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建構社會的記憶力量--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3年3月

博客:建構社會的記憶力量

張 莉

2013年04月01日16:07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摘要】從社會記憶的視角去觀察博客,會發現博客是個集聚了個體記憶的強大記憶場。個體記憶的呼之欲出,對當下社會記憶的研究形成了沖擊和影響,個體記憶參與到社會建構中亦帶來新的思考與解讀。

【關鍵詞】博客﹔個體記憶﹔社會記憶﹔建構

截至2012年6月的最新數據,中國的博客、個人空間的用戶數已達到3.53億。﹝1﹞2002年才來到中國的博客,在十年的時間裡,得到了井噴式的發展。博客在帶給網民全新敘事交流體驗的同時,也引發了更多的觀察與思考。在新聞傳播學的研究視野裡,博客“人人皆記者”的特點,極大地挑戰了傳統的傳者模式。在社會學的研究裡,博客公開的私人話語空間又對公共話語研究提出了新的課題,但如果回到問題的起點,即博客這個名稱的本義時會發現,我們忽略了從記憶的角度來審視博客,忽略了博客對於社會記憶研究的可能和潛在意義。

“博客”一詞來自於“blog”,blog是Web log的簡稱,Web即互聯網,log的原義是“航海日志”,后指任何類型的流水記錄,Web log就是指“網絡日志”,可見,博客最初即為記錄而誕生。這是我們探索記憶問題的原始線索。

一、博客成為記憶場

(一)從目的上看。有人從不同的角度對博客做出很多分類,但不管什麼分類,有一點不可否認,即不管博主有沒有意識到這個最初願望,從博客產生的初衷來看,都是為了留下記錄,為自己所想所思埋設一條可供追溯的脈絡和線索,以此回望自己的人生與思想軌跡。而有些博客則清晰地意識到了開博的目的,所以公然宣稱自己的主張。“我打算記錄下這一切,隻因為在此時或彼時,在此地或彼地,曾經有一個故事讓我淚流滿面,有一句台詞讓我刻骨銘心。那些聲音與畫面裡,有青春的迷惘,有愛欲的糾葛,有往事的憔悴,有無法觸及的憂傷……閱讀所有這些喧嘩與寂寞文字的人,那些也曾迷戀這俗世光影的人,終究就像白樺林裡的樹,沉默、蕭條,卻因彼此守望而不再孤獨。一些故事,當我們開始述說時,其實就已經落幕。謝謝所有擦肩而過的人。”﹝2﹞與喧嚷的名人博客不同,這一類博客更小眾化、私人化,但不乏很高的藝術水准,卻刻意保留著寂靜、孤獨,博主更坦誠地回應著內心的需求而不是外在的需要。

(二)從內容上看。“按內容劃分:一類是以時效性的內容為主的博客,比如過濾各類新聞的博客﹔一類是以專業性知識為主的博客,專注於某一特定領域,如教育博客、房產博客、法律博客等﹔另一類是以個人性的交流為主的博客,比如寫真正記錄個人生活的日記,或者有著共同興趣的人形成一個博客社區。相對而言,第三類是目前擁有用戶最多的博客。”﹝3﹞而如果我們更精煉地以時間順序為參照,就會發現,博客寫作無非兩種,即過去與當下。過去的內容是天然的記憶,而當下事件的發生與記錄,隨著時間的流逝必將成為他日的記憶。從此角度理解,博客是一個無可爭議的龐大的記憶場。自2002年博客進入中國,無論是對整個博客的發展還是某個特定博客內容的追溯,都有著十年有跡可尋的歷史,博客本身承載了這樣的記憶。

二、作為記憶場的博客的特征

(一)雙重記憶。“在這個明星的貓生病都會被長篇累牘報道的時代裡,一個普通人死去了,無聲無息,就像是從未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一樣。中國的文化非常現實主義,注重今生受用,根本不考慮來世或者永恆,以至於死亡像是今生最大的失敗,一切的終結。幸運的是我們擁有網絡,普通人一樣可以留下自己的印記。憑借著這些碎片,亡者就不再是戶口簿上冷冰冰的‘消戶’印章,而是可以被還原為一個活生生的人。”﹝4﹞在這段記錄裡,出現了博客的雙重記憶特征,第一重是網絡本身對亡者的印記留存,第二重是博客主人基於網絡留存的碎片對亡者的追憶。

