生的會議報道播發出去,這樣不僅能夠騰出更多的時間,把鏡頭對准基層,對准群眾,還可以提高新聞節目的信息量,讓老百姓在眾多的新聞報道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內容。

三、結 語

力求會議新聞出新、出彩,讓會議報道活起來,是新聞的生命力,也我們每一位新聞工作者應當遵循的一項基本原則,在平時的工作中,各種會議新聞採訪活動每天都可能發生,這些都為我們的平時的採訪提供了豐富的新聞線索和新聞素材,要在眾多的會議新聞中發現新聞點,關鍵要看我們每一位新聞工作者平時的積累以及新聞記者敏銳的觀察力和洞察力,平時練沒練就一雙“新聞眼”,怎樣在會議之后的寫作中把握好這些新聞資源。

總之,我們在寫會議新聞的時候,平常要多了解一些時局,多收集一些材料,多研究一些寫作方法,這樣就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要充分發揮電視媒體的特點和優勢,抓住群眾關心、領導重視、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報道,力求平民化,做到貼近百姓生活,才能使會議報道從內容到形式的常報常新,才能出色出彩,更好地當好黨和政府的喉舌,更好地服務於社會,服務好我們的大眾。

(作者簡介:來東曉,男,南陽電視台新聞中心時政部副主任,編輯,主要從事時政新聞編輯研究。)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