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兵:輿論可控制 民意不可違--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第四屆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堂>>嘉賓演講

童兵:輿論可控制 民意不可違

2013年07月15日13:22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7月15日電(趙光霞 常紓菡)2013第四屆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堂於7月12日至24日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本屆大講堂邀請50多位傳媒領軍人物,一線編輯、記者、主持人和著名專家學者,為來自海內外130多所高校的350余名學子講授傳媒業改革創新的經驗與教訓,幫助學子們了解傳媒業界和學界的最新發展動態,深化對傳媒業和新聞傳播學科的認識。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新聞傳播學博士后流動站站長童兵教授7月14日上午在第四屆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堂上發表演講。

什麼是民意?

童兵首先提出了自己對民意的見解:民意又稱民心、公意、公眾意見,是社會上大多數成員對公共事務所持有的大體相近的意見、情感和行為傾向的總稱。他認為,民意可以從三個層面理解。首先,民意的主體應該是公共事務,這是民意的重點和核心。第二個層面上,民意應該是一切社會機制運行的基礎。從第三層面來講,所謂的文明史,是一個國家或社會的民意地位不斷被人們自覺認識和提升的歷史。我們在認識民意時,也應將民意與輿論區分開來。民意是嚴肅、不需要張揚的。輿論可以控制、引導,必要的時候可以制造,但民意則不可以控制。

在民意調查中如何認識民意?

童兵強調,在中國民意調查中首先應當分清民意的主體和客體。他認為,在民意調查中,中國民意的主體應該是相當數量的公民,客體應是同民眾利益相關,並且是民眾感興趣的問題,例如中國人對當前報紙的滿意度、中國畢業生就業率等。

此外,在做民意調查時,童兵提出,訪員應注意到在當今時代民意不斷變化、復雜多元、表達多元化的現象。這不僅與社會轉型、各種差距拉大、表達空間增多、民眾社會評價的自主權加大有關,也與訪員與受訪者立場以及價值觀差距有關。因此,在民意調查時,訪員應當堅持對事實負責、對數據負責,以不唯上、不唯書的態度。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