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新聞教育應包括通識教育、專業學科基礎教育和新聞傳播專業教育三個層面的內容。美國的新聞教育總體上比較合理,而中日的新聞教育則存在一定的欠缺。近年來,日本和中國均在努力變革各自的新聞教育模式,筆者以美日的經驗和變革為參照系,以期為我國的新聞教育發展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新聞教育﹔通識教育﹔人文學科﹔新聞業務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新聞傳播學界有個共識,即新聞傳播學科的專業教育應包括三個層面:通識教育、專業學科基礎教育和新聞傳播專業教育。若以此共識綜合考量,美國的新聞傳播教育體系最為合理和成熟。100多年來,全美大約建立了420家四年制新聞傳播院系,其中120家具有研究生教育資格,專業型新聞傳播院系數量則更少,但他們卻往往是全美頂尖的優秀院系。美國卡內基基金會不久前在全美挑選五家頂級院系做新聞傳播教育教學研究試點單位,入選的有哥倫比亞大學、南加州大學、伯克利大學、西北大學、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管理學院(非新聞專業),后又追加了馬裡蘭大學、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等其他五家。學生若想獲得新聞學學士學位,必須修滿128個學分,其中,新聞學課程通常為40多個學分,而在剩余的80多個學分中,人文、社科、自然科學和藝術類課程則必須佔65個以上。以美國密蘇裡大學新聞學院課程設置為例,學生本科階段注重人文科學通識教育,新聞專業課學分僅佔總學分的33%,其中近70%左右的學分則從文、史、哲、商、法等學科選擇。在實踐能力的培養上,學生必須掌握所選方向的基本採訪、寫作、編輯技能,然后在此基礎上選修更高級別的專業課。
中國和日本則在新聞傳播教育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距。日本雖是世界上新聞事業較發達的國家之一,但在2005年以前,卻幾乎沒有系統性的新聞教育機構,直到2005年早稻田大學率先在政治經濟學部開設新聞媒體研究生院,這一局面才被打破。最近幾年,日本與中國的新聞教育在發展方向上呈現出明顯的“相向而行”的態勢:以往高度重視新聞專業技能教育培養的中國,日益關注學生的通識及專業學科背景的教育,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知識和能力﹔而先前幾乎把通識教育作為全部內容的日本,也明顯加大了新聞業務技能的培訓力度。
本文研究將以美國的新聞教育體系為藍本,並以日本新聞教育的變革為參照系,以期為中國新聞教育的發展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議。
一、高校開展新聞專業技能教育必不可少
一個現實可能令國人難以理解:2005年以前,日本國內沒有在高校開展新聞學科的專業教育。日本著名新聞學者花田達朗教授曾說過:雖然日本各所高校都開設有新聞學的相關課程,但“以往的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一般素養,並不能稱之為專業教育”。同時,日本的各大報社和電台對了解新聞業界業務與狀況的學生不大歡迎,花田達朗在一篇論文中更明確地表達了這一思想:
——在日本不存在已經被制度化了的新聞教育。
——各媒介企業單獨對職員進行內部職業訓練。
——內部職業訓練的內容在超越了具體企業的層次上不具有代表性。
——雖然不少大學有大眾傳播和新聞有關的學系或學科,但新聞的職業教育在大學和媒介產業之間還沒有有機地聯系起來。﹝1﹞
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新聞傳播系瀨川至郎教授介紹的該校開展新聞教育的情形,在相當程度上也印証了花田達朗教授的觀點:
——早期,日本新聞界更樂意使用“白紙”新手,認為接受過新聞學教育的畢業生不易“洗腦”,到2005年以前,日本高校從未開展過系統正規的新聞傳播學教育。
