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傳播如病毒復制 如何阻斷網絡謠言--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謠言傳播如病毒復制 如何阻斷網絡謠言

余榮華  魏薇

2013年06月13日08:26    來源: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插畫:人民圖片

  隨著論壇、微博、即時通訊工具等的崛起,網絡謠言也呈激增之勢。網絡謠言背后反映出不成熟的網民心態和不健全的管理機制,值得思考

  

  “撿到粗心小朋友的高考准考証,誰認識通知下,別耽誤了高考大事。白××,考點市一中,考場013,座號11,准考証號204101311。請大家幫忙互相轉發,別耽誤了孩子高考!聯系電話138××××8131。”

  高考前幾天,上面這條信息,通過好心網友,在微博、微信和QQ群、貼吧上瘋狂轉發。可這卻是一條不實信息,甚至暗藏騙局。

  隨著新媒體的崛起,信息傳播日益迅捷,不實信息和網絡謠言的傳播也有了更加肥沃的土壤。如何盡可能避免互聯網的“雙刃劍效應”?如何不讓充滿好心、飽含社會責任感的轉發,成為謠言擴散的支點?阻擊網絡謠言,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從5月起,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已在全國范圍內集中部署打擊利用互聯網造謠和故意傳播謠言行為,一場網絡謠言阻擊戰正在打響。

  謠言傳播如病毒復制

  6月7日,北京市公安局網絡平台“平安北京”通過微信提醒網友,勿輕信高考尋証尋人信息。“平安北京”運行團隊成員趙峰介紹說,最近在網絡上的尋証尋人信息,看似有名有姓,但稍加分析、搜索,就發現漏洞不少。

  比如“在18中附近拾到李亞成的高考准考証號”,檢索卻發現李亞成在多個城市丟失了准考証,還都是在18中附近。又比如,前面提及的“准考証號204101311”,已經成為2013年出鏡率最高的准考証號。而早在6月5日,當地媒體就通報說高考准考証找到主人了,但各大網絡平台上仍重復出現,“事發城市”各不相同,各地都在為“本地的204101311准考証”尋找失主。

  趙峰說,這些不實信息有些是因為同情心而以訛傳訛,有些則是詐騙者刻意改編傳播留下吸費電話號碼,一旦撥打可能遭遇經濟損失。

  此前,在四川蘆山地震后,一條被廣泛傳播的“尋找徐敬回家”謠言,所留電話是早就被曝光的高額吸費電話。

  從內容上看,網絡不實信息可以分為科普知識類、社會熱點等種類。《新浪微博社區管理規定(試行)》中明確的7種不實信息表現形式,分別為整體失實、捏造細節、圖文不符、夸大事實、過期信息、信息殘缺、斷章取義。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匡文波指出,謠言自古就有,但現在隨著新媒體的發展,信息傳播速度快,一條謠言經過轉發后很快就能人盡皆知。

  他認為,謠言傳播也有規律可循,其中兩個主要的因素是:重要性和模糊度。他解釋說,事件要是不重要,公眾也就很難去關注。同時,模糊度越高,謠言流傳越廣。他舉例說:“日本核泄漏事件對我國有一定影響,因此大家都很關注。同時,核科學對於公眾來講很陌生,再加上信息的模糊度很高,在某種程度上就助推了‘搶鹽’風波。”

  趙峰分析說,一些網絡謠言如同病毒一般,每年都會反復發作,或者隨著新聞熱點演化成新“變種”出現。一般而言,此類謠言的一大特點是,內容驚悚、關注度高,發布者隻敘述“事實”,不明確信息源,卻顯得自己是現場目擊者,或者有權威信息源,有時還會附加圖片。此時,網友稍不注意,就會成為謠言的傳播者。

  辟謠為何如此難

  一條謠言的傳播甚至是爆發性的,但要辟謠卻並不簡單。

  去年8月,一條“北京某公交車上懷疑有兒童被拐”的微博被廣泛轉發。博主當天20時左右發現可疑情況,近22時發布微博,22時30分才正式報警,間隔兩個多小時。由於報案間隔時間較長,警方查找這名兒童非常困難。最終耗費一周時間才找到兒童及親屬,証明並非拐賣。

  趙峰介紹,當微博上出現涉及北京市的重要突發信息和涉警信息時,“平安北京”都會及時關注,每天也有不少網友給“平安北京”發信反映情況。“看到相關微博或者接到報警后,我們首先要找到首發者,向他詢問詳細情況,畢竟微博的140字空間有限﹔其次我們會聯系微博內容所涉及的公安部門,迅速進行核實”。

  趙峰說,一些網友遇到緊急狀況或疑似警情時,經常是發布微博,而非第一時間直接報警,甚至有些網友隻發帖不報警。“這不僅耽誤了事件的快速處置,還使得一些事件根本無從查証”。還有一些網友,從微博上看是當事人或目擊者,當“平安北京”找來時,才說“自己沒看見,只是聽說。”有些網友在轉帖時將始發者信息刪除,使得搜尋更加困難。

