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類節目自20世紀90年代引入我國,至今已有20多年的發展歷程,其間,電視觀眾走過了《開心辭典》所掀起的全民答題熱,經歷了益智類節目長時間的消退。短暫的消退其實是在醞釀新的發展,以江蘇衛視《一站到底》為代表的新一代益智類節目的崛起,預示著一個新的收視浪潮的出現。
一、節目特色
1.益智性與真人秀相結合
真人秀近年來火熱熒屏,在這個彰顯個性的社會,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希望通過節目來展示自己。從最初《超級女聲》的火爆到《非誠勿擾》嘉賓的一石激起千層浪,電視節目具體到了個人,去挖掘個體背后的故事。《一站到底》也不例外,將真人秀元素融入益智類節目中,每個參加節目的選手都會有一個標簽來形容自己,極具個性魅力,節目通過選手語言來增強對抗的激烈程度,並在答題的同時提供了一個自我展現的平台。值得注意的是,《一站到底》打破了以往益智類節目採用的選手與主持人相對抗的形式,進行了對象的變換,以攻擂與守擂的模式讓選手之間面對面對抗。主持人的角色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選手之間一對一的直接對抗,挖掘人物心理的變化。選手的話語或驕傲或犀利或諷刺,將自己的個性做了最大的釋放。節目編導在選擇選手時也經過仔細考量,在對當場11位嘉賓的身份背景、知識面進行系統了解之后,有針對地設置,盡量涉及各個年齡各個領域各種文化程度的人,使選手更具多樣性,因而選手之間的反差也是極大的,特別是知識面的巨大差距讓觀眾忍俊不禁。另外,節目刻意營造平民英雄的形象,將能夠通關到底的人稱為“戰神”,這種角色的塑造突出了節目的真人秀元素,增強了節目的可視性。
2.嚴酷懲罰加之豐厚獎勵
懲罰與獎勵本是一個問題的兩端,彼此對立,沒有交集。但是《一站到底》,卻將這一對對立元素同時呈現在節目中,並將其效果發揮到極致。成與敗,一道題之間,結果卻天壤之別。這種極大的反差不但能夠為節目增加懸念,還能觸動觀眾心弦,制造話題,成為節目的一大特色。
在《一站到底》中,懲罰的方式近乎於嚴酷,這種懲罰方法是首次出現在內地的電視節目中,讓答題失敗的選手以自由落體的方式掉落離場,突然的視覺效果沖擊人們的眼球,最快時間鎖定了受眾﹔這種方式也更加符合選手以及受眾游戲的心理,大眾在這種激烈的競爭中體會著游戲的樂趣。
物質獎勵一直是益智類節目不變的法寶,從國外風靡一時的《誰想成為百萬富翁》到國內走紅大江南北的《開心辭典》,都離不開豐厚的物質刺激。相較於國外,國內益智類節目應一些政策的要求,其獎金最高數額有所限制,但這仍然是益智類節目無法舍棄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答題技能展現自己又能獲得豐厚的獎品,這是益智類節目為觀眾構造的一個理想環境。《一站到底》將獎金附加在每一位選手身上,雖然並不是直觀的金錢刺激,但不同獎品的累加效應不容小覷。
3.知識大眾化與平民娛樂化
我國益智類節目中,知識性一直都被視為一個重要的特征。新媒體時代,人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益智類節目知識性的弱化是不爭的事實。如何通過題目的選擇與設置來提升節目的知識趣味性,是編導重點考慮的。與以往益智類節目中題目難偏窄等特點不同的是,《一站到底》的題目更加大眾化,節目不斷在強調一種宗旨即追求題目的廣度而不是深度,因而這種大眾路線更易於讓更多的觀眾接受。節目反復傳達給觀眾一個理念,無論學歷高低,工作領域有何區別,年齡差異多大,都有可能成功。因而節目的結果時常會出人意料,在節目的第一期便出現了12歲女孩打敗高智商女的情況,知識的大眾化增大了節目的可視性。
