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為鄧小平同志攝影的兩個瞬間--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人民日報》創刊65周年>>"我"的故事

偉人風范 歷歷在目

回憶為鄧小平同志攝影的兩個瞬間

徐建中

2013年06月14日15:55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編者按:自1948年6月15日誕生起,人民日報始終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同行,忠實記錄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的光輝歷程,見証國家發展,推動社會進步。65年艱辛奮斗,65年春華秋實,與新中國共同成長,與新時代一同進步,人民日報又站在了新的起點上。人民網特別推出人民日報創刊65周年紀念專題,重溫歷史動人瞬間。

我從事新聞工作幾十年,尤其是1987年至1992年跑中央新聞5年間,曾拍攝了無數個黑白、彩色膠卷。

它記錄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重大的新聞題材以及一些領導人的獨特風范。

我為鄧小平同志拍過很多照片,有出席“兩會”的,有植樹造林的,還有會見金日成主席、基辛格博士、差猜總理、希爾瓦總理、戈爾巴喬夫主席、尼雷爾總統、穆巴拉克總統的,以及趕上“末班車”的日中經濟協會訪華團等等。

記得在1987年的5月22日上午,時任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的鄧小平同志,要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會見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主席金日成同志。當接到採訪通知后,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要知道,這裡面有一段令人難以忘懷的往事:我是1950年底朝鮮戰爭爆發后在湖南常德市為響應黨中央關於“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而投筆從戎的。1951年初,我們幾百名高中學生,穿著新軍裝,戴著大紅花,高唱著“志願軍戰歌”,經長沙市乘火車北上。然而,列車沒有直奔安東(現在稱丹東),也沒有駛入朝鮮,而是把我們拉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干部學校。黨中央決定讓我們這批學生兵先進入航空學校(現在稱飛行學院)學習,盡快掌握現代化先進技術后再去抗擊美帝國主義侵略者。真的沒有想到,在36年之后,我能以人民日報攝影記者的身份來到釣魚台,近距離為小平同志和朝鮮人民的領袖金日成主席拍攝照片。

“意義重大,事關緊要,一定要把照片拍好啊!”我多次叮囑自己,也認真做好了拍攝前的准備工作。一場小雨過后的釣魚台,草木蒼翠,郁郁蔥蔥。賓館樓前挂著兩個鮮紅又喜慶的大燈籠,整個釣魚台院落顯得格外秀麗。賓館樓的左側草坪裡有一株富有生氣的雲杉樹,這是1959年金日成主席訪華時親手栽植的,如今長高了,樹上披滿了一層嫩綠的新葉子。小雲杉隨風搖動,似乎已經知道了,培植它的主人今天將再次來到北京。

小平同志和金日成主席是交誼深厚的老朋友,他很早就站在樓門前等候著。當金日成主席的座車一到,小平同志立即迎上前去,兩雙大手緊緊握在一起,並相互擁抱,此情此景我們都及時拍了下來。兩位領導人並排健步走進大廳,我緊緊跟在后面。突然間,兩位領導人又一次熱烈地擁抱在一起,笑容滿面,感情真摯,這是最美好的瞬間。說時遲那時快,我一個箭步站到兩位領導人的前面,盡管身后10多名攝影、攝像記者擠過來,但我憑借身高和體重的優勢,佔據有利位置,用裝有小馬達的尼康照相機,“噠噠噠”、“噠噠噠”連續拍了6張。驅車趕回報社后,印刷廠暗房的同志全力配合,立即幫我沖洗底片、剪裁、放大。很快,一張明亮、簡潔的“鄧小平主任和金日成主席熱烈擁抱”的8寸黑白照片送到了總編室夜班辦公室。

5月23日清晨,我提前半小時來到辦公室,翻開報紙一看,心中好一陣驚喜:黑體字大標題和我拍的大幅照片刊登在頭版頭條,為當天全國報界獨家所有。當時的外交部新聞司長李肇星同志看后非常滿意,立即要了5張放大照片贈送朝鮮客人。

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之際,我又一次翻閱著當年為小平同志拍攝的照片,回憶起日本客人乘坐“末班車”的情景,以及我們和小平同志合影留念的難忘時刻───那可貴的10秒鐘……

那是1989年11月13日上午10點鐘左右,身穿深灰色中山裝的鄧小平同志,笑容滿面,容光煥發,健步來到人民大會堂福建廳。小平同志將要會見的是日中經濟協會訪華團齋藤英四郎、河合良一等日本客人。

在和往常一樣的平和氣氛中,小平同志當著幾十名日本客人和中外記者,用那純正的四川口音鏗鏘有力地說:“我想利用這個機會,正式向政治生涯告別。你們這個團是我見的最后一個正式的代表團。”小平同志接著又說:“退就要真退,不要使新的領導感到工作困難。這次我要百分之百地退下來……要讓黨、政、軍領導放手工作。”

敬愛的鄧小平同志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政治生涯長達60多年。他今天的這番語重心長的講話使記者們意識到這是一條極為重要的政治新聞。日中經濟協會訪華團最高顧問、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會長齋藤英四郎高度贊揚小平同志為中日和世界的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他深情地說:“為了中國的繁榮,亞洲的繁榮,為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情誼,希望您健康長壽”。最后,齋藤英四郎先生向小平同志贈 送一本大型精裝畫冊。我立即抓拍下這一現場畫面,取名為“最后的會見”,刊登在11月14日《人民日報》一版的右上角,這也是當時報界的獨家新聞照片。

小平同志會見外國客人的活動結束了,在場的中國記者們開始活躍起來:“請小平同志和我們合個影吧!”“毛毛,你快去幫我們說說吧!”很快,小平同志答應了記者們的要求。他親切地說:“好!就在這個地方嘛!和記者們合影那輕鬆多了。”中國新聞社、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的3位女記者最為活躍,動作也最為敏捷。她們立即脫去外套,露出鮮艷的紅色毛衣,圍上白裡透紅的紗巾,在蛋黃色裙服上又背上一個黑挎包。反映八閩風情的大廳裡,日光岩巨幅油畫襯為背景,整個畫面非常優美。我連連為大家拍照片,拍了黑白片又拍彩色片,忙得不可開交。

“老徐,你怎麼還不上啊!快去,快!快!”中央警衛局局長在后面急促地提醒我。與此同時他又喊著:“等一等,還有一位攝影記者沒有拍上哩!”

我立即三步並成兩步走到小平同志的身后,隻見我的同行閃光燈在連連閃亮。小平同志多站了10秒鐘,使我也納入到合影的記者隊伍之中。這張珍貴的彩色照片,我放大懸挂在書房中的牆壁上,作為永遠的紀念。

難忘的時刻,可貴的10秒鐘。多麼激動人心!

這一段歷史雖已過去,但鄧小平這位世紀偉人的風范,至今歷歷在目。

(來源:《新聞戰線》2004月09月01日 第1版)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