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裡庄情懷--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人民日報》創刊65周年>>"我"的故事

感受裡庄情懷

錢江 

2013年06月14日15:55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編者按:自1948年6月15日誕生起,人民日報始終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同行,忠實記錄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的光輝歷程,見証國家發展,推動社會進步。65年艱辛奮斗,65年春華秋實,與新中國共同成長,與新時代一同進步,人民日報又站在了新的起點上。人民網特別推出人民日報創刊65周年紀念專題,重溫歷史動人瞬間。

  到裡庄,可以感受裡庄村民對人民日報的深厚感情。聽說人民日報要來裡庄拍攝歷史記錄片,村支書李東山和會計李英明馬上到現存的兩處舊址查看,根據要求清理了舊址現場,對剝落得很凌亂的牆面做了部分粉刷。我們於9月12日在雨中到達,又對現場提出了一些要求,村裡在第二天即組織人做了整理。

  9月14日,天氣放晴,拍攝一早就開始了,當年見過人民日報前輩的老村民先后趕來,雖然緊張,但都樂意地站到攝像機前,一遍一遍地重復要講的內容。雖然只是短短兩三句話,卻都講得滿頭大汗。20來秒的鏡頭,每人差不多都拍了半個小時才滿意。

  到目前為止,有關人民日報報史的研究文章中沒有對裡庄作專門的描述,這不能不說是人民日報早期歷史研究中的缺失。1994年出版的《平山縣志》中《鄉鎮村》一章對裡庄的敘述僅僅是:“曾屬井陘,名十五裡庄,農為主。”這說明,今天的“裡庄”村名,實際上是對“十五裡庄”的省略稱呼。20世紀90年代初,全村有467戶,1565口人,耕地2631畝,人均純收入419元。直到現在,裡庄還是一個經濟發展較慢,村民生活水平較低的村子。

  裡庄人想發展經濟,其中的一個想法就是恢復一些人民日報舊址,作為新的旅游或革命教育基地,為此他們編制了一個計劃。說起來,也是在歷史文獻片的拍攝中,我才知道,距離裡庄約10余華裡的東郊村也是人民日報的重要駐地。大約在1948年盛夏初秋之際,石家庄和平山遭受國民黨飛機的多次轟炸,裡庄也受到威脅。為此人民日報駐地又向山裡轉移了相當部分,留下一部分人繼續在裡庄工作(此段史料,可參閱2002年12月15日本刊四版林晰同志“人民日報進北平從東焦村出發”一文———編者)。據說東郊村舊址保存得比裡庄要好。不過話說回來,歷史對“創始之地”總是格外垂青,人民日報編輯部在戰爭年代轉戰多處,不可能將所到之處均視為歷史遺跡保存起來。裡庄人就認這個理,他們覺得人民日報的發祥地非裡庄莫屬,這幾十年來,裡庄村從來都是訂閱人民日報的。

  我們到裡庄的時候,蘋果開始熟了。裡庄鄉親一個勁地往我們手裡塞蘋果,說現在裡庄的蘋果經過改良,口感已經好了。我們說,不妨和報社工會聯系,通過這個渠道,讓我們大院內外的人都嘗嘗裡庄蘋果。這樣,我們才吃得坦然。

  離開裡庄的時候,村裡人送出好遠,好像迎送遠方歸來又離去的親人,那揮揚起來的手臂,就是放不下來。

  來源:《社內生活》2003月01月15日 第4版 社史拾遺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