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記者駐村3日開展基層調查 聽農民吐心聲--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聽農民吐心聲,與干部聊出路,和返鄉創業大學生探未來 

人民日報記者駐村3日開展基層調查 聽農民吐心聲

趙  鵬

2013年07月23日08:16    來源: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記者隨福建省寧德市委書記廖小軍深入福安市,駐村3天開展基層調查:當下農村是個啥狀態?未來農村建設、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希望在哪裡?

  13村農民

  最發愁的是人走光、村很窮、錢難掙

  這3天,我們一共走訪了13個村,分別住過溪潭鎮的蹯溪村、穆雲鄉的燕坑村和社口鎮的坦洋村,都是山區村,經濟不算富裕。村裡人最發愁3個問題:人走光、村很窮、錢難掙。

  蹯溪村人口2300多,其中700多人外出打工。村裡沒什麼企業,村集體收入就靠兩個小店鋪,一年2000元。耕地有1000來畝,山地9000多畝,一直以種茶為主。這幾年又先后種了太子參、臍橙、楊梅等。

  燕坑村是個純畬族村,位於閩東第一高峰白山麓,海拔近600米。全村640多人,外出打工最多時隻剩下100多人。耕地500多畝,林地3800多畝。同樣一直以種茶為主,另外發展了些太子參、水蜜桃、葡萄產業,村集體幾乎無收入。

  比較起來,這些山區村很多地方相似:“土裡刨食”村難富,都沒什麼企業。

  “土裡刨食”,並且大多跟風種、缺技術,面臨市場與自然雙重風險:茶葉種的普遍是福雲6號、7號等傳統品種,種植已久,價格雖平穩,但收入不高。今年氣候不錯,行情還算好,每斤約三四十元﹔太子參是近年引入,由於數量大增,行情也如“過山車”般波動很大。去年一擔(100斤)還能達800多元,今年就一下子跌到300多元。由於太子參更適於海拔500—800米左右,像溪潭鎮的地理環境種植並不太理想,病害較重,打藥、上肥頻繁,成本上升。一年僅藥、肥投入就高達每畝7000多元,利潤幾無。政府引導推廣一個新品種不易,同樣,政府引導不搞同一品種也不易。

  村裡無財,萬事都難:地裡掙不到錢,青壯勞力就都外出打工。而村集體沒錢,別說引導農民搞設施農業,就是村裡的公益事業都難以開展。路燈、自來水、道路甚至是垃圾桶等,也是剛剛才有。

  兩位村干部

  最主要工作是討到錢、保穩定、做任務

  蹯溪和燕坑兩個村還有個共同特點:村干部老化。前者支書叫王紹璋,64歲,去年第二次被選上。后者支書叫雷六弟,54歲,支書也做了幾任。兩人其實都不想再做,但沒人願干,隻好硬撐著。為什麼呢?

  事太多,錢太少。村裡每年必須完成的任務非常雜,計生、征兵、殯改、綜治等一樣不能少。以前一個月隻有840元工資,現在每月1000零幾塊。村裡窮,做啥事都得去求人。

  王紹璋說他上任后最得意的是為村裡完成了“一個半”項目:“一個”是自來水,花了30多萬,靠的是福安市“一事一議”項目。但這種項目,每年最多一村一個。福安在福建算是比較發達的縣級市,年自有財政能達20億左右,可村多(480個村)人也多,財政也無力全盤包下。“半個”是蓋了一座三層的村衛生所,封頂了,但沒錢裝修。2004年時,他們還做過村裡的公路,因為剛好是省道,從省裡還討到每公裡19萬元補貼。

  近年來,隨著中央、省裡對農村各項工作扶持力度加大,各類水、電、路、橋、基本農田等建設內容,均有各種扶持補貼政策。在基層村、鎮、縣,但凡想建什麼,就看誰能比對政策,誰更有辦法討到相關補助。

  興村關鍵要“造血”。這正是福建省“下派干部,挂村扶貧”工作的最終目的,可也是下派干部最頭痛的地方。張恆華2011年時被下派至燕坑村擔當第一村支書。想推廣復種小花生,可沒地,隻好借農民的地裡套種﹔想推廣刺葡萄,又沒地,就干脆在從村口到村部的路上搭建了500米棚架,棚架上栽葡萄。也正靠此,到2012年底,燕坑村村容村貌脫胎換骨,村集體和村民收入分別達到2.2萬元和7000元,比扶貧開發前分別增長79.5%和214%!而如何能長期保持發展勢頭,還是一道難題。

  倆回鄉大學生

  帶新觀念,有新技術,欲在鄉土展身手

  “初生牛犢、朝氣蓬勃”,這是記者見到林恩輝、謝思惠時的第一印象。

  林恩輝25歲,2008年畢業於福建省農業大學。2011年春,拿著父親借給她的50萬元,小林隻身來到海拔700多米的曉陽鎮,成立恩輝農博園,准備在這片高山上發展生態、觀光等新型農業。但現實卻潑了她一瓢冷水。先是租地難。十幾畝平地就會涉及幾十戶甚至上百戶農民﹔再是人心難齊。租下的地,種下桃樹不到半年,反悔的村民偷偷洒下除草劑毀了桃園。

  但小林是個很堅強的女孩子。大哭了一場、父母又勸她別干,她不僅沒放棄反倒干脆又拖著老爸,倆人一起上山自己動手蓋了座二層板房,板子自己鋸、水電自己拉,又當辦公室又做宿舍樓,算是徹底扎下根兒來。

  小林的誠意最終讓農民接納了她,同意與她合作栽種新品種,收益對半分。一季下來,成效立見——以往當地栽種的葡萄一斤收購價最多不超3元,畝均毛收益6000元﹔而用她的辦法下來的,當季一斤就賣到7.8元,畝收益達到1.5萬元!

  另一位大學生謝思惠,主動放棄保研機會,從山東農大帶著七八萬元資金回鄉創業。同樣是種生姜,他種的一畝收益是農民的3倍﹔同樣是種土豆,他發展了全套產業鏈,收益則是別人的10倍!

  記者手記

  “當今中國城市、工業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數以億計的普通農民所從事的農業卻仍多停留於傳統方式。要用工業化理念發展農業時,實地調查、規模生產、科技含量、推廣新品、市場導向、綠色生產……最終需要體現在生產者身上的諸多新觀念、新方法、新模式,返鄉創業大學生式的新型農民堪此擔當。”調研結束時,記者和廖小軍攀談起此行收獲時,他這麼說。

  駐村前一周,寧德市委正式出台《關於進一步扶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暫行辦法》新策,內含從生活到生產各環節相當含金量的扶持返鄉大學生的內容。“知曉率、落實率,建立返鄉學生情況調查台賬統計率,這‘三率’須在下月前達到三個100%!制定了好政策,就不能讓政策睡大覺!”結束調查前,市委書記專門叮囑隨行市委辦主任馬上回去落實。

  7月福建,酷暑依舊。駐村3日,筆記記得心頭沉甸甸,在炎熱中感受到不少涼意…… 

  《 人民日報 》( 2013年07月23日 06 版)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