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自1948年6月15日誕生起,人民日報始終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同行,忠實記錄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的光輝歷程,見証國家發展,推動社會進步。65年艱辛奮斗,65年春華秋實,與新中國共同成長,與新時代一同進步,人民日報又站在了新的起點上。人民網特別推出人民日報創刊65周年紀念專題,重溫歷史動人瞬間。
9月26日,報社團委組織青年團員參觀位於河北平山縣裡庄村的人民日報社舊址和決定新中國命運的西柏坡革命聖地,行程為期兩天。對於我而言,自上大學以來的生活基本上都局限於都市,即便是偶爾的游玩,也是走通都大邑的多。畢業后以為要做了記者,就可以漫游各地,不料主要工作是做編輯,鄉野生活到底成了學生時代的一廂情願。所以,打一聽到這樣一次遠涉郊外的活動,我就開始興奮。
在裡庄,首先進行的是報社團委對裡庄小學的捐助活動。一群天真的孩子在老師的召喚下,搬著低矮的木凳端坐在露天的泥土地上。他們一臉的稚氣,填滿好奇的瞳孔卻流顯出無比的嚴肅。這時,下起了小雨,雨水滴落在他們的發絲上,像趕早的露珠。簡短的儀式結束后,孩子們有秩序地回到教室。他們沒有城裡孩子在儀式活動中常有的嘈雜,以及興奮時的歡呼。但是,我想,在那些孩子心中,這些都是存在的,只是他們用了另一種方式來表達過早的堅毅。在他們眼中,捐助的那些電腦可能更多裝載著一種期待和他們對於都市、對於未來的一種熱望,而不是開動power鍵后硬盤轉動時的激動。
在儀式進行中,有兩個小男孩坐在不遠處的一塊石頭上竊竊私語,秋雨瀝瀝,他們似無覺察,他們對著相機有些害怕,會把小臉轉過去,相互抱在一起。據裡庄小學的老師說,他們可能還不到6歲,因為小,不能上學,他們就經常背個書包“煞有介事”地坐在土坪上“聽課”。我突然想起古時許多文人學者的悲歌和歡笑,比如“鑿壁借光”的故事。這兩個孩子或許就在心靈深處種植了某種信念。
驅車去人民日報社舊址的路上,雨水濺起的泥土味在孩子們嚷嚷的笑談中仿若虛無,他們拿著上世紀80年代的長傘,挑著泥巴打泥仗。城裡孩子的生活早已遠離這些,這種遠離當然也是一種生活。但我想,裡庄孩子這種歡樂,至少是更自然的。來自他們童年時代對於生活直白而質朴的感受,也將隨同他們的骨骼一同成長﹔他們在自制的玩具中找尋到的童年的歡樂,伴隨著泥土的氣息和路旁無垠的玉米竿子,會一起曳長他們的記憶,綿長地鋪滿他們未來的人生軌道。這樣的環境讓孩子們懂得最快樂的原則是簡單而真實。若干年后,他們中必定有人走向城市、走向富華,他們也將用上較今天倍速的筆記本電腦,但是,他們一定記得那所在雨中求讀過的小學,記得在這種簡單的童年中深藏下的對於未來的憧憬。只是那時,這樣的自然和亮堂的真實,是否更多地被無奈和成人世界的虛偽取代?
隨后我們在雨中穿越了一片果林,看到了傳說中的人民日報社舊址,破陋古舊的一座小院,混雜著一些異味。平平實實的小屋,今天我們怎麼看也不足以承載那麼厚重的新聞史。今天裡庄小學的孩子們,在未來的某天或許也將成為歷史的追蹤者,偏僻的小學也將記錄並寫就自己的歷史,也將有后來者去尋蹤,如同今天的我們帶著敬意來這裡一樣。畢竟,歷史需要這樣一個身份來標示它的歷程。
回來的路上,我在想,裡庄小學的孩子們在童年時代一定已經反復聆聽了前一代人不斷念叨的那段歷史,比起他們的前幾代人來說,他們今天的日子更好了。但是,相對於北京來說,裡庄還是老區,孩子們還在沒有玻璃窗戶的教室求讀,我們在描繪孩子步行在泥濘路上的自然和真實的同時,更不應該忘記其中的艱辛。不管這裡的孩子長大后如何肯定這樣的幼少時光,對於渴望美好的孩子來說,泥濘路上的求讀歲月畢竟灰色了些,就像作為后來者的我們現在聽起來上山下鄉的年代多麼的詩意,可是,曾經在田野流浪青春的一代人,終是嘆息的聲音要沉重些,好了傷疤后閑適賦章的“回憶錄”,也隻能是回憶中的“美好”。那些孩子何嘗不希望和城裡的孩子一樣,在繽紛的玩具中守護童年?
(來源:《社內生活》2003月11月26日 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