在“限娛令”的背景下,各大衛視紛紛改版,益智類節目因其寓教於樂的獨特魅力獲得青睞。要增加益智類節目的可視性,仍然離不開娛樂色彩,不同的是,這種娛樂化已經演變成了平民娛樂。規則設置、題目選擇、話題營造所能產生的娛樂效果僅僅是一個方面,重要的是平民選手所制造的娛樂效果更易於被受眾認可。《一站到底》從平民視角入手,挖掘不同選手的閃光點,選手之間的插科打諢,你來我往,真實自然,毫無造作,讓觀眾在笑過之后品味到了益智類節目新的魅力。
二、節目啟示
隨著全民受教育水平和知識素養的不斷提高,益智類節目的收視潛是不容忽視,僅2011—2012年,全國全新上檔的益智類節目就有十幾個。但益智類節目的一些弊端同樣是值得注意的,單一化與同質化便是其硬傷所在。較之於以往,以《一站到底》為代表的益智類節目呈現出了新的變化,這種變化對於益智類節目的可持續發展是極為有利的。
1.變本土化改造為本土化創造
本土化一直是我國電視人不斷努力的目標。但不得不承認,我國的電視熒屏充斥著國外節目的翻版與改造,亦或是通過購買版權直接復制。怎樣打破這種局面,創意成為電視人面臨的最大障礙。詹姆斯•韋伯•揚說過:“創意是從現有的要素重新組合而衍生出來的,創意並非天才者的獨佔品。”益智類節目如何盡快改變這種復制改造的現狀,需要根植於我國豐厚的民族文化,讓不同民族的文化進行碰撞交流,並在此基礎上融入時代背景,以此來豐富益智類節目的內容。在內容為王的時代,形式同樣不能忽視,以現代高科技的舞台技術手段將益智類節目的答題形式進行包裝,便能最先最快鎖定受眾,《一站到底》中的讓選手掉落離場的形式就是很好的范例。隻要內外聯動,整合資源,本土創造的益智類節目定會擁有持久生命力。
2.體系化整合代替單一化發展
針對單純一檔節目的宣傳包裝,雖然能夠短暫獲得一定收視效益和轟動效果,卻難以長久發展。打破這種瓶頸,需要將不同節目進行體系化的包裝設計,以一種帶動效應輻射到多個節目之上。江蘇衛視的另一檔針對暑期的益智類節目《好好學習》與《一站到底》的捆綁模式可謂是很好的范例。以一個節目帶動出的衍生效應是巨大的,電視媒體往往注意到了節目與商業的結合,卻忽視了節目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當然,這種捆綁不單是益智類節目之間,益智類節目與其他類型節目也可以尋求相同點從而取得聯系。除此之外,還應加強與新媒體的合作並加緊衍生產品的開發,整合各項資源,打造體系化的益智類節目鏈條。
值得注意的是,益智類節目在多重整合的基礎上,不應喪失其益智的本質,所有的創新整合都是在此基礎上進行的,切勿成為無水之源、無木之本,失去其核心價值內涵和長久發展動力。
3.以人為本,益智也當益民
益智類節目相較於其他類型節目有其獨到的優勢,服務性便是主要表現。但是一直以來,這種“益”只是針對於“智”來說的,即豐富人們的知識,開發人們的智力。如今,益智的范圍已經不再適合繼續停留在表層,而應該拓寬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單是知識與智力,還應包括人們的精神需求以及自我價值的實現。所以,堅持益智類節目的立意從平民去著眼,挖掘普通人身上的閃光點與故事性,讓受眾從中獲得感知與共鳴,滿足其心理訴求。益智基礎上的益民能夠為社會提供一種正能量,形成全民益智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邱源子.益智類電視節目之特征分析[J].記者搖籃,2012—02.
[2]胡智鋒.電視節目策劃學[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172.
[3]王詩文.新一輪益智風潮的來臨[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9—03.
(盧妍君:曲阜師范大學信息技術與傳播學院2011級影視藝術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