實際上,博客這種雙重記憶的特征非常普遍,許多點擊量很高的博客亦如此。如柴靜的博客。柴靜的博客可以歸為工作類博客,記錄的是她採訪過的人以及她節目中的主角。李娜、李永波、劍橋大學校長、BBC總裁、貝克漢姆、李亞鵬等知名人士。更多的是不在大眾視野中的普通人,但他們的故事,總有著打動人心的特殊力量。比如,競選村干部的大二女生,上個世紀金門逃兵案中的審判員,汶川地震中的幸存者,因“文化大革命”分離已成耄耋老人才相逢結婚的中法戀人,舉辦世界上最大的戶外音樂節的養奶牛農民,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柴靜的博客是這些社會人物和故事的載體,博客形成了關於這一部分新聞人物的記憶場,當這些人物故事以時間順序被串聯起來,亦成為柴靜的個人記憶,她對於職業生涯的記錄,成為她的個體記憶中的最重要的部分。在這裡,新聞鏡頭中的社會記憶與柴靜的個體記憶發生了重疊。韓寒博客中社會記憶的線索更為廣泛,內容涉及中國的民主化進程、社會不公平現象等風口浪尖上的熱點問題和敏感區域,韓寒的個體記憶體現出在質疑與辯論中成長的公共知識分子精英的歷程。

(二)隱形記憶。在上億的龐大的博客群體中,為大眾所熟知、點擊量達數十萬的博客畢竟只是少數,而更多的博客寂寂無聲,或者隻在博主狹窄有限的朋友圈中傳播,它們雖然存在,卻淹沒在字符與字節構成的數字化網絡海洋裡,難覓蹤跡,隻有出現某種特定需求,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搜索,才能將之托出水面。

對社會傳播語境的研究表明,我們正處在一個碎片化的語境之中,“傳統的社會關系、市場結構及社會觀念的整一性——從精神家園到信用體系、從話語方式到消費模式——瓦解了,代之以一個個利益族群和‘文化部落’的差異化訴求及社會成分的‘碎片化’分割”。﹝5﹞利益族群和“文化部落”的差異化訴求及社會成分的“碎片化”分割,“使得現代社會的分化日益顯著,受眾的關注點也日益分散”。﹝6﹞社會的碎片化帶給人們的疏離感最大化地體現在網絡上,在博客的記錄與寫作中,則表現為分散、跳躍、斷裂的天馬行空式的特征。這種長期隱匿在網絡海底深處的記憶和難以整合的充滿了個體特征的碎片化記憶以一種沉默的隱形的方式,散布在盤根錯節的博客之中。

(三)小共同體記憶。還有一種博客圈需要注意,它們因為某種需要或興趣愛好而結成。比如中小學的班級博客,文學、攝影愛好者的小博客圈。尤其是班級博客在教育領域中非常廣泛,也值得進一步思考。“在多年之后,當我變老,孩子們長大以后,再次翻閱我們的班級博客,可以對自己的成長有一個交代。我珍視我和孩子們的博客作為一個存在體的種種,我珍視我和孩子們在博客上的每個日子,每種情感和感悟,因為這裡保留了我們最大程度上的真誠和最大程度上的對生活的尊重!”﹝7﹞在這裡我們發現一種小共同體記憶,從范圍與議題兩方面考慮,它介於個體記憶與集體記憶之間,因為有部分的或階段性的社會環境的介入,可以將它理解為個人記憶的擴大版或升級版。