——當時,日本新聞傳播學主要採取OJT(on the job training)培訓方式,畢業生進入新聞機構后﹔再由新聞機構按照自己的要求展開培訓。近年來,新聞業界變化頗大,電子媒體、互聯網的出現,使得新聞工作變為24小時工作制,OJT培訓難以為繼,2005年,早稻田大學成立新聞媒體研究生院,開始進行系統的新聞傳播學教育,隸屬於政治經濟學部,旨在“培養專業新聞工作者”。
美國的新聞教育在這個領域顯然更合理,以多次在全美新聞學院排名中居前幾位的美國西北大學MEDILL新聞學院為例,盡管該院隻為本科生安排了五門專業必修課,但這五門是新聞學的基礎課,每個學生隻有掌握了最基礎的新聞理論和新聞技能后,才能有效地學習專業方向課和專業選修課。學院更希望學生在一年級學習與掌握新聞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在余下的3年將更多的精力放到學習專業方向和選修課程上,發展自己對某項專業新聞的興趣愛好,進而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新聞採編制作的新聞實踐上。﹝2﹞
單就這方面而言,中國高校的新聞教育比日本更切合現實需要,歷來都把學生的新聞專業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各新聞院系已經建構了一套課程體系框架,這個框架主要包括兩部分課程,一部分為公共基礎課,如政治理論課程、文史課程、體育、外語、計算機等﹔另一部分為專業課程,有專業基礎課(如新聞採訪寫作、廣播電視節目制作、廣告學等)。此外,還有相關知識課程、實驗課和實習。﹝3﹞在這樣的課程體系中,新聞專業課程佔據了相當大的分量,這對於提升學生的業務技能是很有幫助的。
二、新聞教育的核心是提升學生的人文科學素養
在高校新聞教育過程中強化人文科學知識的培訓,以提高學生的人文科學素養,是一個早已有之的傳統。早在20世紀20年代,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新聞系創始人布萊耶便認定新聞教育應當包括一整套的知識,應當給學生廣博的知識背景和一部分新聞方面的技能訓練。他的課程設計成為全美大多數新聞學院的藍本。在四年制新聞本科的課程中,他規定新聞學的課程隻佔四分之一,其余四分之三應當包括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如經濟學、法律、歷史和英語等內容。他的觀點至今仍對美國的新聞教育產生著重要的影響。1922年布萊耶在威斯康星組建了一個輿論學研究生討論班,他的課程是用社會學、政治學的理論去發現和考察大眾傳媒在社會中的角色。如今,美國大學在重視業務技能傳授的同時,也注重人文社會科學理論素質的培養,普遍提倡通識教育。如密蘇裡新聞學院本科教育以人文社會科學基礎課程為主,佔75%。﹝4﹞
日本的新聞教育起步雖晚,但秉持的教學原則分類與美國大同小異。早稻田大學的瀨川至朗教授介紹的新聞研究生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設置等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培養目標定為,培養具有高度專業知識的新聞媒體從業者:第一,具備專業、倫理、法律等方面的技能﹔綜合能力強﹔適應多媒體、全媒體要求。第二,具有高度的專業性,例如法律記者,必須熟知法律。第三,突出亞洲特點,即重點培養了解亞洲的日本人,或者了解日本的亞洲人。
課程體系設置分為五大板塊:第一,批判性的思考能力﹔第二,正確理解新聞行業﹔第三,專業知識(突出學生的個性化,擁有自己的專業領域)﹔第四,實踐能力(主要由業界人士承擔授課任務,系早稻田大學的特色)﹔第五,通過現場訪問等環節,親身感知新聞工作。進入新聞媒體實習則是學生的必修課程。
新聞教育中,人文科學與新聞專業技能課程的比例如何設置和配備,實際上是觀念使然,即:究竟誰為“體”、誰為“用”,是把新聞專業技能當成“本”,還是把人文科學當成“本”。通過上述對美國和日本的分析發現,他們是把人文科學當成“本”的。
