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新聞傳播的故事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但往往表現在人物報道和事件報道方面,而在主題新聞尤其是大型系列報道方面還比較欠缺。泰州電視台做了有益的嘗試,5集系列報道《村裡來了群眾工作隊》,以人物為切入點,以故事為支撐,把新聞事件化,事件人物化,人物細節化。
一、選好故事
《村裡來了群眾工作隊》的採制過程,是選好故事、講好故事和用好故事的過程。系列報道題材大多是主題性新聞。它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重要決策、重大活動和社會熱點,著重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進行報道,突出展現某個主題思想。由於主題比較宏大,故事較多,但限於時長,不可能也不必要面面俱到,這就要求選出最能反映主題、最具有視覺張力、最能深入人心的故事。泰興市派出由100多人組成的群眾工作隊,到農村去探索形成 “三解三促”工作全覆蓋、長效化的新工作方法。100多個人,大半年下來,發生的大小故事有上千個,如何在有限的篇幅裡,用上最好的故事,篩選非常重要。
在採訪之前,記者已經收集了泰興市群眾工作團辦公室出的全部簡報,認真閱讀並從中篩選一些擬用故事。隨后,記者到泰興市同當地宣傳部門、群眾工作團的工作人員座談,了解具體情況,對擬用的故事再次進行篩選,並確定了推動產業發展、創新社會管理、推動村庄環境整治、化解遺留矛盾這5個報道選題。選取故事標准主要有三條:一是否符合主題需要,二是否比較典型,三是否適合電視表現。如果不符合這些條件,原來擬定的故事就應該果斷地放棄掉。像記者選取的張橋工作隊隊長於荷香和村民劉雪女之間的故事就非常有張力。原本於荷香是要到村裡去說服劉雪女拆掉違章搭建的,結果發現劉雪女家的房子非常破舊,就找人幫助她維修房屋,然后又買了4隻小羊送給劉雪女飼養賺錢。她的行為讓劉雪女很感動,劉雪女主動拆掉了擋著大路的一間小屋。一個困擾當地10多年的難題被解決了。按照這樣的原則,記者最后確定了10多個故事作為報道重點,為接下來的正式拍攝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在採訪中,一方面要核實已經選取的故事,另一方面仍然要著力尋找在前期篩選過程中沒有發現的鮮活故事,再進行甄別優選。因此,記者在採訪過程中隨時發現新故事,隨時跟進。在曲霞工作隊採訪過程中,記者發現工作隊正好要對當地的一位中心戶長進行約談。這個本不在採訪計劃之中,但是記者覺得非常新鮮,經過了解,這是曲霞工作隊在創新社會管理上推行的中心戶長訪談制度,在當地已經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記者隨即把鏡頭轉向了約談會現場,記錄下了這個計劃外的故事。
二、講好故事
1.走基層式的紀實拍攝。“走基層”強調記者到現場去,零距離體驗新聞事件的人物故事,感受事件發展的進程,積累第一手的素材。記者把鏡頭始終對准工作隊的同志,記錄他們在農村開展工作,碰到問題、協商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然后再做剪輯。通過真實的現場實錄,向觀眾展示出一個個具體生動的故事。
2.運用好人物同期聲。再好的解說詞也抵不上電視新聞報道中人物動情的一句話。對話是電視新聞中最精彩的一個部分。群眾工作隊隊員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走訪群眾,去了解群眾真實的想法,因此隊員和群眾之間的對話交流非常多。記錄好同期聲,是把故事講生動的關鍵因素。在《村裡來了群眾工作隊》中,記者在每篇開頭都用上了工作隊隊員解決問題的現場同期聲。在第5篇《化解遺留矛盾 推動跨越發展》中,張橋工作隊隊長於荷香和村民劉雪女的對話:“我看羊要生小崽了。”“還有個把月。”“到那個時候,你技術上不懂,我請專家過來幫你指導。”第2篇《理清發展思路 打造特色優勢產業》中,新街鎮工作隊隊長陳君和養殖戶的對話:“最好是兩天消毒一次,時間不要太早,10點鐘以后消毒效果最好。”“噢,好的。”這些同期聲有在田頭的,有在村民家中的,有在工廠裡的,短短的幾句人物對話,可以讓觀眾感受到各個工作隊員與老百姓之間的親切感情。
3.抓住細節凸顯人物。細節的作用是任何完美的畫面以及生動的解說都無法代替的。細節能使電視新聞活起來,使電視新聞深下去,能進一步拉近事件、人物與觀眾間的距離,讓觀眾在體驗新聞中理解新聞,使新聞富於人情味,增強觀眾的記憶深度,強化新聞的傳播效果。人物的動作、臉部的表情、以及外部環境的展示,都是細節。這些細節不僅僅是用來烘托人物的,它還能夠讓觀眾在觀看節目過程中體會到鏡頭語言的用意,產生一種共鳴。在採制《村裡來了群眾工作隊》過程中,正好有一天是周末,而且一整天都在下暴雨,元竹工作隊員卻冒雨來到園區的一個廠房裡協調矛盾。記者特地插進了一個窗外下雨的畫面,加上隊員身上被雨水打濕的衣服,觀眾能夠從中感受到群眾工作隊員的工作激情和責任心。在根思工作隊採訪時,隊員們正在當地一家生物化工企業了解一種有機肥料的開發進展情況,盡管這種肥料看上去非常臟,工作隊的同志卻毫不在乎地用手去抓了一把,並放到鼻子旁聞了聞味道。這個細微的動作把他們幫助當地發展特色有機農業的迫切心情和全身心投入表現得淋漓盡致。這些場景、細節的突出,也表現了故事的背景,豐富了人物的形象。
三、用好故事
電視新聞系列報道之類的主題報道總是帶有特定的宣傳目的,記者所採制的每一個故事也都是為深化報道主題而服務的。用好每一個故事,讓主題通過合適的新聞故事得到更好的表達。在《村裡來了群眾工作隊》中,記者共採制了近20個故事,每篇報道裡有3至4個故事,將不同的工作隊的故事有機地整合在一起,既有共性的工作,又有各自具體的做法,具有較強的說服力,避免主題報道中容易出現的以偏概全的弊端。
在每一篇報道裡,記者會重點表現一個工作隊,使用相對完整的故事。比如在第3篇《推進社會管理創新 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中,記者選取了姚王工作隊幫助當地18個村子建起了愛心驛站,牽頭組織對當地強行阻工、強裝強卸、強攬工程等邪惡勢力開展打擊,維護園區正常秩序這兩個主要故事,通過他們對普通百姓的溫情和對惡勢力的毫不手軟,更好地彰顯了報道主題。在第4篇《推動村庄環境整治 建設美好鄉村》報道中,記者選取了3個不同地方開展環境整治的故事,反映工作團努力調動村民的積極性,引導大家共同參與,共同打造美好家園,推進新農村建設的主旨。一個故事講完了,記者要表達的觀點就出來了,再加上當事人精當的採訪同期聲,報道的主題就充分表達了。
通過故事化的形式來表現新聞事件、凸顯主題、弘揚主旋律,已經成為電視新聞節目,尤其是系列報道等深度報道節目制作的一個方向。這種新鮮、生動、細膩的新聞敘述方法,改變了新聞報道中長期以來存在的“萬能畫面”加“概念化解說”而形成的單調、僵化、枯燥乏味的狀態,讓新聞在敘述事情上有了活力,使新聞的可看性、傳播效果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提供和傳播的信息更容易被受眾理解,新聞節目的魅力和感染力因此增強。
(作者單位:江蘇泰州廣播電視台)