三、博客中個體記憶的社會建構力量

(一)個體記憶呼之欲出。傳統的記憶研究把個體記憶放置在社會記憶的框架中,這是個體記憶呈現出“模糊不清”的原因之一。

莫裡斯•哈布瓦赫的《論集體記憶》對社會記憶研究的影響很大,當代學者對社會記憶的研究思路及范式都從此而來,即社會記憶是集體性的,集體記憶是基於現在對過去的一種重構。“我們對於過去的概念,是受我們用來解決現在問題的心智意象影響的,因此,集體記憶在本質上是立足現在而對過去的一種重構。”﹝8﹞59這種研究范式對個體記憶的影響顯而易見,在看待個體記憶與集體記憶的關系上,“記憶只是在那些喚起了對它們回憶的心靈中才聯系在一起,因為一些記憶讓另一些記憶得以重建。但是記憶聯合起來的諸種模式,源自人們聯合起來的各類方式。隻有把記憶定位在相應的群體思想中,我們才能理解發生在個體思想中的每一段記憶”。﹝8﹞93哈布瓦赫強調了個體聯合的方式,以及個體在群體中的定位,但顯然他忽略了個體的能動性,以及個體在社會結構中所處的不同層面與不同維度。劉亞秋在個體記憶的研究中敏銳地發現集體記憶與個體記憶之間確實存在著一種對立關系,這種對立亦可理解為對抗,“而個體記憶中存在著太多我們無法靠近的東西,對於這一問題,僅靠社會記憶研究范式是無法解決的”。﹝9﹞

由於傳統主流話語研究中對個體的遮蔽和權力觀下社會記憶的研究范式等原因,使個體記憶出現“記憶的黑洞”現象。但博客的出現,令此種情況大有改變,比如之前我們很少看到的農民工的記憶,現在卻有民工博客,隻有初中文化的博主張俊,記錄了十幾年進城打工的心路歷程。對於產生較大社會影響的富士康員工墜樓事件,張俊這樣寫道:“作為有著幾乎相同命運的人,看到富士康員工連續跳樓的新聞,我的心被撞擊,似乎落下的身體砸到自己的心尖,被震得粉碎,撕裂地痛。”﹝10﹞可以看出,社會記憶盡管是以集體形象出現的,但卻是通過個人來傳達的。從這一點說,博客使個體記憶呼之欲出,集結起個體記憶形成強大場域,對社會記憶形成影響和沖擊。

(二)個體記憶成為建構社會的力量。關於個體記憶與集體記憶的關系,並不全然表現為集體記憶對個體記憶的支配,有時個體記憶是在與集體記憶的對話與協商中演變成集體記憶的,有時則表現為二者的共謀關系,有時又會出現緊張與對立。個體記憶與集體記憶關系的豐富性恰恰說明了個體記憶之於社會記憶研究的無限可能性。

研究表明,社會記憶在一定程度上是個體化與具體化的,記憶的個體化和具體化關涉到記憶建構過程中的觀看方式問題。在探討大屠殺的歷史影響時,有學者指出,“大屠殺紀念館保留的只是公共記憶,而人類記憶有一個更晦暗的空間,那就是無法進入公共記憶的個體記憶,它們往往被放逐於宏大歷史敘事之外,卻真正提供著苦難歷史的忠實見証。它們的生存方式正是一種個體性和具體性,並以這種個體性和具體性抗爭遺忘與抽象。那種把災難數字化、抽象化的簡約方式的背后,必然是對苦難歷史的一種超然姿態”。﹝11﹞

一方面是建構,另一方面是解構,“當個人記憶以不可阻攔的方式涌現時,社會記憶也面臨著解構的風險,現在興起的民間記憶、公共記憶、記憶的分層以及所謂大眾與精英記憶對立等研究,就是一種表現”。﹝12﹞社會記憶的解構其實意味著新的社會記憶的建構,表現在社會記憶研究理論視角、維度、方法與范式的多樣性,從這一點上說,個體記憶是建構社會記憶的力量。

