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年前的《八方集》--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人民日報》創刊65周年>>社史拾遺

二十七年前的《八方集》

鄭劍 

2013年06月13日14:16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編者按:自1948年6月15日誕生起,人民日報始終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同行,忠實記錄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的光輝歷程,見証國家發展,推動社會進步。65年艱辛奮斗,65年春華秋實,與新中國共同成長,與新時代一同進步,人民日報又站在了新的起點上。人民網特別推出人民日報創刊65周年紀念專題,重溫歷史動人瞬間。

前不久收拾家裡,偶爾發現一本封面發黃的舊書。看到作者是一些熟悉的大家,忍不住翻閱起來。不曾想,越看越有興趣,接下來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又讀了一遍。由此,引發一些聯想和感慨。

《八方集》的情況大抵如下:人民日報文藝部編,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人民日報印刷廠印刷,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32開本,20萬字,1981年北京第一次印刷,印數17300,定價0.85元。這些都是版權頁上注明的。作者分別是馮亦代、周汝昌、黃苗子、黃裳、潘際坰、吳泰昌、吳德鐸、峻驤。封面很素雅,“八方集”三個字帶有變隸味道,下面是作者名字。封底上標有“大地文叢”,“封面設計:曹辛之”,“封面題字:黃苗子”。

我買這本書是它出版近6年之后的1987年1月26日,地點是河南省正陽縣的正陽書店。其時,我正在中國人民大學讀書。沒在北京而在老家購得此書,顯然是因為寒假回去了。而我的家在鄉下,到縣城去多半是為了探訪老師和同學。這樣看來,我買此書帶有偶然性質,深層原因是我比較喜歡具有文化內涵的東西。從書中的一些圈畫和記錄看,當時我還是閱讀過。比如,“目錄”幾頁,我在自己認為比較好的篇目前畫了“△”﹔正文部分,不少地方有劃線和標注﹔潘際坰的“坰”字專門有注音:“jiong,(書)野外”﹔最后一頁,有“87.2,已閱(草過)”字樣。雖然如此,但說實在的,書中內容早已忘得一干二淨了。

這次重新閱讀,頗有收獲。書中所收文章大都屬於隨筆一類,談的是讀史、看戲、治學、為文、研藝等等,有古有今,有中有外,有長有短。因作者都是大家,旁征博引而用語淺近,取事不遠而寓意深邃,讀起來較輕鬆,但長知識、增見識。比如,黃苗子在《藤蔭雜記》中關於絲、茶、玫瑰的考証,開人眼界﹔周汝昌在《物華小集》中關於北京和天津地名、風俗的記錄,饒有趣味﹔峻驤在《藝苑漫筆》中關於舞台表演的論述,深得要領。更難得是的,從中可以體味出文壇大家們為人處世的高尚品格,以及在改革開放初期那樣一種堅忍而曠達的昂揚精神。我因此妄揣,“八方集”之“八方”,可作“四面八方”講,也可作“八大方家”講。而“方家”者,懂行有道之人也。

怕妄揣致誤,又希望多了解一些該書的“背景”,我特意向文藝部的蔣元明同志請教。據講,這些文章都是當年本報文藝版上刊登過的,作者都是名家、大家,他們使文藝版增輝,也吸引了大量讀者。至於成書過程,我未深問,蔣沒細述。報社的一些老人也許知其端詳吧。

上述情況,使我更生奇趣。大千世界,茫茫人海,許多事情和現象發生了和發生著,看似了無痕跡,其實其中可能大有機緣。人民日報與她的每一個員工之間各自有著怎樣的機緣?這可能是一個十分有趣的話題。這本27年前的《八方集》,就是目前所能找到的把自己與人民日報聯系起來的唯一“物証”。而我買這本書的時候,斷然沒有想到后來到人民日報工作,有緣接受更多大家的教誨、更多佳作的濡染。我因此格外珍惜今天的崗位、今天的機會,也希望人民日報能刊登更多的好文章,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更多的好書。

(來源:《社內生活》2008月03月14日 第4版(副刊) )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