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自1948年6月15日誕生起,人民日報始終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同行,忠實記錄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的光輝歷程,見証國家發展,推動社會進步。65年艱辛奮斗,65年春華秋實,與新中國共同成長,與新時代一同進步,人民日報又站在了新的起點上。人民網特別推出人民日報創刊65周年紀念專題,重溫歷史動人瞬間。
有時候,一個人的生命如同蘆葦那樣脆弱。
2007年3月30日凌晨,蔣蔭安,一個蘆葦般瘦弱的身影被輕輕折斷。噩耗傳來,縈回於我心尖的是揮之不去的苦澀。
我與他相識於1965年初秋。那年,我進入人民日報文藝部,與他的辦公室毗鄰。大約是他父親在土改時被劃為“地主”牽累了子女,他養成了謹小慎微的習慣。平日裡,他少言寡語﹔私下裡,他能海闊天空,侃侃而談。我聽他講述過由華東師大進入人民大學讀研的傳奇經歷。他在大三時已給低年級學生講解修辭,給同年級學生講解蘇聯文學。1961年本科畢業,系裡推薦他去人民大學讀研。他抵京到校,校方告知他尚需考試,因事先毫無准備,心想就權當一次免費旅游。進了考場,專業課試卷的最后一道大題是分析《創業史》或《紅旗譜》的主題思想、人物形象、藝術特色。恰好在不久前,他剛剛寫過評《創業史》的長文,《文匯報》摘發了三、四千字,於是他駕輕就熟,揮洒成文,奪得專業課考試的最高分,成為60余名考生中10名被錄取的幸運者之一。他給我看過幾篇上大學時寫的評論,真可謂錦繡文字,華彩篇章。我佩服他的才華。
歲月流逝,1985年夏,我們一同調入新創辦的“海外版”文藝部。改革的春風吹去了“階級成分”的陰影,他走上了領導崗位,但我們仍是無話不談的好友。他曾向我講起過幾件往事,對我觸動很大。一件是陳毅詩詞出版,人民日報文藝部要發評論,商定請一位將軍撰寫。當時這位將軍正住院修養,同意在醫院見面商談,他與文藝部的兩位領導同往,將軍口音濃重,偏重談論新四軍當年的情況,久久不能切入正題,恰巧有人前來探視,才一起交談,完成採訪。回來后,他奉命執筆,洋洋洒洒寫了五千字,那位將軍閱后簽字同意,在人民日報文藝評論版刊發,新華社發了通稿,許多報紙轉載。還有一件是另一位將軍寫了一篇一萬二千字的稿件,送給周揚,認為“不是藝術高於生活,而是生活高於藝術”,周揚批給文藝部閱處,領導把任務交給了他,他三度造訪這位將軍,商量能否改為“生活局部可以比藝術更高”。這次他字斟句酌,反復推敲,慎重改寫,后來送審通過,刊發見報。作為新聞人,他這種嚴謹認真的態度和甘為他人做嫁衣的精神,我至今難以忘懷。
或許是替人做嫁衣裳多了,或許是在領導崗位無暇顧及,或許是長期夜班身體勞累疲乏,他自己寫作的東西就少了,連他出訪歸來的文章都署筆名發表。我寫文章喜歡在節假日到辦公室,因為那裡清靜,容易集中思路,每每在這時,總看見他也在辦公室,抽煙喝茶看大樣,問他為什麼不寫點自己的東西,他笑笑回答,有出版社想替他出本集子,可過去寫的那些都覺得過時了,不合適,也就作罷。我聽了連連嘆氣,以他這樣的才華橫溢,本可以著書立說,辦報與寫作也不是矛與盾的關系,他偏偏放棄了寫作,犧牲了自我。可以說,我們少了一個出色的文藝評論家,多了一個甘做嫁衣的海外版副總編。
如今他去了,靜悄悄地去了,在68歲的年齡就去了,我思來想去,嘆息他的才華,欽佩他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更贊賞他默默甘為他人做嫁衣的精神。恍惚中,我把苦澀嚼出了欣慰,分明看見他的身影融入了他所鐘愛的新聞事業,追隨其后的,有絡繹不絕的來者。
人生苦短,能忘我地工作是一種美麗,一種幸福,一種榜樣,我們需要更多的忘我者。事業,本是眾人的事業,君不見,江邊的蘆葦蕩,浩浩淼淼,密密層層,永遠隨風起伏,生生不息。
(來源:《社內生活》 2007月04月06日 第4版(副刊) 望鶴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