(三)個體記憶建構社會的方式。記憶來自於社會的建構,在本質上是社會建構的產物,但這並不意味著社會作為一個獨立的外在於個體的結構作用於個體,因為社會建構從來都不是單向的線性過程,所以當看似渺小的個體記憶被現代媒介集結,作為獨立的社會力量運作之時,個體記憶便以一種逆向方式成為建構社會的重要力量。比如,劉亞秋在對知青的記憶進行研究時發現,當知青們的個體記憶匯聚成傷痕記憶、苦難記憶之時,他們在否定當年上山下鄉的同時,重新建構起“青春無悔”的意義。顯然,這裡的青春無悔並不是當年響應毛主席號召的題中之義。此外一種新的趨勢是博客開始參與到主流媒介的話語中,成為現代媒介塑造社會記憶的重要力量。比如,《新財經》中開設有固定的博客專欄,《文化學刊》亦開設了長達十幾期的“文化縱橫•光明網博客文化言論略覽”的系列專題,《咬文嚼字》更是推出了2012年“眾矢之的”——圍觀名家博客的策劃,韓寒、方舟子、黃健翔、郎咸平、李銀河、李承鵬、周國平等風雲博主榜上有名。①前文所述的民工博客的博主張俊,也因為博客的原因,成為電視紀錄片鏡頭前的主角。博客這種滲入性的趨勢,亦是一種消解,這也有助於理解個體記憶對當下社會的建構正是通過對社會記憶的消解與重建來完成的。

四、結語

社會記憶的一個重要的功能是人們通過對過去的追溯來重塑當下,是一種借用歷史資源建構今天的重要途徑,比較明顯的是現代傳媒通過形塑集體記憶來生產民族國家認同、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等,但應該警惕的是這種建構過程中的話語霸權。尼克•史蒂文森對以民族文化來建構集體記憶過程中出現的話語霸權就表現得尤其警惕,他說:“在那裡,組織的空間(權力在給定區域內的合法行使)與組織的時間(集體記憶)終於相遇了。最明確而無可辯駁的是,民族文化不能向批判開放。”﹝13﹞以博客為代表的個體記憶的蓬勃而起,尤其是技術層面的優勢使得價值層面的內容得以浮現。比如,個人意識和個體價值的訴求,單一價值觀的分解,多元文化的並行,對主流話語與國家話語背后利益因素的審視,使得個體記憶與社會記憶一方面表現出協商融合的趨勢,另一方面保持著張力與對峙。個體記憶以這樣的雙重性參與到社會建構中,以一種制衡的姿態來面對尼克•史蒂文森的擔憂,有著重大的意義。

(作者為復旦大學新聞學院2010級博士生,新疆財經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教師)

注 釋:

①見2011-2012年《新財經》《文化學刊》《咬文嚼字》。

參考文獻:

﹝1﹞http://www.askci.com/news/201207/20/2014162863777.shtml

﹝2﹞http://blog.tianya.cn/blogger/view_blog.asp?BlogName=00000.

﹝3﹞馮結蘭.博客及傳播學意義探析﹝D﹞.廣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5月.

﹝4﹞和菜頭.﹝EB/OL﹞http://www.hecaitou.com/blogs/hecaitou/.

﹝5﹞喻國明.解讀當前中國傳媒發展關鍵詞﹝J﹞.新聞與寫作,2006(3).

﹝6﹞劉勇,黎愛斌.博客寫作的社會文化背景和心理原因﹝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8(6).

﹝7﹞費宏毅.你好,“天眼”中隊博客﹝J﹞.江蘇教育研究,2011(18).

﹝8﹞莫裡斯•哈布瓦赫.論集體記憶﹝M﹞.畢然,郭金華,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9﹞劉亞秋.從集體記憶到個體記憶——對社會記憶研究的一個反思﹝J﹞.社會,2010(5).

﹝10﹞楊彥翀.民工博客:一位民工對生活的看法﹝J﹞.中國電視(紀錄),2011(7).

﹝11﹞王漢生,劉亞秋.社會記憶及其建構——一項關於知青集體記憶的研究﹝J﹞.社會,2006(2).

﹝12﹞張莉.新媒介:被釋放的社會記憶﹝J﹞.新聞愛好者,2012(5).

﹝13﹞尼克•史蒂文森.媒介的轉型——全球化、道德和倫理﹝M﹞.顧宣凡,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86.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燕帥)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