  發帖轉帖容易,要站出來理直氣壯地說“這是謠言”卻不簡單。在“北京某公交車上懷疑有兒童被拐”的微博傳播后,公安部門盡管知道北京市近年來很少發生同類案件,當天也未接到類似報警,但是找兒童還是花了一周時間。諸如“遇雞蛋砸在車玻璃上,千萬不能噴水開動雨刷”、“無醇啤酒無醇紅酒飲用后不會被查出酒駕”等謠言,“平安北京”的民警們則自己親身實驗,以事實辟謠。

  隨著新媒體互動平台的推廣,由於現有法律的缺位和不健全,以及網絡傳播的新特點,導致用戶在網上的行為和言論難以受到有效和及時的約束,辟謠成為更復雜和艱巨的任務。

  2012年5月28日,新浪微博頒布實施了《新浪微博社區公約》及一整套相應的管理體系,旨在規范和管理微博上的用戶行為。對於一些惡意編造和傳播不實信息和謠言者,新浪可採取刪除內容,禁止發言,直至注銷賬號的處置。一些更嚴重的造謠者,則要承擔法律責任。

  有專家指出,這些公約的實施標志著我國互聯網已經嘗試步入網絡自律階段,但相關管理機制的健全還顯滯后。

  令辟謠者煩惱的是,許多理性的聲音總是不如驚悚的傳言“受人歡迎”。2012年3月,一條“小孩走丟,回來后,兜裡裝了6000元錢,眼角膜被摘除”的謠言,在2小時內被轉發了7000多次,而辟謠的微博自去年3月至今僅轉發了1000多次。

  一些網友在轉發謠言信息后,即使辟謠信息已經公布,也沒有意識一定要刪除自己之前轉發的謠言帖,或者一定要轉發辟謠帖以澄清。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辟謠信息的傳播趕不上謠言。

  避免“無心之謠”

  為強化辟謠信息的傳播,新浪推出了舉報和處理公示機制,對一些被舉報並証實是不實信息的微博,進行標記。同時推出“回推通知”,可以對所有參與過不實信息傳播的用戶下發通知,以達到更好的辟謠效果。

  據介紹,在新浪微博平台上,自2012年8月起,對違規行為的舉報受理率始終維持在95%以上,其中對“不實信息”的舉報量已從上線時的日均4000條下降到現在的日均500條,造謠傳謠行為得到遏制。

  從5月起,人民網強國社區、人民微博聯合推出《謠言狙擊榜》,盤點並澄清各種網絡謠言,幫助網友辨明真偽。

  對於普通網友,“隨手一點”前應該注意什麼?匡文波說:“應該提高鑒別能力,有的謠言完全不符合邏輯,是為了提高粉絲數量和吸引眼球才捏造出來的,大家應當判斷一下再進行傳播。”

  公眾人物擁有與一般公眾相比大得多的影響力。尤其是微博上的經認証知名人士(網絡昵稱“大V”),動輒擁有數以百萬計甚至千萬的“粉絲”,如何避免發揮個人影響力推動社會進步的初衷,卻引發助長謠言傳播的客觀后果?微博管理者和業內人士的共同建議是,首先,對於過於驚悚、存在疑問的內容,轉發前要以審慎的態度進行分析、判斷﹔切不可嘩眾取寵博出位,單純為了換取轉發次數和吸引粉絲傳播“爆炸性新聞”﹔留意信息的源頭是否可信,多關注運營平台和公眾媒體的辟謠公告。

  對於可能遭遇謠言困擾的單位,尤其是政府部門,如何更好地應對?業內人士建議,以簡單明了的形式發布信息,如圖表、圖片﹔充分解釋公眾的關注焦點、疑點,不可回避問題﹔講不清的問題也要實事求是,避免裁剪事實、外交辭令﹔以數據、學理依據、實物証據等可見、直觀的材料,佐証自己的觀點。

  匡文波也表示,首先要增強政府信息公開的透明度。“最大限度地降低模糊度,並且讓獨立的、第三方的專業人士進行調查並發布令公眾信服的信息,能夠抑制網絡謠言的傳播。” 同時,提高新聞發言人的職業素質和專業訓練也非常重要。

  新浪微博運營方認為,微博平台具有自我查証、自我更正的機制,當謠言傳播后,也會有更多的專業人士對其進行關注、分析、判斷和辟謠。

  “隨著媒體微博和政務微博的大量產生,更多有公信力的機構微博加入到傳播辟謠信息的隊伍中來,也有助於‘力量平衡’。”趙峰說。

  《 人民日報 》( 2013年06月13日 14 版)

相關新聞: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