在中國,盡管學者們在認識上基本一致,譬如,新聞的自然家園是人文科學,新聞教育的核心目標是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與獨立精神。技術訓練是我們理解實踐和投身實踐的武器,科學理論是我們批判現實和指導實踐的法寶等等。﹝5﹞但我們的新聞教育實踐卻沒有完全按照此認識和相應模式運作,幾乎從中國現代教育發軔起,就把新聞專業技能課程設計成了新聞教育的主體,直到本世紀初,才重提通識教育理念,逐步修訂了課程設置。
特別是近年來,根據教育部的部署,我國絕大多數高校開展了面向21世紀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新聞學專業按照新的專業目錄作了調整,並在實施改革中,按照上述要求,對專業課程普遍做了壓縮,增加了文化科學基礎課程。但是,從實踐情況來看,這一改革的力度還明顯不夠。筆者考察美國新聞教育后得出的結論是:美國新聞傳播院系的課程“新字頭”、“傳字頭”的課一般約佔三分之一,其余在通識教育和素質培養的理念下所設課程皆為文、史、哲、經、法等。我們雖然口頭上也在說要加強通識教育和素質教育培養,但新聞與傳播類課程一般均在二分之一以上,加之英語、體育等課程,剩下用於通識教育課程的學分就少得可憐。﹝6﹞
三、業界人士參與學生培養不可或缺
無論在美國還是在日本,新聞業界人士參與高校的新聞教育屬普遍現象:美國西北大學MEDILL新聞學院幾乎所有的教師都有媒體從業經驗,其中一半人的媒體從業時間達20年以上,85%左右的教師獲得過各級各類的新聞獎項。這群有著豐富從業經驗的教師憑借自身對新聞業多年的認識和感悟,教學非常有針對性,普遍受到歡迎。美國其他新聞院校的師資狀況也差不多:業界人士佔三分之二左右,他們與三分之一的“學院派”教師有機組合在一起,確實能使新聞傳播理論教學真正與傳播實際相結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美國雖然理解中國新聞傳播院系錄用新教師必須有博士學位的做法,但他們從來沒有這樣的硬性規定,一切從教學實際需要出發。各大學自行制定新教師錄用標准,當然,在同等條件下,新教師在學位和學術上成績突出的他們也會優先考慮。
日本在這方面的做法也頗具特色。如早稻田大學的新聞媒體研究生院,一方面安排現役新聞工作者和研究人員共同為研究生授課,另一方面把進入新聞媒體開展企業實習當成學生的必修課程,這就從“教”和“學”兩個環節,都安排了新聞業界的人士面對面給學生講授知識,幫助他們正確理解新聞工作和新聞行業。
在我國,雖然也一直提倡新聞業界人士參與高校的新聞教育,動員兩方面的力量共同培養新聞人才,但這種合作曾一度停留在鬆散性、隨意性的層面,許多高校僅滿足於請新聞媒體的專業人士到校給學生作幾次經驗介紹、技能問答或提供一些虛職等,就算是業界與學界“共同培養”了,其實這種應景甚至作秀的形式,與邀請新聞媒體的專業人士到校真正兼職和主授課程等是存在本質區別的,不得不承認,研究和探討行之有效的合作培養機制和模式勢在必行。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於2012年11月聘請人民日報、新華社、解放日報、上海電視台等主流媒體15位資深編輯擔任碩士生導師等,諸多更有深度和力度的合作機制還在研究和落實之中,這些值得各地高校借鑒。
(劉海貴為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帆為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博士后)
參考文獻:
﹝1﹞花田達朗.新的世紀,新的課題——日本新聞教育的過去、現在和未來﹝J﹞.國際新聞界,2005(5).
﹝2﹞王天錚.美國大學的T形新聞教育模式研究﹝J﹞.當代傳播,2010(4).
﹝3﹞丁淦林.大學新聞教育的培養目標與課程應該怎樣確定?﹝J﹞.新聞大學,1997(4).
﹝4﹞蔡雯,周欣楓.新聞教育的“密蘇裡方法”﹝J﹞.現代傳播,2006(2).
﹝5﹞楊雨丹.新聞教育的背離與回歸﹝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9(7).
﹝6﹞劉海貴.美國的新聞傳播教育特色及其給予我們的啟示﹝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