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發布 免費紀錄片無影響力--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發布 免費紀錄片無影響力

吳曉東

2013年04月02日07:50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從國際電視節展覽、銷售,到國際合拍項目,再到引進國際團隊參與中國紀錄片的制作,從戛納到華盛頓,從倫敦到東京,2012年,中國紀錄片開始參與國際對話,《舌尖上的中國》、《春晚》等作品成功實現國際傳播。

  由北京師范大學紀錄片中心和中國傳媒大學傳媒藝術與文化研究中心聯合組成的中國紀錄片戰略發展研究課題組,對2012年中國紀錄片發展現狀進行了調研,並於3月31日在京發布《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2013)》(下稱《報告》)。《報告》指出,2012年中國紀錄片海外出口達2200萬元,佔影視文化產品的14%﹔而央視紀錄頻道的開播直接拉動了央視紀錄片2012年的海外銷售額,增長幅度達180%,總金額已經突破248萬美元,創造了歷年來中國紀錄片海外發行的最好成績。

  “中國紀錄片的國際影響力必須建立在市場化的基礎上,我們免費送到國外的片子肯定不會有影響力。”《報告》的主編、北京師范大學紀錄片中心主任張同道說。

  有“中國紀錄片產業藍皮書”之稱的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自2009年以來已連續發布4年。4年來,張同道見証了中國紀錄片產業的艱難起航及中國紀錄片的社會生態、媒介生態的改善。

  在張同道看來,中國紀錄片以前總是以免費贈送的形式送到海外,但人家認為這不是商品而是宣傳品,所以不可能在他們的電視台播出,更進不了黃金時段,“中國紀錄片隻有通過市場方式進入國外主流媒體播出,才能體現其文化價值”。

  近20多年來,中國紀錄片的海外傳播呈現出以獨立紀錄片為主、主流紀錄片聲音偏弱的失衡格局。隨著央視紀錄頻道持續推出的原創紀錄片在海外的銷售,2012年主流紀錄片的海外傳播力度加大,《南海Ⅰ號》、《故宮100》、《春晚》、《舌尖上的中國》、《超級工程》等10余部節目以集群的方式發力,已在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銷售播出。其中,《舌尖上的中國》在海外首輪發行額達到35萬美元,創造了中國紀錄片海外發行單片最高的好成績。

  張同道認為,如果2011年可稱作中國紀錄片產業元年,那麼2012年則是中國紀錄片品牌元年。“中國曾經擁有不少成功的紀錄片作品,從《話說長江》到《再說長江》,從《望長城》到《故宮》,從《英和白》到《大國崛起》,但這些作品的成功是獨立的藝術事件,而非可復制的工業模式。”

  張同道認為,縱觀世界紀錄片主流市場,英國BBC以精品大片著稱,而美國探索頻道和國家地理頻道則以工業化制作佔領了更多市場份額。品牌是一種可重復生產的模式,而文化傳播力最終要來自品牌傳播。

  2012年5月,《舌尖上的中國》的熱播被業界譽為“紀錄片從高端走向大眾”的標志性事件,為中國紀錄片與公眾建立全新的良性關系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而更令業界振奮的是,它以0.75的收視率奇跡,開啟了中國主流紀錄片的工業型模式。

  “作為紀錄片工作者,我們一直在思考:對紀錄片自身生存而言它的價值何在?”央視紀錄頻道總監劉文用3組數據做說明:2011年紀錄頻道開播第一年的收視份額增長翻了兩番,第二年收視份額增長繼續翻一番﹔紀錄頻道在隻接受高端品牌形象廣告投放的前提下,2012年實現了兩個億的額度,2013年簽約額再翻一番,達到4億﹔《舌尖上的中國》收視率超過了同時段播出電視劇的30%,2013年廣告招標中,《舌尖上的中國》(第2部)單片獲得9000萬元的廣告,這正是品牌價值的市場呈現。“這些事實徹底扭轉了外界長期以來對中國紀錄片的3條固定認知,那就是紀錄片‘一不賺錢、二無收視率、三沒有核心競爭力’。”劉文說。

  據課題組不完全統計,2012年中國紀錄片節目播出總量超過59800個小時,其中首播量達17500多個小時,年度生產節目量也堪稱世界第一。市場總投資額約為13億元,總收入超過15億元,整體成長速度超過30%,中國紀錄片正在走出“低端制作與無效傳播”的惡性循環。

  中國紀錄片產業已然啟動,進入市場化階段,但相應的問題也已呈現。“從目前看,中國紀錄片數量擴張已然實現,年度產量保守估計超過1000個小時(不計紀實欄目),但具有專業水准的節目不超過100個小時,多數作品是宣教型或個性化制作,無法進入傳播市場。”張同道認為,紀錄片產業的核心價值是品牌,而不是單純的數量擴展,以品牌為核心進行生產才是紀錄片產業發展的基石。

  報告建議,中國紀錄片已經進入快速發展期,主要紀錄片平台運營模式亟待從事業體制轉化為企業體制,建立一套以品牌紀錄片生產為核心的制度與方法,是中國紀錄片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